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特朗普展示安保同盟 安倍何以反常不提中國

撰文:徐秋夢
出版:更新:

特朗普的訪日行程結束。回顧安倍這幾日的表現安倍,發現安倍在面對中國問題時有着明顯的變化,這變化的背後是日本認清現實,找到定位的表現。

美國總統特朗普三日的東京之旅已經接近了尾聲。5月28日,特朗普登上日本海上自衛隊準航母「加賀」號,成為第一位登上日本自衛隊艦船的美國總統。

在「加賀」號的甲板上,兩位領導人發表了講話,安倍晉三說,「為了本地區的和平發展,我們必須建立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而特朗普(Donald Trump)則對日本購買上百架F-35隱形戰機表示感謝,「我想感謝你們的首相,感謝他對提升日本防衛能力的投入,此舉也提升了美國的安全」。

參觀完「加賀」號,特朗普乘直升機前往停靠在橫須賀基地的美國海軍「黃蜂」號兩棲攻擊艦,參加陣亡將士紀念日活動。

不少國家寄望奧巴馬時代的美國回歸,然而特朗普的當選已證明即使「美國回歸」了,也可以再次「離開」。(Getty)

對於普通的民眾來說,美日首腦的互動狀態並沒有太大異常,是展現出了兩國同盟關係的表現。但對於熟知國際政治的分析人士來說,安倍這幾日的表現讓人感到一絲「不適應」,其原因是他在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問題及中美貿易關係上表現出的「謹慎」。

這樣的情況從5月27日談起。當天,安倍與特朗普結束3小時會晤後便舉辦記者會。會上,雙方談及的內容包括,美日的雙邊貿易關係、軍事合作、朝核問題。值得一提是,安倍對於涉及中國的話題,表現得十分克制和謹慎,幾乎沒有談及中國話題。

這樣的安倍與他在奧巴馬(Barack Obama)時期的表現判若兩人。

與此前不同,安倍此次與特朗普的會面並未就「釣魚島」表態。(路透社)

要知道,美國與日本在政治、經濟、軍事上是傳統盟友,日本此前在各大國際事務上一直以美國馬首是瞻,例如朝核問題、印太戰略、中國「威脅論」等。奧巴馬執政時期,安倍每次與他會晤時,「中國威脅論」、「釣魚島事件」都是重要話題。

例如2013年2月22日,安倍訪美並與奧巴馬舉行首次會晤。在會晤後的記者會上,安倍提到中日領土爭端,並表示日本對釣魚島擁有「領土主權」,日本將「保衛領土」,不會容許「任何人企圖動武改變現狀的舉動」。

不僅如此,安倍當時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還說,「同日本和其他亞洲鄰國的衝突是中國根深蒂固的需求」,並表示日本將阻止中國「掠奪他國領土」。

2014年4月奧巴馬出訪日本時,安倍又在與奧巴馬會晤時談及了中日領土爭端。安倍表示,日本「不是在向其他國家施加壓力或進行恐嚇。而奧巴馬要保護那些島嶼的誓言對日本來說是個鼓舞。在這一點上,我完全信任奧巴馬總統。」

安倍甘當特朗普的配角,卻也不再與中國「鬧騰」。 (路透社)

還有2015年4月安倍訪美與奧巴馬會面時,兩人提及中國約有二十次之多,並對中國南海表擔憂。奧巴馬會晤後還表示,「美日兩國都承諾恪守航行自由、尊重國際法……美日加強同盟關係不應被中國視為威脅。」

可以看到,安倍此前在「中國問題」上表現得十分「不客氣」。如今,中美貿易戰正酣,作為美國在亞洲地區最重要的盟友之一,按理說,安倍與特朗普舉行會晤定會對中國加以批判。但出乎意料的是,安倍對提及此事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克制和謹慎。

據共同社5月28日報道稱,考慮到特朗普政府視為安全保障上的威脅而推進排除的中國通信設備巨頭華為技術,日美就建設「更牢固的供應鏈(零部件的採購及供應網)」達成了共識。然而對此,日本外務省也未予透露。

如果說,安倍此前對「中國威脅論」的宣揚和批判是來自於「中國崛起」讓日本對「被超越」所產生的危機感。那麼,如今安倍的轉變背後便是日本已經接受了中國崛起的事實,並迅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隨着中國國力不斷上升,國際經濟格局已經出現了變化,日本的經濟實力雖然還在,但明顯發展後勁已大不如前。再加上,特朗普上台後「單邊主義」的盛行,種種形勢的變化,讓安倍和日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安。

在經歷了三年的「糾結和混亂期」後,安倍逐漸認識到:即便在世界各地宣揚「中國威脅論」,即便幫着美國「打壓」中國,也無法改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經濟格局已然出現變化的事實。

認清事實和放下「糾結」的安倍也迅速為日本找到了定位,比起和現實做抵抗,在中美貿易戰中選隊站受到波及,安倍意識到日本需要關注更實際的,比如提高自身的國家安全防衛能力,如何讓日本從一個「不正常的國家」轉變成為一個擁有「自主權」的正常國度。這些才是安倍和日本政府需要去關注的「頭等大事」。

此次安倍在特朗普訪日的表現,以及日本向美國購買上百架F-35隱形戰機的決定也許正是日本接受現實,認清自我定位的最好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