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2.0」再提速:應對政經壓力 中美解決方案迥異

撰文:鄭瑞
出版:更新:

中美兩國的博弈,歸根結底是隨着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的變化而產生的,此兩國的應對方式,亦轉過頭繼續影響全球政經格局。
中國的應對方式是「從自身找解決方法」,美國現政府的認知則可被概括為「全球佔了美國的便宜」。

北京時間7月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在大連舉行的第十三屆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並發表特别致辭,其中宣布了中國政府將「提前完成」對金融業的開放,備受外界關注。

與此同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當地時間7月1日發出一份價值40億美元的原產自歐洲的附加產品清單,這些產品都被美國威脅關稅,理由是報復歐盟對空客(Airbus)的補貼。

應對貿易戰 北京開源節流

李克強在夏季達沃斯上宣布了多項政府舉措,其中最受關注的是金融業的提前開放。他表示,中國將深化金融業和現代服務業開放,將於2020年實現取消對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壽險公司等金融領域的外資股比限制,比原定的2021年提前了一年。

這還不是全部。6月30日,中国國家發展改革委及商務部發佈了《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其中包括將全國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條目,由48條減至40條;自貿試驗區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條目,由45條減至37條。並且放開了一系列此前外資對不同領域投資時的股權限制:

交通運輸領域,取消國內船舶代理須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基礎設施領域,取消50萬人口以上城市燃氣、熱力管網須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文化領域,取消電影院、演出經紀機構須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增值電信領域,取消國內多方通信、存儲轉發、呼叫中心3項業務對外資的限制;
農業領域,取消禁止外商投資野生動植物資源開發的規定;
採礦業領域,取消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限於合資、合作的限制,取消禁止外商投資鉬、錫、銻、螢石勘查開採的規定;
製造業領域,取消禁止外商投資宣紙、墨錠生產的規定;

李克強宣佈的舉措,和習近平在G20峰會上的講話一致。(新華社)

而自由貿易試驗區作為全國改革的「試驗田」,2018年版自貿試驗區外資准入負面清單試點的演出經紀機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等開放措施,開始推向全國。而在此次全國開放措施的基礎上,自貿試驗區將額外取消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對水產品捕撈、出版物印刷等領域的外資限制,繼續先行先試。

對於外資企業,李克強表示中國要讓國企,民企,外企各類所有制企業,只要在中國登記都視為中國企業,要一視同仁,都要享受到產權保護,減稅降費等紅利。

與此同時,改革亦面向國民企業,李克強強調中國在減稅減肥上的承諾必須全部兌現。另外,中國將繼續採取定向降准和降准,降低中小企業的實際利率,致力於讓今年中小企業融資成本明顯降低。對於貨幣政策,李克強承諾貨幣政策方面要繼續保持穩健,適時預調微調,不會搞強刺激。

面對外部的壓力、規則的變化,李克強在7月2日再次說明,中國經濟將在今年實現6%至6.5%的增長目標,要堅持兌現減稅降費承諾,必然帶來財政收支矛盾,這也是李克強多次說政府要「過緊日子」所指。所謂「緊日子」,是雖然減少眼前財政收入,但通過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更大的對外開放為企業和市場「開源」,通過減稅降費給企業「節流」,激發市場的活力。

在剛結束的G20大阪峰會上,習近平提出五大開放舉措,與李克強如今宣佈的措施相呼應。習近平當時講到,「中國會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這也即中國在面對貿易戰和全球經濟形勢放緩時的對策。

特朗普認為,要讓美國“再次偉大”就必須避免別的國家“佔便宜”。(Getty)

世界在變 特朗普說「你占我便宜」

中美兩國的博弈,歸根結底是隨着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的變化而產生的,此兩國的應對方式,亦轉過頭繼續影響全球政經格局。而相較於中國「從自身找解決方法」的邏輯,美國現政府的認知是「全球佔了美國的便宜」。

美國總統特朗普常把「公平貿易」放在嘴邊,認為中美之間的貿易逆差是中國佔了美國的「便宜」。近來,不少企業受貿易戰關稅影響,把工廠從中國搬走,但是沒有搬回美國,而是去了越南。於是特朗普在6月26日表示,「越南比中國還更佔美國的便宜……越南雖然比中國小,卻幾乎是所有國家中最惡劣的施虐者。」

越南今年第一季度對美出口增幅在40個主要對美出口國中位列第一,對美出口額為206.95億美元,同比增加近40%。特朗普表示美國已經開始和越南進行談判,對於是否對越南徵收關稅不置可否。

對於盟友,特朗普也沒放過。特朗普在6月26日採訪中批評歐洲:「歐洲對我們比中國對我們還差,歐盟的建立是為了佔美國的便宜」。特朗普對日本、歐盟威脅汽車關稅,此次又對歐盟關稅威脅加碼,要求購買美國的農場品,都是這樣的邏輯。除此以外,取消對印度的貿易普惠制、實施鋼鋁關稅,無不是因為全球在「佔美國的便宜」。

在金錢上賺的「便宜」用關稅和貿易政策「搶回來」,不能「還錢」的,就用制裁來威懾。對伊朗、朝鮮、委內瑞拉,皆是其例。

很顯然,應對全球政經格局帶來的轉變與壓力,美國將解決方法是「外向」的。或許,這是美國作為全球權力中心存在的一種必然結果。但特朗普能否靠這種方式讓美國獲利,能否帶領美國走出次貸危機的陰霾?能否應對製造業愈發空心化的趨勢?能否逆轉美國全球領導力下滑?這些才是能讓美國真正「再強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