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內瑞拉危機】美國的門羅主義回來了

撰文:卓朋序
出版:更新:

當地時間1月23日,委內瑞拉國民議會主席瓜伊多(Juan Guaido)宣布就任該國「臨時總統」。隨後,除玻利維亞、古巴及墨西哥外幾乎所有美洲國家均在第一時間承認其合法性。
瓜伊多「宣誓就職」後,並未控制軍警部隊,也未掌握重要國家機關,至今仍是光桿司令。即使如此,瓜伊多獲得一眾國家「站隊支持」,顯見政治主導的趨勢。這也代表著,美國曾一度淡化的「門羅主義」,真的又回來了。

瓜伊多宣布就任後,不少中文傳媒均以「政變」下標題。但同其他國家政變勢必伴隨軍警政府改旗易幟不同,瓜伊多的「政變」尚且停留在口頭上,目前更應形容為一次「危機」。但包括美國在內幾乎所有國家對他一面倒的支持,卻有機會令政變真正付諸實現。

委內瑞拉政變:反對派領袖瓜伊多(Juan Guaido)自行宣誓為臨時總統,期間手執印有拉美獨立領袖玻利瓦爾(Simón Bolívar)畫像作封面的憲法。(美聯社)

美國仍在拉美獨大

相比群雄混戰的中東,南美的地緣政治格局清晰許多。作為區域唯一大國的美國,在經濟、政治及安全領域都擁有無可超越的影響力。以委內瑞拉鄰國哥倫比亞為例,其對美出口數額佔總出口額32%。美國在墨西哥的直接投資(FDI)亦佔該國四成。

與此同時,美國一向不迴避在中南美洲「武裝保衛美國利益」。1983年10月,7300名美國士兵僅用兩天時間便攻占格林納達,推翻當地親蘇政權。6年後的1989年,美國又入侵巴拿馬,推翻當時管治巴拿馬的曼紐·諾列加(Manuel Noriega)政權,兩次軍事行動均未受到太大阻力。這也令外界推測:如果委內瑞拉政府軍不倒戈,美國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幫助瓜伊多獲得政權。

委國政治危機爆發後,特朗普便表示:雖然當下沒有派兵前往委內瑞拉的計劃,但「所有選項」都會納入考慮,意味不排除採取海上封鎖或未來出兵的可能。國務院高級官員亦放話稱馬杜羅和其親信現時並無他選,只可「和平移交」政權,形同最後通牒。

委內瑞拉示威:反對派早前呼籲民眾在當地時間周三上街集會,以推翻馬杜羅政府。是次示威遊行適逢委內瑞拉獨裁者希門尼斯(Marcos Pérez Jiménez)倒台61周年。(視覺中國)

奧巴馬圖終結門羅主義

1823年,美國前總統門羅(James Monroe)在其國情咨文中提到美國政府的外交原則:美國不會干涉歐洲事務;但歐洲不可將美洲國家作為殖民地,任何相關行為均會視為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二戰之後,美國放棄了門羅思想中“孤立主義”的成分,僅留下“將拉美視為美國利益範圍”的霸權主義成分,並延續至今。

然而這樣的思潮,在過去8年的奧巴馬時代頗有鬆動。2013年11月,時任國務卿克里(John Kerry)在演講中提到:「我們不再遵從門羅主義,而是遵守美洲國家作為合作夥伴共同做出的決定,以推進共同的價值觀和利益。」宣告美國南美政策的轉向。2014年底,奧巴馬同古巴領袖勞爾卡斯特羅(Raúl Castro)發表聯合宣言,宣布兩國關係正常化,亦改變美國冷戰後敵視古巴的態度。

提出「門羅主義」的時任美國總統門羅。(網上圖片)

內外因同助門羅主義回潮

只不過,全盤逆轉奧巴馬政策的特朗普政府,顯然不這麼認為。去年2月,時任美國國務卿的蒂勒森(Rex Tillerson)在展開拉美之行前在德州奧斯丁大學發表演講,鼓勵委內瑞拉軍隊協助國家「和平過渡」。

而特朗普在去年10月的聯合國大會演說中亦提及「我國國策自門羅(James Monroe)總統起,一直是拒絕外國干預這一半球和我們自身的事務。」,重新宣誓美國將忠於門羅主義。今次委內瑞拉政治危機,恐怕將再次證明「門羅主義真的回來了」。

聯合國大會被嘲為「清談場所」。圖為特朗普在現場發言的情況。(視覺中國)

門羅主義的回潮,一方面自然源於特朗普單邊主義,及美國優先的政治理念。另一方面,拉丁美洲左翼勢力的消退,也為門羅主義回潮提供沃土。奧巴馬時期的拉美,左翼勢力仍佔主流:無論是巴西的羅塞夫(Dilma Rousseff),阿根廷的費爾南德斯(Cristina Fernandez)或是厄瓜多爾的科雷亞(Rafael Corea)儘管在「左的程度」有所差異,但都將「獨立自主,同美國保持距離」設為外交原則。

只不過,2010年後左翼政黨糟糕的經濟成績單令其一個又一個喪失政權,令反對美國沙文主義的聲浪愈發微小,更鑄就如今共同反對馬杜羅的右翼「利馬集團」。古話說「天助人助」,若要擺脫對美依賴,爭取更多民意支持,拉美左派仍有很長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