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會晤習近平 知音難覓還是棋逢對手?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5日開始訪問歐洲三國。當地時間5月6日上午,他在巴黎愛麗捨宮他同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會晤,並舉行中法歐領導人三方會晤。相比中國官方對塞爾維亞和匈牙利充滿友好的溢美之詞,法國被不少媒體視為習近平此行難啃的硬骨頭。

法國正在積極推動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並多次公開批評中國並未尊重國際貿易規則。法國總統馬克龍不久前在接受法國《論壇報》採訪時明確表示:「我們希望實現雙方的交流互惠,並將我們的經濟安全因素納入考量。」而今年1月,中國宣佈將對來自歐盟的白蘭地進行反傾銷調查,眾所周知,法國是白蘭地的出口大國。中國此舉被廣泛認為是對法國的報復行動。

和以往兩國進行元首外交之前兩國外交官大都會有打前站的外交溝通不同。此次習近平出訪之前,中國外長王毅同法國總統外事顧問博納只是通了電話,並未有兩國高層外交官的互訪鋪墊。此次習近平第三次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更像是一場最高領導人親自上陣就具體問題進行探討交涉的工作訪問,而不是傳統意義上備好大合約等待簽署的國事訪問。

習近平2024年5月6日在法國愛麗舍宮與馬克龍、馮德萊恩舉行中法歐領導人三方會晤(Reuters)

法國一直以來是中國重點禮遇的歐盟國家。中國重視法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大國身份,同時也看重法國外交的獨立自主精神,希望法國成為歐盟堅持戰略自主的有力推動力量。2019年習近平訪問法國時,中歐法德在巴黎相聚舉行四方領導人峰會,探討全球治理和國際秩序,一時盛況空前。

2023年4月馬克龍訪華時,習近平請馬克龍在廣州松園品茶並欣賞寓意珍惜知音的中國古典名曲《高山流水》。習近平當時向馬克龍介紹:「這是中國古代一個很優美的故事,講的是俞伯牙和鍾子期,體現的是『知音』,只有『知音』才聽得懂這首曲子。」馬克龍訪華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實現了烏克蘭危機之後首次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給足了法國面子。

但是現如今,法國在經濟問題上對華態度十分強硬。在美國抨擊中國產能過剩、主張對華施加貿易壁壘的背景下,習近平此訪能否啃下法國這個硬骨頭,能否讓歐盟這個美國最大的盟友在經濟上不跟隨美國搖擺,備受關注。

圖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法國總統馬克龍2023年4月7日在中國廣州的廣東省省長官邸進行非正式會晤。(Reuters)

此次中法交涉,有三個大的背景,一是法德矛盾盡顯。法德在對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上的態度相反。德國認為中國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市場,歡迎中國電動汽車。馬克龍此前曾邀請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前往巴黎共同和習近平會晤,但是朔爾茨拒絕了。

2022年11月馬克龍曾提議和德國總理朔爾茨聯合訪華。但結果是德國總理朔爾茨2022年11月訪華,2023年4月馬克龍訪華。法國一直以來希望歐盟在面對中國時能夠發出一致的聲音,但是德國和法國的利益着眼點並不相同。作為歐盟的核心驅動國家,法國和德國的立場不一,對中國而言就不是最壞的情況。

二是歐盟領導人中,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意見不一。馮德萊恩以對華強硬著稱,2024年4月馮德萊恩跟隨馬克龍訪華,此次馬克龍在巴黎同習近平會晤時叫來馮德萊恩助陣。馮德萊恩說,她在巴黎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將敦促中國與歐盟進行「公平」競爭。但是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曾公開表示願做中方可靠、可預期的合作伙伴。馮德萊恩和米歇爾的態度不一,決定了歐盟決策層面較難以形成對華強硬立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長王毅2024年4月24日在北京與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Peter Szijjarto)會談。(中國外交部)

三是基於利益分化,歐盟內部一些國家的對華態度已經擺脱意識形態束縛。匈牙利是歐盟積極同中國發展經濟關係的代表。此次習近平訪歐之前,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親自赴華做鋪墊,表示歡迎中國進一步加大對匈投資,反對「脱鈎斷鏈」,始終認為視中國為威脅只會錯失機遇,把中國當夥伴才是正確選擇。中國已經通過紮實的經濟合作在歐盟內部打開了一個缺口。在利益不一之下,歐盟形成集體性的對華貿易壁壘並不容易。

馬克龍現如今的對華強硬姿態,是法國以大國地位自居,以歐盟引領者的身份自居的體現。這符合馬克龍着眼點甚高的一貫作風。如果馬克龍的對華強硬,只是利益之爭而不是意識形態之爭,那麼法國對中國而言就不算是挑戰。

和德國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更喜好用市場競爭一決高下不同,歐債危機之後法國的歐盟大國地位更多停留在政治外交層面,馬克龍或許更喜歡用法國的大國政治地位來「變現」,他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做習近平的知音,也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扮演棋逢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