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恐怕正與「沙漠中的達沃斯」漸行漸遠?|安邦智庫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當地時間10月29日,第八屆沙特「未來投資倡議」(FII)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正式開幕。該活動被視為沙特王國最為重要的經濟活動,有着「沙漠中的達沃斯」之稱。本次大會,來自全球範圍內的商業、金融和科技領域的重量級人物匯聚一堂,同時有價值上百億美元的交易在FII會議期間對外宣佈。

最初,沙特王國設計FII是為了配合和支持「2030願景」的實施,推動本國經濟的多元化轉型,希望將FII這個平台打造成為外部世界進入沙特的門戶,進而吸引外部的智力支持和生產要素支持,為沙特自身發展建言獻策,提供路徑指引。但隨着FII的發展,這個機制性的活動從聚焦沙特日漸升格為關注世界性議題,嘗試探索發現應對全球性挑戰的解決方案。

2018年的FII主題為「A Blueprint for the 22nd Century(22世紀的發展藍圖)」,在主題之下設立了3個平行主題,除了涉及沙特自身的主題以外,增加了兩個全球性主題,分別是「Technology as Opportunity(技術即機遇)」和「Advancing Human Potential(深入開發人類潛能)」。2019年的主題為「What is Next For Global Business(全球商業的未來之路)」、2021年的主題為「The Neo-Renaissance(新復興)」,2022年的主題為「Enabling a new global order(開啟全球新秩序)」,2023年的主題為「New Compass(新指針)」。今年的主題則為「Infinite Horizons: Investing Today, Shaping Tomorrow(無限視界:投資當下,塑造未來)」。每年主題之下的子議題,逐步從氣候變化延伸到醫療衛生、金融、教育等方面,基本覆蓋全球發展和全球治理的各個方向。

2024年10月31日,沙特阿拉伯外長費薩爾(Prince Faisal bin Farhan Al Saud)在「未來投資倡議」會上發言。(Reuters)

除主題之外,FII的開辦方式也在日益滲透達沃斯元素。2020年,FII的主辦權獨立,由單獨成立的FII Institute這樣一家全球性非營利基金會負責。FII Institute不斷推進「走出去」戰略,在香港、邁阿密、里約熱內盧等地,舉辦優先事項峰會。FII Institute的理事會構成,也進一步體現出其全球化的趨勢特點。除了理事會主席Yasser al-Rumayyan外,理事會其他成員包括了FII Institute的首席執行官、來自摩洛哥的Richard Attias,意大利前總理Matteo Renzi,沙特駐美國大使Reema bint Bandar al-Saud公主,阿聯酋EMMAR Properties的創始人兼董事長Mohammed al-Abbar等名流。不過,相關專業人士發現,在FII日益「達沃斯化」的當下,FII的中國身影卻在逐步淡化。

相關專業人士表示,早年的FII,中國企業的參與度很高,參與熱情也很飽滿,甚至還「滋生」出了一群靠FII吃飯的「會蟲」、「黃牛」。但是,今年的FII大會,中國企業的參與度卻出現了明顯的下滑。為此,相關專業人士在走訪了有多年出席經驗的業界人士之後,梳理了三個主要原因。

首先,參會成本提升的影響。FII除了在議題設置和組織架構上效仿達沃斯外,從2023年起還引入了會員制模式,定向邀請FII Institute精心挑選的精英思想家、投資者和商業領袖參會,目的是提高參會者和會議本身的質量,進一步增強FII的國際影響力。會員除了可以參加每年10月在利雅得舉行的FII年度旗艦會議外,還可以參加每年舉行的4次國際峰會,收到FII Institute發布的所有獨家研究報告以及FII平台上獨家的投資機會等訊息。但要成為FII的會員需要付出一筆年費,企業和個人的基本參會費用為1.5萬美元。需要看到的一點是,雖然中國對沙特的投資在2023年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峰,但是今年以來中國企業在沙特的商務合作進程整體上相對有限,讓這些企業再掏出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去沙特參加FII,多少有些強人所難。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利雅得時間十月二十九日率領金融和創科界代表團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展開訪問。圖示陳茂波(左三)出席未來投資倡議大會,並在大會主題討論環節「全球南方是否已成為經濟增長的引擎?」發言。(新聞處)

其次,管理制度上的差異。單論年費金額,對於國內頭部金融機構和大型工程承包企業來說,並不是什麼天文數字。但問題是依照相關財務規定,這筆錢難以找到可以列支的那一項。此外,西方投行和諮詢機構很願意深鑽公共投資基金(PIF)的辦公室以拓展業務,但是中國企業的行事風格則與之迥異。

相關專家表示,中國的這些頭部機構,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大型承包工程企業,絕大多數都是體制內單位,在出國出差的審批流程上都是參公管理。具體說來,行前至少提前1個月或者45天就要報批,一旦行程中出現變化就可能要寫函澄清說明甚至可能要重新走審批流程。即便如期成行,以海灣阿拉伯國家為例,按現行規定訪問一個國家最多5天(含國際旅行時間),兩個國家最多7天。在這種管理模式之下,很難復刻西方機構的辦事模式。

再次,合作理念上的深度差異。沙特的國際經貿合作理念很大程度上是對美歐等西方國家理念的延續和發展,這一點從FII被達沃斯元素深度滲透的發展歷程就能看出,而這折射出的恐怕是中國與沙特等海灣阿拉伯國家在合作理念上的差異性正在拉大而非縮小。以FII為例,由於其本身並不直接產生合作項目,而國內進行出訪報批時,審批部門往往要追問一句有什麼成果沒有。

2022年12月8日沙特阿拉伯為習近平舉行歡迎儀式,習近平與沙特王儲兼首相穆罕默德(Mohammad bin Salman)見面(Reuters)。

國內辦各種論壇展會,也要安排項目對接環節,也要梳理促成了哪些成果。這種結果導向的做法有其明顯局限性。回看FII的議題設置演變進程,可以清楚地看到FII本身作為沙特主打的一場高端秀,志不在具體項目而在於引領一種趨勢或創設一種理念和標準。無論趨勢、風潮還是理念、標準,都不是在當下這個時間點轉化成具體項目,而是會成為某種概念設計基礎,未來孵化出某個或某一類項目。中國企業和西方公司在開拓海灣市場時的最大差異就在於:中企往往是「做項目」,西方企業往往是「做市場」。雙方競爭的起跑線並不是在項目投標階段,我們往往早在之前的概念設計階段就已經明顯落後了。

FII的訊息顯示,在此次大會期間,沙特知名能源開發商ACWA Power於2024年10月29日宣佈將投資5400萬美元在上海陸家嘴與陸家嘴管理局聯合設立新能源技術研發中心,還將投資8億美元與國軒高科共同投資開發摩洛哥的風電市場。民企在爭取沙特資本的力度和靈活性方面表現出了極大的優勢,其活力和實際作用不應被低估。

最終分析結論:

近兩年來,中國與沙特等中東國家和資本的合作不斷加強,沙特近期表示同意設立沙特-中國特別經濟區,這更是被視為合作深化的表現。但是,在沙特最高端的經濟論壇上,中國企業的身影卻出現了縮減的態勢,這對於中國未來在整個中東-海灣地區影響力和利益的拓展而言並非福音。與此同時,民企在拓展海灣資本合作方面卻表現出了明顯的活力,對此,應有充分的認知。

本文原載於2024年11月27日的安邦智庫每日金融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