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裏 海洋上 左翼韓國向右翼日本發起連番「攻勢」
日韓兩國外交衝突近來未有停歇。歷史問題上,慰安婦爭議稍有停歇,關於強徵勞工的賠償問題再次冒起;安全問題上,日韓軍方相機指控對方騷擾,更搬出「六國語言宣傳片」誓要揭露對方「醜惡行徑」。作為一衣帶水的鄰邦,兩國本該形成「命運共同體」,如今關係惡化,誰又該附上責任?
12月21日,日本防衛大臣岩屋毅在東京召開緊急記者會,抗議韓國驅逐艦在日本專屬經濟區內,使用火控雷達鎖定海上自衛隊的P-1巡邏機。消息一出,日本舉國嘩然。一般而言,海空軍被火控雷達鎖定,即代表對方已準備開火或即將開火攻擊;按操作原則,飛行員需立即做閃避動作或迎擊敵人。嚴重程度相當於兩人對峙時一方為槍上膛,屬極度挑釁動作。
日韓無意為衝突降溫
中日韓三國官方關係起起伏伏,但民間一向互不順眼。事件爆發後,傾向反韓的年輕網民更在主流論壇上口出粗言。與此同時,首爾方面今日(1月7日)也重砲回擊,發布了中、日、法、西、俄、阿六個版本的視頻,反駁日方說法。韓國國防部更指控:當時韓國驅逐艦正執行人道救援任務,自衛隊飛機刻意低空飛過,令艦載官兵無故被擾。
事實上,韓日兩國發布的視頻內容基本一致,唯一區別只停留在旁白上。日方簡稱遭受火控雷達照射,而南韓只承認開啟探測雷達。雙方各說各話,外人也不可能探清真相。但無論如何,韓日兩國雖尚有領土糾紛,但兩軍在獨島(日稱竹島)以外地區皆是「合作多於對抗」。即使爆發衝突,通常也「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為何今次兩國卻選擇「互相傷害」。
事件公佈當天,正值日本內閣通過2019年度財政預算案,其中防衛開支達到歷年新高的52600億日元(約3700億港元):包括購置新一批F-35戰機及將原本定位為直升機護衛艦的兩艘「出雲級」戰艦航母化。儘管動機難以揣測,但已有不少評論認為安倍政府旨在藉「雷達事件」,營造日本需強化國防的輿論。
與此同時,也有人批評文在寅政府為挽救低迷支持率,藉放大日韓矛盾轉移民眾,尤其是進步派人士對政府「拼經濟」無力的不滿。事實上,兩國政府「出口轉內銷」的策略不僅體現在今次雷達事件,日韓早前因「二戰勞工賠償」引起的一系列紛爭亦離不開國內政治需要。
歷史恩怨一朝難解
去年10月,南韓最高法院裁定日本新日鐵住金,需為二戰期間強徵的四名韓國勞工,各賠償1億韓元(約七十萬港元)。事件爆發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立即在國會高調表示:絕不接受韓國法院裁決。日本外相河野太郎更傳召韓國駐日大使李洙勛抗議。受事件影響,原定11月進行的日韓領袖峰會也被迫取消。
日韓兩國建交時簽訂的《請求權協定》規定:韓國放棄對日本就日占及二戰期間的索償。但條約卻未對個別民眾針對日本企業索償做出規定,引發持續爭議。然而,文在寅政府在今次事件中處於尷尬的位置:身為韓國總統,他不可能反對韓國法院的決定,但也盡可能保持低調。日本在這樣的情況下仍對韓國政府窮追猛打,動機頗令人費解。
當左派的文在寅遇上右派的安倍晉三;當身為歷史受害者的韓國,遇上「被歷史綁架而不厭其煩」的日本,兩國產生一系列衝突並不意外。這樣的結果既源於歷史造成的心結,也源於韓日兩民族強硬不願妥協的性格。面對韓國左翼政府發起的接連「攻勢」,如何接招將成為安倍晉三的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