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允引渡「政治犯」 換來埃爾多安放生庫爾德
根據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Mevlüt Cavusoglu)16日所言,美國有意應土方要求,引渡流亡美國的傳教士居倫(Fethullah Gulen)。
一直以來,埃爾多安政府都將居倫視為2016年未遂政變的幕後策劃人;而為其提供政治庇護的美國也為埃爾多安所攻擊,成為近年土美關係急轉直下的重要原因。
歷史上,美國極少將「政治犯」遣送他國的經歷,一旦成事,將成為埃爾多安的重大外交勝利。
在埃爾多安眼中,居倫和他領導的居倫運動可謂「眼中釘,肉中刺」。居倫主張溫和的伊斯蘭主義,在埃爾多安所在的正義與發展黨(AKP)崛起期間,居倫運動曾給予其相當支持,逆轉了土耳其「世俗化」的趨勢。居倫也藉機在在政府、軍隊各部門中建立「平行組織」。但當埃爾多安政權逐漸穩固,兩者間的矛盾自然凸顯。
美土交惡始於居倫
未遂政變過後,為徹底消滅「居倫及其黨羽」,埃爾多安在軍警、公務員乃至教師系統中展開大清洗,數千人被逮捕並處以「參與政變」為由處以重刑。許多在海外就讀工作的土耳其公民也被召回國內,投入大牢。埃爾多安清洗意願如此強烈,不願交出居倫的美國,自然也被視為「背叛盟友」。
2016年8月9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造訪莫斯科,並同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是為土俄關係進入蜜月期的標誌。但早在一年前,兩國關係還因土耳其擊落俄軍戰機陷入冰點。土俄關係能在短時間內恢復,離不開美國的「助攻」。當年,土耳其甚至以平叛為由,關閉了美軍位於土國的空軍基地。
位於卡塔爾的半島電視台11月16日已經報道:美國有意以引渡居倫,換取土耳其在卡舒吉問題上封口;儘管這則消息當初被司法部否認,但卻不是空穴來風。
自卡舒吉事件爆發以來,土耳其不斷以「擠牙膏」方式放料,已令為沙特護航的美國尷尬萬分。然而,沙特不僅是美國遏止伊朗的前線盟友,更在石油同軍火貿易上維繫美國利益,令華府不可能同沙特切割。若埃爾多安同意封口,自然為美國樂見。
敘利亞局勢促美改口
然而,華府的立場在一個月內轉變,似乎也同當下敘利亞北部戰局有關。12月12日,埃爾多安宣布將在數天內對敘利亞東北部的庫爾德自治地區發起進攻,藉以消滅人民保護部隊(YPG)。
埃爾多安更放話要將「整個幼法拉第河以東從分離恐怖分子手中解放過來」。今年年初,土耳其已進軍敘利亞西北部的曼比季和阿夫林省,驅趕當地庫爾德勢力;今次軍事行動一旦成事,YPG將失去幾乎全部根據地。
在庫爾德問題上,埃爾多安一貫雷厲風行,美國也不可能將今次警告當作耳旁風。一旦美國支持的YPG失去敘利亞東北部地區,美國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也將徹底終結。
埃爾多安發言後數小時,美國國防部便表態:絕不接受當地發生任何單邊軍事行動,更聲明將繼續同YPG合作。說歸說,華府自然也要拿出籌碼同安卡拉交易。最終做出遣返居倫的決定,或許同這輪博弈脫不了關係。
事實上,埃爾多安這一決定也間接為地區穩定做出貢獻。隨著大馬士革政府消滅南部地區的反對派勢力,敘利亞內戰已基本終結,轉入戰後政治談判階段。
除了早前由俄、土、伊三國構建的阿斯塔納峰會體系外;俄土德法四國早前也在聯合國框架下舉行敘利亞進程峰會,加速談判進程。而在敘利亞國內,大馬士革政府也正同庫爾德武裝接觸,尋求以承認後者自治,換取國家統一。
若土耳其在此時發起軍事行動,不僅會被敘利亞視為侵犯主權,令土俄、土伊關係陷入惡化;還會令當地局勢陷入混亂,使已被基本消滅的ISIS及其他極端組織獲得生存土壤。
另一方面,不同於敘利亞西北部,東北部長期以來都是YPG根據地,基層組織及戰備堅強,土耳其恐怕很難在短期內控制該地。如今放生YPG,對土耳其應是正確決定。
事實上,自敘利亞內政爆發以來,土耳其已在當地斬獲不少外交成果。軍事方面,土耳其已基本切斷境內工人黨武裝,同境外庫爾德勢力的聯繫;外交方面,安卡拉成功修補同俄羅斯及伊朗關係,令其成為沙特與伊朗博弈中不可或缺的「第三者」。
如今,埃爾多安更令美國「最終就範」,遣返居倫。穩定外部環境後,埃爾多安預料也將把目光轉向國內經濟,試圖令該國走出貨幣及債務危機的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