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馬斯襲擊主腦辛瓦爾被殺:以色列目標已達,為何不會收手?
當地時間10月18日傍晚,以色列國防軍(IDF)確認去年10月7日的哈馬斯襲擊幕後主腦辛瓦爾(Yahya Sinwar)在稍早前以軍在加沙南部城市拉法(Rafah)的軍事行動中被殺。這可算是以色列打了一年多加沙戰爭、殺了4萬多人、造成兩百萬人長期身陷人道災難之後的最大收獲。
辛瓦爾2017年以來一直是加沙哈馬斯的領袖,去年10月7日以來成為了以色列要刺殺的首要對象。本年7月31日,哈馬斯政治局領袖哈尼亞(Ismail Haniyeh)在德黑蘭被以色列特工部門殺死之後,辛瓦爾更被選為其繼任人,象徵着哈馬斯內部的強硬派全面掌權。
過去一年,以色列多次探聽到辛瓦爾的情報,試圖針對他發動攻擊,最後都無果而終。一直在加沙地道中躲避以軍的辛瓦爾,曾連番傳出失聯,最後一次還是發生在9、10月之間,但10月初他又開始同外界恢復聯繫。
這次,以軍可算是誤打誤,其行動原非特別要針對辛瓦爾,只是以軍在與哈馬斯成員交火殺死三人之後,才發現其中一個竟然與辛瓦爾非常相似,最後才輾轉確認其身份。
單從軍事組織的角度來看,加沙哈馬斯早已失去了有力反抗以色列的能力。這一次,哈馬斯在不足三個月內接連遇上領袖喪生,更是步上了黎巴嫩真主黨的後塵,恐怕在好一段時間之內也難以恢復過來。
專殺「巴奸」的強硬派
在哈馬斯當中,辛瓦爾被視為是強硬派的代表。他在1987年哈馬斯成立之前就已經從事追究與以色列合作的「巴奸」的工作,哈馬斯成立之後亦如是。1989年,由於殺害兩名以色列軍人和多位與以色列合作的巴勒斯坦人等罪名,辛瓦爾被判四次終生監禁。
在獄中,辛瓦爾卻展現出領袖特質,而且潛心學習希伯來文,研究以色列人的文化和想法。2011年,他在一次囚犯/人質交換之中獲釋,其後很快就變成了哈馬斯的軍軍領袖,並同伊朗更立起深厚關係。到2017年,辛瓦爾從哈尼亞手上接過了加沙哈馬斯領袖一職。
辛瓦爾改變了歷史:10月7日的哈馬斯襲擊扭轉了整個中東局勢,打斷了以色列同其他阿拉伯國家修好建交的路向,重新將巴勒斯坦問題變成中東地緣政治的重心。
脫離現實?
不過,辛瓦爾很明顯沒有達成他預期的目標。哈馬斯一開始抓了兩百多個人質。從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2011年同以用過千名巴勒斯坦囚犯換回1名以軍人質的比例來看,這兩百多個人質已經足夠成為加沙的護身符。但辛瓦爾沒有預料內塔尼亞胡會狠下心腸,不理人質死活而重擊加沙。
在加沙戰爭爆發之後,辛瓦爾一直希望以軍在加沙的種種暴行將會引發阿拉伯以至整個穆斯林世界全加投入對抗以色列的武力鬥爭之中。
然而,辛瓦爾得來的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伊朗為首的「抵抗軸心」(Axis of Resistence)基本上只是各自為政的對以色列作出表演式的攻擊--黎巴嫩真主黨長期「有限度」打擊以色列北部,也門胡塞組織集中攻擊對以色列幾乎沒有影響的紅海商船,敘利亞和伊拉克的親伊武裝則不時打打美軍基地,2024年1月不小心在約旦殺死了3名美軍之後,基本上已經收手,而伊朗自己也要等到本年4月以色列直接襲擊其駐敘利亞大使館建築、殺死一堆高層之後才「半表演」式的報復。
這某程度上反映出辛瓦爾的「脫離現實」。在此,人們不禁回想起2021年辛瓦爾在加沙舉辦的一場會議,該會的主題竟然是認真的討論未來以色列國被消滅之後,巴勒斯坦人要如何接管以色列國留下來的猶太人口和政府體制。
然而,在加沙戰爭打了近一年的時刻,辛瓦爾始終沒有放棄透過加沙人的犧牲來試圖引爆發一場大型反以色列戰爭的想法。《紐約時報》10月4日就曾引述美國官員的說法,稱辛瓦爾已經接受了自己最終會被以色列殺死的命運,認為以色列擴大戰爭將會對加沙和哈馬斯有利。
