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用關稅壁壘建構「反電動車聯盟」 這招管用嗎?

撰文:杭子牙
出版:更新:

在電動車行業,經過二十多年的產業積累,中國已經建立了全產業鏈的絕對領先優勢,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汽車產業結構和產業理念,也猛烈地撼動着世界傳統汽車產業。

原本以防止全球氣候變暖、削減石化燃料應用為由,制定了電動替代戰略的歐、美等國汽車產業巨頭,因為競爭不過中國電車,已經紛紛放棄了電動替代計劃,重新又開始向傳統油車聚焦。

配合這一轉變,歐美政府在今年也紛紛祭起關稅措施,以保護本國產業為由頭,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高額關稅。

一個以關稅為壁壘的「反電動車聯盟」開始隱隱成形。

中國電動車・中國製電動車・中國製造・中國製造業・中國汽車業.・中國新能源車:2024年7月4日,在意大利米蘭舉行的Omoda和Jaecoo新車上市活動中,中國奇瑞(Chery )製造的Omoda 5在展場亮相。(Reuters)

最新的情況是,2024年8月26日,加拿大財政部宣佈,將從10月1日起,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鋼鐵和鋁徵收高額關稅。按照加方公布的稅率,將對所有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徵收100%的附加稅,包括電動和某些混合動力乘用車、貨車、旅遊巴和送貨車。除附加稅外,還將繼續對進口的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6.1%的關稅。此外從10月15日起,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鋼鐵和鋁產品徵收25%的附加稅。

加拿大稱,此舉旨在保護該國工人,並防止中國商品經加拿大轉運至其他貿易伙伴。不過,加拿大媒體尖鋭指出,所謂保護本國工人只是一個幌子,杜魯多(Justin Trudeau)政府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追隨效仿美國」,並幫美國堵上可能存在的經加拿大轉口美國的貿易通道,保護美國的汽車產業。

加拿大對華採取的這兩項關稅措施與拜登政府5月份採取的措施一致。今年5月,美國根據301條款,將某些中國鋼鐵和鋁產品的關稅從最高7.5%上調至25%,並將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從25%上調至100%。

和美國差不多同一時間,歐盟也就所謂的中國電動汽車行業受益於不公平補貼,並從7月開始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徵收臨時關稅。經由談判和內部磋商,歐盟後來調減了一些稅收項目,將針對上汽集團的關稅從38.1%下調至37.6%,針對吉利的關稅從20%下調至19.9%。

2024年8月17日,巴基斯坦拉合爾,圖為中國電動車生產商比亞迪(BYD)所生產的電動車。(Reuters)

而8月20日歐盟委員會公布的對從中國進口的純電動汽車(BEV) 徵收最終反補貼稅的決定草案,又進一步調整為:一、對擬加徵的稅率進行了小幅調整,在原來10%進口關稅的基礎上擬議的新的加徵稅率如下,比亞迪:17.0%(最終17%+10%=27%)吉利:19.3%(最終19.3%+10%=29.3%)上汽集團:36.3%(最終36.3%+10%=46.3%)其他合作公司:21.3%(最終21.3%+10%=31.3%)所有其他非合作公司:36.3%(最終36.3%+10%=46.3%);二、給予特斯拉(Tesla)特別稅率決定給予特斯拉作為中國出口商的單獨稅率,現階段為9% (最終9%+10%=19%)。

需要注意的是另一個傳統汽車產業大國日本,以豐田為代表,在繼續鞏固傳統油車市場的同時,選擇了和中國不同的新能源領域發力,把氫能作為主要研發方向,但到目前為止進展緩慢。世界汽車產業格局以後會不會以能源方式劃分,形成中國(電動能源)、歐美(石化能源)、日本(氫能)三足鼎立的格局,特別值得關注。而以五年左右為期,歐美試圖用關稅壁壘構建的「反電動車聯盟」是否管用,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察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