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逆差再創高峰 特朗普的兩個矛盾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根據美國商務部上周四(6日)的最新數據,7月的美中貿易逆差再創新高,增加10%至368億美元。特朗普隨即在上周五(7日)表示會盡快實施對總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貨加徵關稅,並威脅此後更會「在短時間內向額外2670億美元中國貨徵稅」,也即針對所有中國對美出口商品。現在美國已向累計500億美元的中國貨加徵25%關稅,進口量及對華逆差理應下跌,何解最新數字不跌反升?

特朗普一直希望以增加對華關稅,達成三大目標。一是短期內減少對華逆差;二是迫使企業的生產回流;三是以高關稅迫使中國改變其貿易模式(雖然詳細要求一直未明)。

關稅三大目標 暫時全部落空

7月的對華貿易逆差見新高,關稅暫時未見成效。特朗普知政策未見成效,只好繼續指責中國對美國不公──例如指責中國的進口汽車關稅遠高於美國──以此所謂「公平貿易」的旗幟去合理化其再加關稅的威脅。

特朗普上周六(8日)就「建議」主要在華生產其手機產品的蘋果公司搬回美國,以避免對華關稅令其成本上漲,被迫增加手機價格。然而,根據資深分析師巴澤林(Tim Bajarin)的預估,如果蘋果要完全將生產線遷回美國,一部手機的零售價可能會高達2,000美元(約15,700港元),對消費者及蘋果公司而言,根本不切實際。國際生產線既成,美國成本又高,所以對華關稅亦難迫使公司回流。

而中美雙方雖在8月底已再次進行貿易談判,然而只是試試水溫,未有結果。可見中國立場堅定,美國的要求亦未有成形,關稅似乎未能迫使中國妥協。

特朗普三大目標都未能達成,其實原因在其整體經濟、貿易政策的內在矛盾。

矛盾之一:對中國貨一手減價 一手加價

矛盾之處在美中貿易逆差創新高一事可見。

對華加徵關稅,原意是要透過增加中國進口貨的成本,使美國人減少購買中國貨,繼而令貿易逆差下降。

然而,早在特朗普上台之前,美國經濟向好,聯邦儲備局已準備進入加息周期,美元走強,中國貨就自然較為便宜。特朗普上任後,更力推減稅,在去年12月通過的減稅方案,在個人所得稅上有所減少,而企業稅更由35%大減至21%,使經濟走強之勢更為明顯。

美國經濟走強,美元匯價上升,結果是美國人的消費能力提高,而進口貨物相對愈加便宜。其結果只會是美國人多加購買進口貨,而因中國進口貨量極多,對華逆差就繼續上升。

從蘋果公司的例子可見,生產線極為複雜,難以「話變就變」。在此等情況下,大部份原在中國生產的貨品,只能維持在中國生產。特朗普一邊減稅刺激美國經濟,另一邊卻對中國增加關稅,其實是自相矛盾:一方面使中國貨相對變得更便宜,另一方面卻為中國貨「加價」。

美國國內消費者指數,達到2000年10月以來新高。(視覺中國)

矛盾之二:一手減稅推經濟 一手加關稅挫美企業競爭力

而且在特朗普威脅要再加徵關稅的中國進口貨物中,有一半都是中間產品(Intermediate Goods),即有關產品其實是美國企業進口以後,再用以生產其他產品的材料或零件。如果有關威脅真的落實,損失的不只是中國的出口商,還有進口有關中間產品的美國企業、它們的出口競爭力,以及美國的消費者。

特朗普不斷威脅加徵關稅,造成企業對高關稅的預期。在生產線難以改動的情況下,企業為減未來的可能損失,就只好趁關稅尚未實施,先把需要的中間產品大量進口屯積,因此亦造成7月的對華貿易逆差新高。

特朗普雖然一方面以減稅等政策,推動經濟,另一方面卻威脅對中國進口的中間產品加徵關稅,令美國企業的成本增加、競爭力下跌,更可能會損害其經濟增長。此又是另一矛盾之處。

貿易戰僅傷美國?只是寒冬未至

特朗普傷人又傷己的「七傷拳」其來有自,例如他在聯儲局進入加息周期,卻大推減稅,就是一例。

7月對華逆差創新高的消息傳出後,各方繼續批判特朗普的「七傷拳」,指責他的政策無效,連「傷人」也似乎沒有傷及。

不過,特朗普加徵的關稅生效才不久──首輪對340億中國貨的關稅在7月6日生效,而次輪對總值160億的則遲至8月23日才生效──故此,7月的貿易數據,其實未能完全反映其關稅的影響。

而且美國企業對中間產品的屯積需要,以及美國人對消費品價格的接受程度,都有其限制。如果特朗普繼續其強硬對華貿易政策,假以時日,其「七傷拳」未必不能達到其傷人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