這個判斷從非常長遠的維度來看可能是對的。但即使是這樣,辛瓦爾也等不到他最終被證明為對那一天的來臨。
從「停戰的理由」變成「加大戰爭的藉口」
在過來一年多的絕大部份時間之內,辛瓦爾的喪命其實已經足以構成以色列在加沙鳴金收兵的理由--如果被視為溫和派的哈尼亞還在,辛瓦爾的死亡將會讓加沙停火協議更容易達成;內塔尼亞胡也能宣稱他已經消滅了加沙的哈馬斯,壓下極右反對和平的要求,繼而透過停火換回人質,造就「雙重戰功」,且加沙停火也能讓真主黨有停止攻擊以色列的藉口,被迫離開家園的北部以色列人也就能安全回家,以色列的在野黨派亦將失去所有在國家安全問題攻擊內塔尼亞胡的說詞。
然而,隨着加沙戰爭到本年9月上旬陷入停滯,內塔尼亞胡把心一橫作出了擴大戰爭的豪賭,以「讓北部以色列人安全回家」為由打開了今天的黎巴嫩戰場,希望「一了百了」先消滅掉真主黨這隻伊朗最重要的棋子,並試圖策動伊朗內部的政權更替。
至此,去年10月7日以來的中東戰局真正擴大了開去,加沙不再是主角,以色列和真主黨之間的生死決鬥,以至以色列和伊朗的隔空交火才是主軸。也就是說,加沙前路何往已經不是中東衝突走向的決定性因素。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內塔尼亞胡的豪賭得到了驚人的成功。整個真主黨中、上領導層幾乎全都被殺,包括其在任32年的領袖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真主黨也明顯失去了有效反擊以色列的能力,如今經歷近一個月的激烈戰鬥之後,其累積多年的軍火據稱已被毀了三分之二。
而其地緣政治部署受到重創的伊朗,到10月又對以色列發動一場大規模導彈攻擊,成果遠比4月那一次為佳,至少局部穿透了以色列的嚴密空防,導致美國不得不迅速在以色列部署薩德防空系統(THAAD),甚至直接派美國駐紮以色列操作薩德,然而,伊朗表明無意繼續升級,如果以色列見好就收,伊朗也不會全力投入戰爭。
雖然到今天我們還未看到以色列對伊朗導彈襲擊的報復,但內塔尼亞胡顯然已經決定了暫且不踩過伊朗的底線--也即是只攻擊軍事目標,而放過伊朗的核設施和石油出口經濟命脈。
在這一個新的地緣政治局面之中,辛瓦爾被殺更變成了一個合理化內塔尼亞胡「以武力解決一切」強硬立場的成功案件,是繼續擴大戰爭的藉口,再不是以往那一個可以讓以色列從加沙戰爭泥沼抽身的理由。
內塔尼亞胡的強硬路線,如今大概也成為了以色列政壇的共識。從聯盟政府中的極右政客,如財長斯莫特里奇(Bezalel Smotrich)與國家安全部長本格維爾(Itamar Ben-Gvir)等,到主要在野黨派領袖,如拉皮德(Yair Lapid)和甘茨(Benny Gantz),主流意見都是呼籲以軍要繼續打下去,直到救回所有人質,保證哈馬斯再沒有可能控制加沙、對以色列構成威脅為止。
斯莫特里奇要求以軍加大在加沙的軍事力度,甘茨則指戰爭還未結束,以軍至少還要在加沙多留好幾年。
辛瓦爾死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內塔尼亞胡通話,聲言停火的重大障礙已除,再次勸內塔尼亞胡尋求停火以換回人質。內塔尼亞胡以至以色列防長加蘭特(Yoav Gallant)也公開呼籲哈馬斯釋放人質投降以保命,不過,從1948年以色列立場和巴勒斯坦大災難(Nakba)以來的歷史來看,以武力擊敗對方不只不能服人,更加會助長仇恨。這一次亦是如此。
辛瓦爾被殺,以色列贏了一場重大的戰役,但內塔尼亞胡並不會輕易收手,這一次短暫勝利只會讓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衝突更長久地維續下去。
同時,自黎巴嫩戰線升級之後,加沙戰爭如今已不再是中東戰局的核心,就算哈馬斯真的認痛投降,戰火也難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