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調起訴兩名中國黑客 美國「暴走」自損信譽
「這是徹頭徹尾的詐騙和盜竊,這令中國取得不公平的優勢,犧牲其他守法企業和國家的利益。」
「我們面臨的威脅從未像現在那麼嚴重、廣泛,而且危及國家安全;沒有國家像中國一樣,對我們的經濟和網絡基建構成更廣闊和更長期的嚴重威脅。」
周四(20日),美國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Rod Rosenstein)和聯邦調查局局長瑞伊(Christopher Wray),高調起訴兩名中國公民,指控他們替中國政府充當黑客,竊取美國海軍及科技公司的機密資料。
美司法部:黑客與中國國安部勾結
兩名被告分別是朱華和張士龍(均為音譯),據報隸屬一個叫做「APT10」、在網上保安世界被稱為「石熊貓」、「紅色阿波羅」的組織。司法部聲稱,該組織早於2006年起活躍,並在2014年開始盜取知識財產。
起訴書聲稱,朱華和張士龍在天津的華盈海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他們與中國國家安全部、天津國家安全局協調犯案,入侵45間美國企業和政府部門的網絡,受影響的行業涵蓋金融、通訊、生物科技、汽車、醫療保險等。
值得留意的是,在中美貿易戰中,美國指斥中國有系統地盜竊美國知識產權,而今次針對兩名中國公民的指控,恰好與華府在貿易戰中對北京的指控吻合。例如羅森斯坦在記者會上聲稱,「中國製造2025」戰略支持發展的「先進製造業」,很多是依靠竊取美國技術建立。
聽膩了的指控
必須指出,在最新指控中,華府是有「進步」的──它畢竟講了兩個中國人的名字,比過往沒有指名道姓的指控看似更有說服力。
可是,除了指名道姓,美國只是重覆自貿易戰爆發以來、大家都聽膩了的指控;而更為可笑的是,羅森斯坦沒有詳細披露被指受到中國黑客入侵的公司名稱,外界若要驗證有關指控的真偽,根本沒有門路,出現「你有你指控,我卻不清楚誰是受害人」的局面。
這個情況與華為孟晚舟被捕一事相近:美國試圖說服各國以安全為由,共同圍堵華為,卻未能提供華為存在技術漏洞的證據。這類令人不齒的舉動,連德國《明鏡》(Der Spiegel)周刊也於12月6日以《全是指控,從無證據》(Viele Vorwürfe, null Beweise)為題,刊文質疑美國的做法。
從貿易戰反覆拉鋸、孟晚舟被捕等事例可見,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等右翼,就是想讓特朗普踩入陷阱、想見到美中矛盾加劇,甚至爆發衝突。這些右翼當然有權推動他們充滿意識形態的議程,問題是他們就是拿不出「中國黑客入侵美國電腦網絡」的具體證據,無法讓人信服中國就是那個賊人。
這就反映了部分不懷好意的美國人的無能──明明想打擊中國,卻難以論證究竟是誰入侵美國網絡。同樣道理,既然美國這般無能,又如何確保自己有理有據知道誰是黑客?
捏造指控?
當然,另一個可能性是存在的──有關指控都是捏造的。普通人都能明白,如果中國真的從美國身上偷了這麼多東西,為何還會發生揭露「中國晶片技術遠遠落後美國」這個事實的中興事件?
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的信譽早被磨蝕了不少,倘若華府為了打壓北京,故意捏造一些指控,那就是進一步磨蝕、濫用自己以往積累的信譽。長此下去,美國的信用早晚耗盡。
話說回頭,從指斥中國利用「銳實力」擾亂美國輿論、指控「中國留學生都是間諜」,以至到最近要求加拿大拘捕孟晚舟,美國這些行為早就不能用「過份」來形容,而是歇斯底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