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訪問朝鮮|俄朝關係陡然升為最高級還不至於刺痛中國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6月18日至1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24年來首次訪問朝鮮,這次訪問雖然只有不到24小時,但是俄朝兩國的關係提升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層級,據俄羅斯媒體稱條約為最高級別。2023年9月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曾訪問俄羅斯,當時金正恩對普京說朝俄關係是最優先事務以及「永遠支持俄羅斯」。從俄朝關係最優先到俄朝關係達到全面戰略夥伴最高級,這種陡然升級的關係對中國意味着什麼?

一些聲音認為這會讓中朝近似於同盟的關係面臨尷尬。因為朝鮮一直仰賴中國支持,如今金正恩卻將朝俄關係列為最優先。

在筆者看來,此番俄羅斯朝鮮關係的陡然升温對中國來說並非是難以應對的局面。

2024年6月19日,朝鮮平壤金日成廣場放飛氣球,歡迎俄羅斯總統普京到訪。(Reuters)

中國和朝鮮的關係過去十幾年歷經波折,但總體平穩。在中美結構性矛盾的大背景下,韓國同美國的軍事同盟關係不會放鬆,因此朝鮮面臨的美日韓外部敵對環境不會有根本性的改善,中國和俄羅斯必然會是朝鮮積極團結的對象。無論俄羅斯對朝鮮的支持有多少,朝鮮從整體戰略上擺脱中國或者輕視中國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朝鮮在美國制裁下經濟困難、民生凋敝,長期需要外援。冷戰後朝鮮重點發展中朝關係的根本原因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對朝鮮的支持能力有限。現如今在俄烏衝突的刺激下,普京政府願意滿足朝鮮的一些需要,是朝鮮利用自身價值換來的。目前俄羅斯對朝鮮的支持是長期的還是短期交易性的,未可知。

長遠來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能夠為朝鮮提供的市場空間和援助空間都是俄羅斯所不具備的。俄羅斯的支持更多是短期交易,中國的支持更多是戰略性的、長期的。這兩者沒有可比性。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右)2024年6月19日在平壤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左)。(Sputnik/Gavriil Grigorov/Pool via REUTERS)

且朝鮮同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誰遠誰近,並不構成根本性的衝突。中國和俄羅斯沒有爭奪朝鮮的競賽壓力。朝鮮亦沒有在中俄之間挑撥誰是老大、誰是老二的空間。

在整個國際大戰略上,俄羅斯在面對美國時極力需要團結的對象是中國。中俄朝三方合作,力量對比是清晰的。

過去十多年來的局面顯示,中國更多掌握了中俄關系的主動權。中俄掌握了對朝關係的主動權。因此俄朝關係對中國並不是壓力。金正恩所說的俄朝最優先關係更大意義上是朝鮮迫切希望能夠穩住普京爭取達成俄朝交易而進行的外交語言公關。俄朝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是兩國合作內容升級之後隨之而來的匹配性關係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