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縱論「特金會」之日本:金正恩將主動為中國利益代言
隨着一波三折「特金會」最終敲定並日益臨近,各方訴求與底線以及美朝峰會最終可能取得的實質成果等問題,成了世界各國傳媒的中心。但在半島問題上一直難以參與其中的日本政府則顯得異常尷尬,首相安倍晉三為此專程再度趕在七國集團(G7)峰會前訪美,與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就「特金會」事宜展開磋商。日本政府如斯,日本專家又如何看待這場即將舉行的世紀峰會?
就這些問題,《香港01》記者採訪日本《讀賣新聞》前資深政治記者、國際時事觀察員安藤純,請他作出前瞻性分析。
美緊盯完全棄核 朝謀求體制保障
「美國與朝鮮關注重點的不同是眾所周知的。」採訪一開始,安藤純便直入主題。他說,韓戰(朝鮮戰爭)爆發至今的半個多世紀,朝鮮一直處於深度的政權體制被顛覆的不安之中,尤其在蘇聯解體之後,朝鮮失去國際上的可靠盟友,這也加劇平壤政權的不安。可以說,朝核問題和導彈試驗問題的出現也是朝鮮當局緩解這種不安的直接手段。
反觀美國在蘇聯解體後,成為國際格局中唯一一個超級大國。華盛頓在朝鮮半島的戰略中,從未放棄過顛覆朝鮮政權這一選項。同時,從美國前總統老布殊(George H.W. Bush)政府至奧巴馬(Barack Obama)政府長達20多年的時間裏,美國一直在奉行對朝鮮半島的「和平演變」政策,希望通過政治打壓和經濟遏制等方式顛覆平壤政權。朝核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美國倒逼出來的結果。
無論是處於轉移「通俄門」造成的國內政治壓力,還是為贏得中期選舉加分,上台伊始就頻頻不按「政治正確」式套路出牌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選擇用最快的方式解決半島問題,他或被認為魯莽、或被評為睿智的做法正在改變朝鮮半島的局勢,而平壤政府在經歷聯合國一次更進一次的制裁後,年輕領袖金正恩抓住了歷史機遇,美朝雙方在各自不同的背景和需求下促成本次的「特金會」。
安藤純強調稱,從「特金會」本身來看,美朝雙方最大的訴求點:美國要求朝鮮「完全、不可逆且可驗證的棄核」,而平壤政府則追求美國對朝「絕對的體制保障」。他預測,美朝兩國圍繞這兩方面展開激烈的討價還價。安藤表示,從「特金會」的時間來看,雙方簽署實質性協議的可能性不大,但相信美朝峰會將取得豐碩成果,並為後續深入的談判打下好的基礎。
他還認為,本次在新加坡舉行的「特金會」最重大的歷史意義,在於雙方領導人將為兩國接下來的談判定調,而以兩國元首會晤為開端的新一輪美朝和解談判,其成功的概率之高相信也是以往解決各方朝鮮半島問題所採取的措施不可比的。在冷戰中度過半個多世紀的朝鮮半島,這一次迎來和平的可能性超過以往任何時期。
高度戰略定力 讓中國贏得尊重
對於中國在半島問題上發揮的作用,安藤純表示:「國際輿論是吵雜的。就在2017年,傳媒均認為朝鮮將徹底背離其『血盟』中國,中朝交惡已是不爭的事實。而2018年40天內兩次上演的「習金會」,讓持這種論調和發出這種觀點的評論家和各傳媒顏面掃地。」
他指出,儘管面臨美國要求加強對朝制裁的壓力、反復無常的鄰國不停的核試驗以及發射導彈的挑釁、美國以朝鮮為藉口將薩德系統搬到家門口的不安、中國國內強硬派沸騰的輿情,北京當局一直保持高度的戰略定力,對美朝各方最大限度地做到「公正客觀」。
安藤純續指,中國在朝鮮半島有着自己的利益,這些利益涉及到東北亞局勢,中朝關係以及中美博弈等,十分複雜。中國在半島形勢最兇險的時刻並未受到美國影響,對朝鮮進行過度打壓,也未對不斷挑釁的朝鮮「笑臉相迎」,而是在反對美國對朝過度制裁的同時,嚴格遵守聯合國安理會的制裁決議,對朝鮮亦實施前所未有力度的制裁。中國的做法看起來兩面不討好,但正是因為頂住這些國際壓力,中方才在今天的局面中,為自己贏得尊重和話語權。
他認為,希望朝鮮繼續發揮其緩衝地帶作用,不希望整個朝鮮半島被納入到美國的勢力範圍,這是北京對「特金會」最大的訴求。從兩次「習金會」的成果來看,中國鞏固與朝鮮血盟——即特殊的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在某種程度上和某些領域裏強化對朝鮮的控制,這一點從近期朝鮮官員訪華時頻頻出現的「90度彎腰鞠躬禮」就可見一斑。而以中國為後盾的金正恩在「特金會」上也必然會反映出中國的利益訴求。
駐韓美軍和薩德 考驗韓國政治智慧
「從今年半島局勢緩和以來,韓國扮演着和平信使的角色。」安藤純認為,作為進步派政治家的韓國總統文在寅,在其任期內促成韓朝永久和平的意願超過歷任的所有韓國總統,儘管外界批評文在寅的和解方式將加大半島「赤化」風險,但對大韓民族而言,永久性和平和擺脫冷戰的困擾,僅此兩項的歷史意義就超過任何所謂的「雜音」。
但韓國也不得不考慮半島進入「和平時代」後的「歷史遺留問題」該如何解決,現在提這一方面或許還為時過早,但這卻是一個不能迴避的問題。
在前總統朴槿惠政府時期引入的薩德系統,讓韓國直接捲入中美兩個大國的博弈之中,中國還對韓國祭出一定程度的經濟制裁。再度捲入中美紛爭中是韓國所不願的,因此韓國在積極促成「特金會」取得成果的同時,更多的是在考慮美、韓與朝鮮和解後,韓國在面對中美兩個大國時應如何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