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裁中國公司背後的政治邏輯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近期,中日關係並不平靜。6月21日,日本外務省公布,對一些在俄烏衝突中支援俄羅斯的個人和團體進行制裁,而制裁名單中有7家實體為中國公司。多年來,日本少有直接公開制裁中國的舉動,這次的決策被日本媒體稱為「不同尋常」。

撰文:劉海鳴 九州大學大學院地球社會統合科學府在讀院生

事實上,中日之間的氣氛早已因為歷史問題、釣魚島問題跌入谷底,而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日本不斷向美國靠攏,強化日美同盟應對中國的做法,給本已不滿的北京火上澆油。那麼中日關係究竟有沒有轉圜餘地?當前局面下,中國接下來會如何應對來自東瀛島國帶來的挑戰?這是很多觀察家十分關注的內容。

一個越來越屬於美國的日本

筆者認為,正如多位中日關係專家所認為的那樣,兩國在內政外交上的確存在結構性矛盾。這種結構性矛盾正在中美競爭的大背景下被逐年放大。從地緣政治角度看,作為戰後國際秩序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對日本的佔領在今天實質上仍在延續,日美同盟的本質是美國對日本在政治軍事上的全方位控制。中國崛起的過程,從政治邏輯來講,必然會觸及美國在這一地區的霸權,而美國在地區投射力量的一條非常重要的管道就是日本以及日美同盟。因此,今天中日之間的矛盾衝突,可以理解為美國的對華戰略的一環,是中美激烈競爭大背景下的一種美國對華戰略的反映。

2024年5月26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首爾出席第九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期間會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新華社)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和很多中方外交官員在多個場合曾表態,希望日本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實現戰略自主。這其實打中了中日關係困境的要害,即一個沒有獨立外交政策的日本,一味追隨美國,才是這些年兩國關係起起伏伏的重要原因。而日本社會的對華偏見甚至敵視,更可以認為是美國利益的一種體現。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政冷經熱」成為兩國的客觀常態。很多日本國內政治人物都認為,中日關係將在「政冷經熱」的狀態中,維持很長時間。但這種認知並未看到中日關係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在度過雙邊關係蜜月期後,正是由於兩國源自各自國內政治架構上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始終無法得到解決,才有了後來包括靖國神社、釣魚島事件等中日的多次激烈「對撞」。

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將自己作為西方國家的一員,與西方為伍,戰後又成為了美國在東亞地區最緊密的盟友。今天,日本的本質屬性可以認為依然是「美國的日本」。這是中日兩國政府在發展雙邊關係上始終繞不開的坎,一如前述所說「戰後的中日關係」是美國的政治影響力所形塑出中日關係,無論邦交正常化、還是「政冷經熱」,到今天對抗加劇,日本處理中日關係的根本是終歸需要符合美國的利益。這是日本的無奈,更是中日關係到目前為止難以擺脱的「魔咒」。

美日韓三國:美國總統拜登、韓國總統尹錫悅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於2023年11月16日在美國加州三藩市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上共同舉行三方會議。(Reuters)

此次公開制裁中國公司,日本國內亦有諸多議論和反對聲音,日本高層對做出此種決斷也並非莽撞行為。制裁中國企業,是一次地緣政治的壓力測試。從中可以解讀到美國的對華態度的最真實的一面,也能夠看到一個越來越屬於美國的日本。

日本還能不能回歸東亞?

在地緣政治上,東亞是一個被「抹殺」的概念。10多年前的日本民主黨鳩山由紀夫政權時期,時任首相鳩山由紀夫曾提出「東亞共同體」的理念。其願景是通過中日韓三個東亞地區的大國的整合,發展地區自由貿易,從而實現政治上的某種程度的歐盟式的一體化,消弭國界,使日本自明治維新後重新回歸亞洲,並逐漸擺脱戰後受美國控制的狀態,開闢「美國亞洲並重」的地緣政治局面。

而隨後的事情,人們都了解了。鳩山由紀夫因為政治理念 「排除美國」和一系列具體政策行動得罪了華盛頓,也遭到日本朝野龐大的親美勢力的強烈反對,鳩山本人很快也因為失信於民和政治醜聞下台,成為那個年代日本動盪政壇的又一位匆匆過客。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Photo by Chung Sung-Jun/Getty Images)

筆者認為,這一歷史事件的影響其實直至今日。鳩山之後日本的歷屆政府無論持有何種政治理念,都將日美同盟作為日本內政外交的根本,在此之上制定戰略和政策。為了打消美國對日本脱離其控制的疑慮,日本甚至自我消除東亞的地緣概念,創建印太地緣政治框架,緊緊拉住美國,日美同盟成為了日本政治家必須要遵守的「政治鐵律」。

但問題在於日本設置的這條「政治鐵律」並沒有給日本帶來安全感。相反,在同盟的框架下,日美的這種不對等的關係實質上綁架了日本,讓其尚未享受同盟帶來的實質性好處之前,就在家門口自己樹立了一個巨大的敵人——中國。這才是崛起的大國中國就成為了日本最大的「不安全」,且將日本推入了大國對抗地緣上的最前線。這不僅是地緣政治問題,也是心理問題。中國外長王毅就曾對日本看待中國的心態問題做過表態,「希望日方以更積極的心態看待中國發展」。

然而,筆者認為,現在就宣佈東亞地緣概念的「政治性死亡」似乎依然為時尚早。的確,牽住日本是戰後在美國等西方大國重建國際秩序的需要,但也給地區對抗埋下了種子。時光飛轉,伴隨人類歷史進入中美競爭對抗的歷史時期,和北京提出了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中國方案,正在東亞地區形成的這道看似正在加深加寬的政治鴻溝,在華盛頓政治走向極化和日本內外交困的雙重催化下,未來的走向或許會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