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換屆】親歐改革派小勝一仗
上周二(7月2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的歐盟特別峰會上,經過一連三日的「困獸鬥」,28個成員國領袖終於就歐盟建制五大要職達成共識,這讓之前首日會議不歡而散的各國首腦鬆一口氣。然而,名單中的歐洲議會議長人選、意大利民主黨議員薩索利(David Sassoli)在上周三(7月3日)只在不足議會半數議席支持下當選,預示歐盟委員會主席人選、現任德國防長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計劃於本月中進行的任命投票仍是前途未卜。如果提名不獲通過,歐盟各國領袖也許要把名單推倒重來。
根據現有提名,負責統合各國領袖的歐洲理事會主席將由比利時現任過渡政府首相米歇爾(Charles Michel)出任;歐盟外交事務主管由西班牙外長博雷利(Josep Borrell)擔任;而碰巧遇上歐盟換屆的歐洲央行行長空缺將由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繼任。
雖然三人提名理論上不受歐洲委員會主席任命投票影響,然而歐盟換屆是個「分餅仔」遊戲,如果作為「兵家必爭之地」的委員會主席人選落馬,將會牽一髮而動全身。
一波三折中的妥協
根據此前做法,歐盟委員會主席該由歐洲議會最大黨提名,但此舉一直為各小黨反對。歐盟各國早在6月中就想敲定換屆名單,但本屆最大黨、德國總理默克爾所屬的歐洲人民黨(EPP)人選韋伯(Manfred Weber)卻遭屬第三大黨「復興歐洲」(Renew Europe)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堅定否決,迫使各國不得不在6月30日加開峰會解決爭端。
及後,馬克龍借6月28、29兩日的大阪G20峰會時機,拉攏默克爾等與會領袖閉門討論理想名單。其中,委員會主席一職給予議會第二大黨歐洲社會黨(PES)的提名人選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卻鬧出個滿城風雨。除了人民黨內一眾國家領袖不滿默克爾將主席一位拱手讓人外,以波蘭為首的中歐多國也極力反抗,因為蒂默曼斯素來針對波蘭的「反自由化」政策。
於是,原來晚飯就能談妥的問題,變成隔天早餐吃罷也未能解決。一夜未眠的馬克龍雖然不點名指摘部份國家領袖有「背後圖謀」,不顧歐盟整體利益,但及後他卻主動妥協,轉而支持屬於人民黨的馮德萊恩出任委員會主席,以討好各人民黨政要。
馮德萊恩曾支持北約增兵東歐,也得波蘭歡心,其提名終得各國支持。更重要的是,照目前妥協名單看來,馬克龍復興歐洲的大計可算是小勝一仗。
馮德萊恩主張「歐洲聯邦」
馮德萊恩雖然屬於傳統中間偏右的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卻是默克爾2005年向中線靠攏的內閣人選之一。曾任婦科醫生的她,在2013年轉任國防部長前主理勞工及社會事務,推動性別平等、同性婚姻和最低工資等,成為黨內左翼代表。德國國防部長向屬閒職,不過作為首位女防長的馮德萊恩,碰上德國經歷二十五年削減軍費後再重振軍備的變局,在北約事務及歐洲人民黨的防長會議上扮演重要角色。
馮德萊恩任職期間表現一般,在過度依靠外方顧問、高調批評德軍有「態度問題」和軍費開支異常等事項上捲入爭議,更被默克爾執政盟黨社會民主黨批評為「最弱勢部長」,逼得默克爾在其提名投票中投下棄權票。另外,馮德萊恩雖是唯一未曾被踢出默克爾內閣的人,她在2010年時卻曾被推舉為實權極少的德國總統人選,可見其政治勢力的單薄。
對一心革新歐盟的馬克龍而言,此等人選未嘗不是好事。馮德萊恩出生於比利時,其父親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時已是草創歐盟委員會的官員,她13歲前更就學專門訓練「歐洲人」的精英學校,說得一口流利英語與法語。至今,她仍是一派歐洲人作風,主張建立類似美利堅合眾國一般的「歐羅巴合眾國」,又支持「歐洲軍隊」的構想。由她去主導歐盟未來五年的政策,馬克龍等改革派不但能安心,更能在歐洲理事會中與之配合。
