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俄門」是時候結束了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周日(24日),美國司法部長巴爾(William Barr)將「通俄門」特別檢察官米勒(Robert Mueller)機密報告的主要結論,作重點簡述,送交4頁信函至參、眾兩院的司法事務委員會。
一如外界所料,信函指出米勒不會再作起訴,亦無未公開的起訴在手;同時,米勒調查也沒有找到證據證明「與特朗普競選團隊有關的任何人,曾與俄國對2016年總統選舉的干預有合謀或協調」,為特朗普解除其通俄嫌疑。
特朗普聞訊後高呼「洗脫冤情」(Total Exoneration),更嘲笑「通俄門」調查是「一個失敗的不合法摔擊(takedown)」。

通俄、妨礙司法 盡數脫身

為時22月的通俄門調查,在上周五(22日)正式告一段落。特別檢察官米勒將機密報告交予司法部長巴爾,不過巴爾卻沒有法律責任將報告內容公開。

司法部長巴爾交予國會兩院的4頁信件,其中他聲言會盡量公開調查報告內容,不過卻要顧及「大陪審團」(grand jury)的保密要求。(路透社)

除此之外,就特朗普於2017月5月突然解除時任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James Comey)職務一事,米勒對其中涉嫌妨礙司法公正的指控,並無得出任何結論。

巴爾稱,經與委任米勒開展調查的副司法部長羅森斯坦(Rod Rosenstein)等人商討後,認為米勒詳列的各項可能證據,不足以構成妨礙司法公正。

不過,巴爾在信中就引述米勒報告原文,指:「雖然此報告沒有得出總統有犯罪的結論,不過這也沒有證明他是清白(does not exonerate him)。」

共和黨普天同歡 民主黨窮追不捨

對於報告結果,特朗普喜上眉頭,在社會媒體上簡單直接的高呼「完全洗脫冤情」(Complete and Total EXONERATION)。共和黨人也是普天同興,而且藉機向民主黨開火。

眾議院多數黨黨鞭斯卡利塞(Steve Scalise)就指:「民主黨跟他們的傳媒盟友,花了674天去渲染陰謀論,這種無恥舉措,只為敗壞總統名聲,到現在還意圖推翻(2016年的總統大選結果)。」

一直希望米勒調查結果會為「彈劾特朗普」提供彈藥的民主黨,如今只能調轉槍頭,集中在米勒「未證特朗普清白」一語,一方面要求巴爾公開完整報告,以及其中的證據,另一方面則質疑巴爾的「偏見」──巴爾在本年2月上任前,曾主動去信司法部,反對米勒對特朗普的妨礙司法公正調查。

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和民主黨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聯合聲明,指巴爾的信「掀起疑問多於提供解答」。

特朗普周日從佛羅里達州度假後回到白宮,下機後向記者展示大豎拇指。(路透社)

民主黨:司法事件 改以政治解決?

報告內容最終有多少將被公開,將由巴爾一人全權決定。不過,民主黨部份人士,似乎想藉此爭議將通俄調查延續下去。

民主黨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希夫(Adam Schiff)就指,「找不到能排除合理懷疑的合謀刑事罪證據」與「有沒有有力的合謀證據」是兩回事,並堅稱如今已有「重要證據證明合謀存在」,又不排除會以國會傳票的權力,迫使司法部公開報告內容,甚至傳召巴爾作供。

在被問及「沒有起訴是否表示沒有彈劾」時,希夫更指如果起訴行不通,國會或有需要考慮「補救辦法」。

民主黨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希夫,是目前對調查特朗普最為熱切的民主黨人之一。(路透社)

不過,如果民主黨藉其眾議院多數之權,繼續對通俄門窮追猛打,無論在情、在理,還是在2020年的選戰計算上,也非明智之舉。

專業人士查無實證 國會政客有何權威再查?

