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緊急狀態令 見美國兩黨虛偽
為求爭得美墨邊境建牆經費,特朗普上周五(15日)借宣布緊急狀態令,以行政手段繞過國會,或將取得近國會約14億美元撥款以外的近66億美元資金。
一如所料,緊急狀態令引來各界對總統行政權力的爭議,除了已有德州邊境地主及環保組織入稟制止外,包括加州等多州檢察長也計劃聯手啟動法律程序阻延命令。
司法挑戰 難阻緊急狀態令
1976年的《國家緊急法》(National Emergencies Act),對何謂「緊急狀態」並無明確定義,變相給予美國總統極大權力。
雖然去年在美墨邊境被捕的非法入境人數只為40萬,比2000年時的160萬下跌近3倍,可是如果特朗普堅持認定此為緊急狀態,似乎司法機關也無權干預。(不過特朗普在宣布緊急狀態令時,竟爆肚聲稱「我本來不用這樣做,不過我想加快進度」,有可能被法院解讀為他的自我否定。)
因此,特朗普的緊急狀態令,配合現在以保守派佔多數的最高法院,在法理而言,似乎陣腳甚穩。政客的司法程序操作,只可算是政治表態,或拖延策略,其實際效果成疑。
共和黨若非全面叛變 立法制止無望
《國家緊急法》同時給予國會權力去取消緊急狀態令。相信由民主黨操控的眾議院會在短期內通過有關決議,再送上參議院投票。
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上周已轉軚支持緊急狀態令。不過,由於決議有優先權,連他也無法將之排除在議程外。部份共和黨參議員已表示反對特朗普此舉,有關決議有望獲得通過,可是特朗普卻有權拒絕簽署。
因此,除非參眾兩院都以三分之二絕大多數反制,否則在立法機構的層次上,特朗普的緊急狀態令似乎也是地位甚穩。
由此可見,緊急狀態令的種種爭議,牽涉的未必是實質的改變,而是對美國總統行政權力的政治倫理之辯。
共和黨:此一時彼一時也
在民主、共和兩黨的傳統意識形態分野之下,反對行政權力過大的一直是共和黨。這也解釋了何以上至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威斯康辛州參議員約翰遜(Ron Johnson),下至德州邊境選區眾議員克德(Will Hurd)等共和黨人,都不顧同黨情宜,同聲對特朗普此舉表示不滿。
不過,相較於民主黨全民皆兵式的言誅筆伐,共和黨的回應也可算是溫和極致,其中更有諸如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等人主動為特朗普的緊急狀態令搖旗助威。
反觀2014年的景況,當時前總統奧巴馬借行政命令,暫緩對未成年時非法入境美國人士的保護,這群共和黨人當時卻是帶頭批判的先鋒隊。
格雷厄姆等人當年對總統權力過大、破壞行政立法合作關係的質疑,如今卻似乎是一掃而空。
民主黨:已忘奧巴馬的過去?
可惜,民主黨今日的大義懍然,其實也非一以貫之。
前總統奧巴馬在任期間可謂「行政命令專家」,一直借行政手段繞過國會施政,當中更包括為聯邦政府外判合同訂立最低工資、對敘利亞反政府軍提供資助等法令,情況也如今日特朗普的緊急狀態令一般,完全是在未經國會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動用政府經費的做法。
當日,卻無人聽見諸如民主黨眾議院議長(當時的眾議院少數黨領袖)佩洛西(Nancy Pelosi)批評奧巴馬「搶奪權力」、「脫離法律框架」之類的聲音。
佩洛西在緊急狀態令發出後,就巧妙的警告支持特朗普的共和黨人:「民主黨總統也是會宣布緊急狀態令的。」其中深意,當然是警告共和黨人,如果今日先例一開,他朝也難保不會為民主黨所用。
諷刺的是,同一番話,若出於共和黨之口,對奧巴馬治下的民主黨人,也同樣適用。特朗普執政兩年以來,多番使用行政手段以達政治目標,也豈非因為奧巴馬的先例?
一場接一場原該是針對美國總統權力的政治倫理討論,在民主、共和兩黨手下,卻變成貪求己利、實踐一剎政策主張的政治操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