拉加德傾向歐盟革新
其他職位的人選對馬克龍的「復與歐洲」計劃也不無好處。首先,歐洲央行行長人選拉加德本身就是法國人,雖然並非馬克龍首選,但市場預計她會繼續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路線,可算是馬克龍擊退緊縮鷹派、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Jens Weidmann)的一場小勝。
拉加德曾於法國前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任內擔任財長,自2011年擔任IMF總裁以來,她除了挽救希臘債務危機有功之外,也樂於將焦點從過去的緊縮財政,擴展到「社會支出並非單純的開支,而是對社會善治最明智的投資」的觀點上,逐漸為IMF洗掉污名。這種敢於革新的取向,與歐盟改革精神不謀而合。
雖然律師出身的拉加德並無經濟學術背景,不過正如《經濟學人》指出,歐洲央行已有諸如前愛爾蘭央行行長萊恩(Philip Lane)等頂尖經濟學家坐鎮,專業層面已無顧慮。反而善用社交媒體、常於媒體亮相的拉加德,能藉其長袖善舞,一方面協調溝通歐元區財政立場分歧的各國政府,另一方面更能就央行政策與普羅大眾溝通,有助進一步整合歐元區。
米歇爾盡顯政治才華
另外,歐洲理事會主席人選米歇爾無論在政黨背景還是政治經歷上,均極其切合歐盟整合、改革所需。
米歇爾是五大要職中唯一的「復興歐洲」黨人,可算是馬克龍的比利時籍政治親信。而比利時除了在地理上是歐盟總部所在地外,其政治情況可視作歐洲理事會28國的縮影:除了根據語言及地理區分、權力極大的五大立法分區要融和之外,共有150席的聯邦眾議院更是派系紛亂,由12個黨派瓜分,其中得票超過10%的只得兩個,而有8個政黨擁有10個或以上席位,使得多黨政府成為常態。
能在情況如此複雜的比利時執政,本身就是個懂得調合各方勢力的政治能手。
米歇爾的政治才華毋庸置疑。1994年他還在讀大學之時,就以18歲之齡當上省議員,1999年當選國會議員,翌年再以25歲的年紀當上一省政府的內政部長,成為比利時史上最年輕的部長級官員;2011年,經一番黨內爭鬥,米歇爾奪得當時國會第三大黨「革新運動」(MR)的黨主席一職。
至2014年大選後,「革新運動」排名第三,米歇爾卻藉國內最大黨想推舉歐盟委員會主席之機,聯結多黨換得自己當上首相的交易,以38歲之齡成為比利時自1841年以來最年輕的內閣領袖和史上最年輕的首相。
雖然其政府於去年因移民爭議而被迫解散,如今只領導看守政府的他,卻來了個華麗轉身,得到歐洲理事會主席的提名,其政治手段可見一斑,未來有助其「復興歐洲」遊說各國領袖推進歐盟改革。
議長與外長成社會黨安慰獎
雖然,歐洲議會議長與歐盟外交事務主管兩職的權力不及以上三職,但已當選的薩索利和待投票的博雷利,也屬恰如其分的權力分配。
薩索利所屬的意大利民主黨,和博雷利所屬的西班牙工人社會黨,皆屬歐洲社會黨。後者近二十年來屈居人民黨後,如今得票大挫,卻成馬克龍積極巴結的對象—他在5月底議會選舉結果公布後,第一位會見的國家領袖就是西班牙工人社會黨總統桑切斯(Pedro Sanchez)。
將這兩個歐盟要職交到社會黨手中,對「復興歐洲」聯結社會黨一同推進改革甚有助益。
薩索利在2009年初次參政時,就已在歐洲議會代表意大利,可算是根正苗紅的歐盟政治人;博雷利則是1975年西班牙佛朗哥政權倒台後便即參政的政壇老手,在國內歷任學界、政界要職,也曾於2004至2007年當上歐洲議會主席,在執行歐盟對外政策上應是游刃有餘。
以上組合確實並非馬克龍的理想名單,而其中最重要的歐盟委員會主席人選馮德萊恩也因其威望未足,又非任何政黨原本提名的人,引起部份社會黨及綠黨議員不滿,在本月中的投票未必能輕易過關,導致名單部份人選可能有推倒重來的危機。
然而,歐盟的變革往往就是要在這種多國分歧、爭論到最後的妥協之中緩緩推進。如果整份提名終能成事,可算是歐盟傳統權力重新分配、漸向歐盟復興改革派靠攏的一場小勝仗。
上文節錄自第170期《香港01》周報(2019年7月8日)《歐盟換屆名單出爐 親歐改革派小勝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