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轉任歐盟主席眾望所歸?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五月底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公布後,法國總統馬克龍所屬的歐洲自由民主黨團聯盟(ALDE)成為第三大勢力,成為決定歐盟委員會主席人選的關鍵。
擺明反對默克爾(Angela Merkel)屬意主席人選的「造王者」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周二(11日)卻表示如果默克爾親身上陣,他「必定支持」。究竟默克爾有否可能提前離任德國總理一職,搖身一變成整個歐盟的代表性領袖?

現任主席:我不相信默克爾會消失

其實即將在10月底離任的現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早在4月中已公開表示默克爾「非常有資格」擔任主席一職。愛好花言巧語的容克更稱默克爾「不只是一個值得尊重的人,更是一件完美又讓人喜愛的藝術品」。

默克爾的基民盟(CDU)去年底在兩次德國地方選情不利之後,已承諾在其第四屆總理任期於2021年完結之後,全面退出政壇,不過容克就指他很難想像默克爾能夠這般輕易的消失。與此同時,容克5月時也再次表示表示「默克爾完全可以勝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對此有歐洲高級官員透露,默克爾曾私下明言自己對出任歐盟一把手一事不感興趣。

可是,當容克和馬克龍皆再三呼籲,且歐洲政壇溫和派明顯式微,默克爾恐怕即使自己希望告老還鄉,也無法如願。

容克2014年登上主席寶座,正是因為得到默克爾的支持,而壓過英國的反對。(路透社)

當然,下屆主席人選最遲大概要在本年9月決定,默克爾似乎難以趕上這班車。如果要再待5年後競逐再下一屆主席,到時候默克爾已年近70歲,加上未來數年淡出歐盟政壇之後,她能否再有今天的政治能量——在任14年的默克爾仍有超過50%的民意支持,在西方民主國家之中可算是「奇蹟」——也成疑問。

不過,德國的國內政治形勢卻為她「提早下台」,趕上歐盟委員會主席人選程序的尾班車,帶來了些許契機。

聯政同盟離心 提前大選成可能

德國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在2017年大選後,幾乎組不成政府。最後,為免再行大選讓極右勢力有機可乘,中間偏左的社民黨(SPD)才放棄當反對黨,再與默克爾組成大聯盟政府。

默克爾的政治能量,卻是社民黨的毒藥。自2005年與默克爾組成大聯盟政府後,社民黨的得票由當時的34.2%跌至2017年大選期間的20.5%。在剛過去的歐洲議會選舉,社民黨得票更跌至15.8%,排在綠黨之後,慘變德國「第三大黨」。

同時在一個二戰後長期由社民黨控制的州份落敗後,社民黨主席納勒斯(Andrea Nahles)只得辭職。其中最大影響,就是社民黨有可能退出大聯盟政府,導致默克爾下台,而要提前大選。

納勒斯擔任社民黨主席才剛超過一年,便被政治形勢逼了下台。(路透社)

屬於社民黨的德國副總理肖爾茨(Olaf Scholz)就表明該黨不會再參與大聯盟政府——不過,在綠黨民調大幅拋離社民黨、成為德國中間左翼代表的今天,社民黨似乎也沒有再組成大聯盟政府的本錢。

根據社民黨高層的表態,社民黨正考慮與極左左翼黨(Die Linke)與綠黨組成聯盟,以籌組德國近15年來的第一個左翼政府——然而,目前此三黨組合並沒有國會多數,因此這個「左翼大計」的前提,就只有解散政府、提前大選。

雖然社民黨似乎會待至本年秋季原訂對大聯盟政府的重新評估之後,才能決定前途何往,不過在支持不斷流失的背景下,難保社民黨不會提前破局。

接班人不成大器 不如放眼歐盟?

另一邊廂,默克爾一直栽培的接班人、現任基民盟主席卡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似乎政治能力甚為不足,其民望自上任以來不斷下挫之餘,更無力挽回基民盟支持漸減的勢頭——在上月底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基民盟—基社盟」得票只餘28.9%,比2017年大選的32.9%,又下跌了一些。

同時,卡倫鮑爾更似乎毫無政治觸角,在歐盟選舉失敗之後,竟批評選前網民「不要投票給基民盟或社民黨」的呼籲,指之為「政治宣傳工具」,表示要加以規管,在德國政壇惹來軒然大波,使基民盟的形象更差。

會說俄語、對特朗普不卑不亢、與馬克龍關係甚佳、對英國脫歐溫和友善的默克爾,的確是歐盟委員會主席的極佳人選。(路透社)

默克爾留任的一大目標,就是要慢慢放權予卡倫鮑爾,讓後者逐漸建成自己的政治勢力。雖然德國有超過六成民意希望默克爾留任,不過既然她親手栽培的接班人不成大器,德國的政治形勢在過去兩年又已見大變,其實此刻放手,讓德國政壇得以重新洗牌,也算是明智之舉。

更重要的是,歐盟各國右翼崛起,諸如意大利等民粹政府,更恃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大勝之勢,而連番挑戰歐盟——除了再次因政府財政問題與歐盟起干戈,其國會更通過象徵式動議,或將建立歐元以外的類貨幣,挑戰歐盟的歐元區整合理想。

此時此刻,各派的歐盟委員會主席人選,也非眾望所歸的權威人物。如果默克爾能放下其德國政途,運用其政治巨人的能量於歐盟政治之中,將能在此歐盟內部政局不穩之時,成為未來數載的向心力,助歐盟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