在情而言,雖然「通俄合謀」和「妨礙司法公正」的調查,或多或少皆要證明行事者的意圖或企圖,在「司法」層面上並不容易,然而如果民主黨希望以國會之能將之以「政治」解決,似乎也難以服眾。

其難處在於,特別檢察官米勒經近兩年時間,並有各有專精的19位律師和40名聯邦調查局成員協助,發出超過2,800張傳票、近500個搜查令,並訪問近500位證人,如此精密的調查,也不能在較嚴謹的司法層面上,證明特朗普及其團隊可能有罪;試問眾議院的一眾政客,又有何更高的權威去說他們會做得比米勒好?

米勒的專業實現於其調查的保密。除了他主動作出起訴等公開資訊外,外界對調查的具體狀況一直全然不知。(路透社)

國會彈劾純屬政治問題 應交選民作最終抉擇

在理而言,即使司法部長巴爾將調查報告及其背後證據全盤公開,在特朗普及其團隊已在司法上開脫的背景下,民主黨人可做的就只有藉其中可能存在的「常理推斷下的有力證據」去推進他們「彈劾特朗普」的政治操作。

彈劾之理據,並不在於被彈劾者是否有罪,而是他在政治倫理等抽象且主觀成分甚重的標準下,應否繼續擔任其公職。

然而,2020年大選將至,而民主黨的「總統初選戰」也開展得如火如荼,目前已有17名候選者,「特朗普應否留任總統」這個問題,理應由美國人民以選票去決定,而非由國會代民行事。

美國司法部長巴爾(William Barr),曾在老布殊治下擔任同一職位,在美國司法界地位舉足輕重,民主黨也不敢對他的誠信有過大質疑。(路透社)

通俄門是雙刃劍 民主黨不宜玩火

2020年的選戰考量上,民主黨如果繼續因通俄門死咬特朗普不放,實是風險極高的政治操作。

針對特朗普的各種調查,對民主黨而言,一直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如果調查終能得到無人能夠質疑的罪證,當然是「屠特」的最大利器;即使調查不出此等罪證,民主黨對特朗普的窮追猛打,也能博得其激進進步派等強硬反特人士的支持。

可是,在另一方面,在米勒調查結束後,如果民主黨仍然繼續與特朗普就通俄問題纏鬥,將會營造出「特朗普再次以一人之力抗衡華盛頓建制打壓」的形象,讓特朗普在就任總統4年後,仍能高舉「反建制」的旗幟,去爭取其選民基本盤支持。

紐約州民主黨參議員陸天娜(Kirsten Gillibrand)周日在紐約特朗普酒店外正式宣布參選,藉向特朗普的挑戰為自己造勢。(路透社)

再者,通俄門調查曠日持久,其中案情複雜,民眾不願理解之餘,也已覺煩厭。要爭取溫和的民主黨人支持,大肆炒作「通俄門」(而非眾人關心的醫療問題等),大概會帶來反效果──根據CNN委託民調機構SSRS在3月14至17日進行的民調,支持彈劾特朗普的美國受訪者由12月的43%跌至36%,而在自稱民主黨人中也只有68%支持。

調查報告要公開 通俄門卻應「司法事 司法了」

這也不代表民主黨應該甚麼都不做。在87%民情支持米勒報告全面公開(連特朗普自己也表示支持)的背景下,如果巴爾最終只將報告內容輕輕帶過的話,民主黨實有理據去爭取報告公開。

民主黨激進進步派的眾議員新星代表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似乎了解到通俄門的「雙刃劍」本質,周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剷除特朗普不能解決背後有一整個政黨支持他的結構問題。」(路透社)

然而,民主黨不應以此為彈劾特朗普的前哨戰,而是要從資訊公開的角度切入,指出民眾理該了解調查結果內容,以在2020年的大選中作出更佳決定──甚至用「如果內容證明特朗普完全清白,甚至能為一直對特朗普有疑心的人釋除疑慮」的說法去包裝。

雖然特朗普在「生意手法、金融交易」、「性侵指控」、「慈善基金」、「非法收受國外利益」和「總統就職委員會國外損款」等多項問題上,目前仍有司法程序在進行當中,然而米勒調查的結果確實是「通俄門」在司法層面上的終局,此刻此刻,無論在情、在理,還是在選戰考量上面,「司法事、司法了」確是最明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