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經濟危機:美國落井下石,卻是自毀長城?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土耳其貨幣里拉(Lira)在8月10日暴跌18%,震驚全球。雖然匯價近日已有回升,以本年計,里拉還是累跌了約40%。猶記得土耳其經濟本年首季增長按年達7.4%,為G20國家中第二高,僅次於印度。何以經濟猛進,幣值卻不斷下瀉?

里拉大跌的近因在於美土衝突,而市場看不到其化解可能。特朗普政府指責土耳其拒絕無條件釋放被控間諜罪的美國牧師布倫森(Andrew Brunson),在8月1日向土耳其司法及內政部長實施制裁,後更在10日加徵雙倍鋼鋁關稅,令市場信心爆破,里拉暴跌。

近年美土關係本來已因土耳其向俄購買軍備、美國支援庫爾德人等問題,而日趨緊張,布倫森事件更成為其爆發點。雙方立場強硬,互不妥協。特朗普明言美土關係不佳,埃爾多安亦明白指出美國是在土耳其這個北約盟友「背面插刀」,更說土耳其將會「另尋盟友」。

土耳其在8月15日更向美國汽車、酒精、煙草徵收雙倍關稅,以回應美國的鋼鋁關稅。白宮隨即指責土耳其「路線錯誤」。在雙方連橫交火中,市場看不到美土關係好轉的可能。

埃爾多安似乎不再想握特朗普的手 (視覺中國)

土耳其經濟本已問題重重

然而,土耳其本身經濟亦有其根本性問題,美土衝突只是經濟危機爆發的契機而已。

自80年代以來,土耳其對外長期貿易逆差,每年通漲都徘徊在10%或以上,而政府連年赤字,以里拉發債成本極高。於是,土耳其官民都長期以美元發債,其外國貨幣債務總值已超過經濟總值一半。

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歐美量化寬鬆又行低息政策,於是大量游資集中投入土耳其建造業,卻無助土耳其增強出口競爭力。在此等背景下,一旦資金供應鏈出現缺口,經濟就難以維持。

埃爾多安政府自2003年就以總理身分管治土耳其,初年確有專注經濟改革,而土耳其經濟在其十年治下亦明顯趨向穩健。至2012年止,土耳其經濟在其治下增長總共達到64%。每年通漲亦由他上任前的超過40%,跌至大約10%。政府負債佔經濟總值比例,亦由其上任初的超過60%跌至2014年的28.8%。

7月15日,群眾集會記念反埃爾多安軍事政變失敗兩周年。(視覺中國)

然而,埃爾多安總理任期快將結束時,其注意力卻轉移到國內意識形態和政治內鬥等問題,忽略了經濟改革。自2014年始,土耳其政府欠債比率就再沒有下降;其十年國債息率,亦由2013初的6%低位,升至2017年底的12%。

而且,自2016年起,歐美貨幣政策開始正常化,資金從新興市場回流,令各國外匯流失,貨幣匯價下跌,土耳其原賴以支撐經濟的資金供應鏈破斷。市場對土耳其的經濟信心一直轉差,布倫森事件只是美國對土耳其落井下石而已。

對美妥協不能解決問題

不少外國評論指埃爾多安至少應該放下其強硬姿態,向美國妥協。雖然妥協能換來一時的喘定,但不能長遠挽救土耳其的經濟狀況。然而,妥協卻會使埃爾多安喪失權威,甚至會迫使土耳其重新求援於美國掌控的世界貨幣組織,根本無助於長遠恢復投資者信心。

埃爾多安理應亦是看穿了妥協的虛妄,所以他的策略是疏遠美國,同時向世界各個與美國有爭端的國家建立友好合作關係。

7月27日,埃爾多安出席在南非舉行的金磚國家會議。(視覺中國)

疏遠美國 多元外交謀出路

土耳其政府在8月3日推出的「百日計劃」,就主張發行以人民幣為計算單位的債券,以圖發展美元融資以外的外匯融資出路。上月布倫森事件爆發後,中國工商銀行亦已承諾向土耳其提供總值36億美元的貨款,象徵著中國將加強投入土耳其的公債領域。另外,在美國默許下被包圍針對的卡塔爾一直受土耳其幫助,如今亦承諾將向土耳其提供達150億美元的貨款。

在政治外交上,土耳其更向歐盟示好,主動釋放了兩位希臘籍的軍官。如此種種外交及對外金融的操作,都集中在疏遠美國,而與其他國家建立友好合作關係。市場似乎頗為受落,昨日(15日)里拉就已回升到美國實施雙倍關稅前的水平。

近日里拉已有回升 (視覺中國)

「百日計劃」中的去美元融資提案,只是土耳其抵抗美國霸權的第一步。不過,從美國對伊朗的單邊制裁、美中貿易戰、美國與其歐日盟友的貿易糾紛等事件看來,慢慢消除對美元及美國市場的依賴該是未來大勢。

今日美國恃著其美元霸權,看似是害得土耳其「雞毛鴨血」,亦無即時還擊美國之力。然而,這種恃勢凌人的單邊主義,世界各國都看到眼內,只會想逐漸消磨美元優勢,希望他日不用再擔心被美國脅迫。

美國對土耳其的落井下石,其實也是在自毀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