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舉起456%關稅大棒 詳解美國貿易戰的越南戰場

撰文:唐曉東
出版:更新:

截至當地時間7月4日,越南方面仍沒有因美國商務部7月2日發佈的「最高456%的懲罰性關稅」的消息而給出回應。這是可以理解的,美方發佈的信息很清楚,將被課以懲罰性關稅的只是「來自越南,原產於台灣地區與韓國」的鋼鐵製品。這與美國從2015年12月和2016年2月開始向韓國和台灣地區的兩種鋼鐵製品徵收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的現狀有關。這場風波背後也折射了美國鋼鐵企業對其產業勁敵的追蹤與獵殺。來自安塞樂米塔爾公司(Arcelor Mittal)、紐克公司(Nucor)、美國鋼鐵公司、SDI公司、加州鋼鐵公司、以及AK鋼鐵公司的舉報讓美方得以有的放矢。因此,這根看似驚人的關稅大棒是和越南無關的。特朗普(Donald Trump)打擊的只是嘗試從越南轉口並暗渡陳倉的韓國以及台灣地區企業。

不過,美方此舉也將警示其他嘗試在越南貼牌並展開轉口貿易的企業。在中美貿易戰期間,已經有部分中國企業在越南做過類似嘗試,卻因缺少原產地證明的貨品而遭遇集裝箱遣返,企業被列入黑名單。而越南家用電器巨頭阿三祖(Asanzo)設立公司進口中國產品,並詐稱「越南製造」的行為,更成為近期醜聞。

世界貿易組織(WTO)已嚴格規定了「越南製造」不僅需要證明貨物的原產地,還要求在越南出現貨品的「實質性改變」。在特朗普已於6月下旬稱「越南在貿易上比中國更惡劣」,威脅對越南展開貿易戰前,這場鋼鐵貿易戰的越南戰場也在提醒各國投資者應該怎樣做。

揭開越南鋼鐵產業的真相

對產業觀察家和分析人士來說,越南自2015年以來一直是東南亞諸國中鋼鐵需求增長最快的國家,該國也吸納了眾多國家和地區的鋼鐵企業前往投資建廠。這其中較為突出的包括韓國浦項制鐵在越南巴地頭頓省投資興建的年產能為120萬噸的冷軋廠和年產能為300萬噸的熱軋廠,以及台灣地區台塑集團、中國鋼鐵集團與日本JFE控股合資建立的河靜鋼廠。

這些工廠的興建,無疑讓越南的鋼鐵產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根據世界鋼鐵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時,越南粗鋼產量達到1,410萬噸,較之2017年增長23%。其2019年1,2月的總產量為270萬噸,較2018年同期增長43%。

伴隨着韓國及台灣地區鋼廠在越南輸出技術,從越南輸出美國的耐腐蝕鋼鐵產品(CORE)和冷軋鋼產品(CRS)也逐漸增多。當美國商務部對此不以為意時,越南鋼鐵產能的實際變化卻瞞不過同行的眼睛。

加之產自韓國、台灣地區的耐腐蝕鋼與冷軋鋼還分別在2015年12月和2016年2月被美方課以重稅,兩地鋼材送往越南「洗產地」的可能性就隨之呈現。

當然,捉賊需要捉贓,而來自海關的數據就最為直觀。資料顯示,在2015年12月到2019年4月的40個月間,越南輸出美國的耐腐蝕鋼鐵產品總產值為9.5億美元,可在此之前的40個月內,越南同類產品輸美的產值只有2.2億美元。高達331.9%的增幅遠高於越南鋼鐵產業產值的增量。

越南在貿易戰風潮中大舉吸收外資,社會環境也呈現明顯改善。(視覺中國)

同理,越南輸美的冷軋鋼產品在2016年2月到2019年4月的38個月內也出現了產能的異常增長,較之此前38個月,其產值從4,900萬美元增長到了4.98億美元,其增幅竟達916.4%。

在世界第一大鋼鐵企業安塞樂米塔爾公司,以及美國第二大鋼鐵企業努克公司牽頭舉報後,美國商務部也終於從2018年8月開始開始調查其中的關節,進而在2019年4月最終確認越南產能的增長與其冶金能力無關,而與韓國、台灣地區的運力有關,這些鋼鐵製品在韓國及台灣地區被生產後,即運到越南進行輕微加工,隨即出口美國。

事已至此,落到韓國及台灣地區鋼鐵產業頭上的456%關稅大棒也就在情理之中。考慮到在WTO的「原產地規則」之下,這批產品也並非越南產品,河內方面對此也不會有所損失。加之越方甚至還在近期叫停了巴地頭頓省地區的新建冷軋不鏽鋼項目,可見越南當局可能也已逐漸識破了這種貼牌的西洋鏡。

要商戰 也要誠信

事實上,環顧越南南部地區,各國企業建廠輸出或貼牌轉口輸出的情況都很常見。這其中不乏中、美等國企業為規避貿易戰,將加工廠轉移至當地,並展開合規經營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各國企業雖然要忍受越南人力、物流成本的不利影響,還要面對越南產業鏈配套程度低下的狀況。但他們在越南建廠輸出的產品就大多能符合WTO的「原產地規則」。此舉不僅能確保其主要加工工序的確在越南進行,還能確保其增值部分超過貨物價值的30%。進而能保障其「實質性改變」,使之「越南製造」無懈可擊。

為此,在2019年前5個月內,越南吸引外資已創近4年來新高,較2018年同期增長了近70%。很多中、美企業蜂擁前往僱傭工人建廠,當地地價也一時水漲船高。

譬如在距離胡志明市僅1小時車程的平陽省,一間5000呎的廠房,其月租已從2018年6月的1,000美元增長到1,750美元。

的確,這種各國企業,尤其是美國公司蜂擁建廠的局面,已經引發特朗普的不快,當他開始抱怨「越南比中國還能佔美國的便宜」時,風險也就隨之而來。

但這種風險終究還未到來,比起尚在口頭的「美越貿易戰」的威脅,美國商務部的456%的懲罰就早已落向韓國與台灣。

目前,越南已在6月30日和歐盟簽署了《歐盟與越南自由貿易協定》(EVFTA)和《歐盟與越南投資保護協定》(EVIPA)等重要文件,確認了「越南產品」未來打入歐盟市場的可能。

在河內希望儘快在「全球價值鏈中建設優質越南品牌」之際,深耕越南市場並誠實經營的中、美等國企業,或許也將在特朗普貿易戰的風潮中找到脫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