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想當「亞洲烏克蘭」,但中國不會成另一個俄羅斯

撰文:杭子牙
出版:更新:

中菲關係在小馬可斯上任後開始崩潰,最近因為仁愛礁已經惡化到戰爭邊緣。16日菲律賓軍人乘坐橡皮艇硬闖,想打着為坐灘軍艦補給生活物資的名義運輸建築材料和武器彈藥,結果被解放軍繳械,消息說一個菲律賓士兵的拇指在衝突中從身體分離,有七支槍還被扣押在中國海警手裏。

衝突發生後,配合菲律賓「鳴冤叫屈」,美國也發公開聲明支持菲律賓的行為。而中國外交部在回應記者提問時則表示,菲律賓不顧中方勸阻,執意侵闖中國南沙群島仁愛礁,才是造成這次事態的直接原因。中國方面還敦促菲方「立即停止侵權挑釁的行徑」,並表示「將繼續依法堅決維護自身的主權權益」。

中菲關係在阿基諾三世任菲律賓總統期間曾高度緊張,當時由美方慫恿並提供支持,菲律賓提出了所謂的「南海仲裁案」,試圖否決中方對南中國海九段線內的領海主權。後來杜特爾特上任,雙方關係緩解。但小馬可斯上任後,又開始採取一邊倒向美國的政策,在南海問題上向中國發難,中菲關係又迅速崩壞。

回顧過去十幾年中菲關係的跌宕演變,並透視此次在仁愛礁的衝突不難發現,美國一直是中菲關係向壞變化並出現衝突的最關鍵元素,菲律賓阿基諾政府、小馬可斯政府只是在前台秉持美國意志、甘願為美國在南海利益奔走賣命的馬前卒子。

當然,面對中國這個勢力強大的對手,阿基諾、小馬可斯想通過投靠美國,將自身在南海的利益訴求與美國的利益訴求捆綁,試圖藉助美國力量,拓展自身在南海的海洋利益空間,也是事實。

而中國在領土與主權問題上,當然是寸土不讓。特別當博弈中有了美國元素,認識到美國是在利用菲律賓遏制中國,擠壓中國在南海的主權與利益空間,為維護自身利益與尊嚴,中國更不可能向美菲妥協。

中國南沙群島仁愛礁海域,海警執法員走訪附近的漁船。(新華社)

中、菲、美三邊關係的現狀,頗有點像俄烏戰爭爆發前俄、烏、美三方關係的狀況。

當時,烏克蘭也採取了一邊倒向美西方的政策,試圖藉助美西方力量與俄羅斯進行利益爭奪,為博得美西方對自身加入歐盟和北約努力的支持,做了很多有損俄羅斯利益與尊嚴的事情,導致俄烏關係日趨緊張。菲律賓將自身放到了中美大國對抗與地緣利益爭奪的危險前線,影影綽綽已經有了一些烏克蘭的影子。

和在俄烏問題上通過支持烏克蘭擠壓俄羅斯的地緣安全空間、挑戰俄羅斯的尊嚴與利益底線,並且在戰爭爆發後通過對烏克蘭提供持續戰爭支援削弱、孤立俄羅斯一樣,美國顯然也有在南海重演類似戲碼的想法。

唯一與俄、烏、美三方博弈不同的是中國。中國處理國際爭端的戰略定力、耐心與政治智慧,顯然是俄羅斯所不具備的。

面對美國利用烏克蘭向俄羅斯進行戰略擠壓的行為,俄羅斯沒有抑制住動武衝動,斯拉夫人盲動、好戰的民族基因與俄羅斯自沙皇時代遺傳而來的擴張主義傳統融合發酵,普京衝冠一怒,發動了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他試圖通過肢解、佔領烏克蘭的辦法,在懲罰烏克蘭的同時將美西方推向東歐以遠,為自身製造安全緩衝地帶,順帶完成領土擴張。

但是,中國不一樣,南海九段線內本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中國對仁愛礁、黃岩島等具有無可爭議的主權,中國在南海的行為是為了維護本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更關鍵的是,中國沒有任何一點想要通過侵略他國擴張領土的想法,也從來沒有俄羅斯那樣的擴張主義傳統。

新華社2024年6月4日發布片段指,在仁愛礁及附近海域,菲律賓「坐灘」軍艦的人員破壞中國漁民所設的漁網(片段截圖)

在與菲律賓的博弈中,中國有的是手段和耐心,也有着通過協商談判解決爭議的誠意,它完全不會,也沒有想過像俄羅斯那樣通過發動一場魯莽的戰爭來解決問題。

俄烏戰爭給烏克蘭帶來了滅頂之災,讓這個資源稟賦與工業基礎雄厚,原本可以溝通俄羅斯與西方的國家成為了地獄般的戰場,多少人生靈塗炭,菲律賓顯然沒有看到這一點。

但是俄烏戰爭給烏克蘭帶來的災難,給俄羅斯帶來的被動與傷害,以及美國在這場戰爭中扮演的角色,中國人以其廣博、深邃的視野都看在眼裏。

在美國背書支持下,菲律賓甘願用自身獻祭,有做亞洲烏克蘭的幼稚愚蠢。

但中國不會掉進美國在南海設置的戰爭陷阱,既不會成為另一個俄羅斯,也不願看到菲律賓成為亞洲的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