特朗普的妙計? 放大伊核威脅 以便為美朝問題開路

撰文:徐秋夢
出版:更新:

儘管美伊衝突持續發酵,但伊朗已經有意與美國重新談判,為何特朗普沒有順勢緩和美伊衝突?這其中有特朗普政府的原因,也與朝核問題有關。

美國近期的外交形勢可謂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會晤推動了美朝開啟新一輪的談判,美朝僵局暫解。

「憂」的是美伊局勢持續發酵。繼伊朗宣布濃縮鈾庫存突破《伊核協議》中規定的300公斤限制,伊朗續於上周日(7月7日)宣布,將濃縮鈾的濃度增至5%,為核反應堆供應燃料。

對此,特朗普於先後在Twitter發文,警告伊朗莫要再妄言威脅,否則將受到前所未有的反噬。他還在7月7日提醒伊朗要「小心點」。

伊朗雖強硬回懟美國,但他們並不想事態惡化。(法新社)

通過這樣的對比可以看出,美國對伊朗的威脅提升,兩國衝突似乎「一觸即發」,形勢並不樂觀。

相反,美國對朝鮮的威脅大幅度下降,特朗普不僅沒有再用激烈的言辭刺激朝鮮,還「臨時起意」舉辦第三次的特金會,推動了朝核談判的重啟。

朝鮮和伊朗問題雖然並不一樣,但特朗普如此差別對待還是引人關注。

事實上,美伊衝突其實並未如表面的如此嚴峻。伊朗雖對美態度上表現得極為強硬,但伊朗情報與國安部部長阿爾維(Mahmoud Alavi)曾表示,哈梅內伊已授權「在白宮取消制裁的情況下可以與美方談判」。再聯想到此前特朗普也僅是「與伊朗打嘴仗」,並不願與伊朗開戰的表態,可以判斷美伊兩國看似衝突不斷,其實雙方都不希望事態惡化。

既然伊朗已經有意與美國重新談判,為何特朗普不能如對待朝鮮一般,順勢緩和美伊衝突,反而擴大伊朗威脅?特朗普對伊朗和朝鮮的差別對待可能與以下兩點有關。

首先,美國目前並不知道要與伊朗談些什麼。

事實上,特朗普想要退出《伊核協議》的初衷是為了兌現自己2016年總統競選時重談《伊核協議》的承諾,加上其鷹派幕僚影響和鼓動,便最終演變成「退群」的局面。

特朗普政府的矛盾行為,顯示出了他們在伊核談判中的迷茫。(美聯社)

特朗普當時所持的理由是,該協議很不合理,因為伊朗的彈道導彈項目、2025年以後的核活動,以及在也門和敘利亞衝突中的角色,都沒有受到任何制約。然而退出伊核協議後,美國除了發動制裁之外,便是與伊朗隔空互罵,並沒有公布對伊朗的明確訴求。

這足以說明,白宮在退出協議後的一年多裏,對於「自己在對伊談判中究竟想要什麼」,如何與伊朗坐下來談,都仍未有定論。

一方面是尚未決定與伊朗談什麼,另一方面也沒有合適的時機進行交涉,而且德法英中俄五國還留在《伊核協議》之中,對其進行一定的約束。在這樣的條件下,特朗普政府選擇繼續加大對伊朗的施壓,極有可能是在拖延時間,並等待雙方接觸的最好時機。

其次,擴大伊朗威脅,為美朝談判爭取更多空間。

朝鮮與伊朗問題不同。朝鮮問題的複雜性和它牽涉之廣,讓歷任美國總統都束手無策。例如,美國前總統小布殊政府在對待朝鮮問題上,既拿不出大棒,也拿不出胡蘿蔔,只會在六方會談之中拖延,導致朝鮮迅速發展核武,也為繼任的奧巴馬政治留下一個爛攤子。

可以說,特朗普在朝核問題上的「無意識形態」直接推動了美朝談判。朝核問題若會出現突破,極有可能會是在他的任期之下。特朗普亦一直希望在其任讓朝鮮實現無核化,打破半島尖冰,拿到「諾貝爾和平獎」,為其政績添上歷史性的一筆。

但由於長久以來意識形態的影響,美國國內對朝鮮依舊存在不信任,對無核化的進程,並非都如特朗普這般積極和樂觀。

此前的三次特金會的記者會後,不少西方輿論都對特朗普大勢批判,稱特朗普和金正恩在板門店會面,有可能會同一個殘忍的獨裁者關係友好正常化。美國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更對以特金會攻擊金正恩與特朗普。

在2020年總統大選即將到來的背景下,美國國內這種對朝鮮的不信任感,直接壓縮了特朗普在推進朝核談判的空間。

基於此,特朗普極有可能藉助擴大美伊之間的衝突,包裝伊朗威脅,以此來轉移國內對特朗普外交政策的視線,為美朝談判擠壓出了更多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