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接生產」如何成為地緣戰略工具?|安邦智庫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迄今,「逆全球化」這一概念的風行和被廣泛討論已有數年之久,與此同時,西方國家正在大規模推進的「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也成為逆全球化時代產業理論所關注和討論的重點。毫無疑問,歷經三年新冠疫情的深度衝擊和中美關係近年來的持續緊張,全球產業鏈正在經歷一個深度而具有不確定性的調整進程。

早在2005年香港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期間,安邦智庫(ANBOUND)首席研究員陳功提出了逆全球化的論斷。這是一個源於觀察的結論。香港的這次會議在墨西哥會議之後舉行,但世界貿易所引致的問題,從墨西哥一直延燒到香港,問題始終在延續和擴張。在各國政策研究領域,「逆全球化」概念的提出,是一個相當超前的趨勢性論斷。其他與此相關的所謂逆全球化的「爭論」和「共識」,都是後來的事情以及評論,無足輕重。因為逆全球化已是既成事實,企業端的重大財產損失已然鑄就。

目前,國內外學術界已就「逆全球化」大致達成了共識,認為「逆全球化」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問題在於,在這一全球化的逆行階段中,對於世界產業鏈的調整趨勢與調整邏輯,包括這一調整過程對中國的潛在影響,依然存在着一定的爭議。

有觀點認為,美國所推動的「近岸外包」一味強調地理空間的接近,而美國的鄰國和自身的地理空間也有限,幾乎很難全面吃進大量的全球產業鏈。《日經新聞》在去年9月中旬的報道中指出,在西方大力推行「友岸外包」中,中國資本依然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幾乎與此同時,9月上旬,在懷俄明州傑克遜谷地舉行的堪薩斯城聯邦儲備銀行年會上,相關研究人員所展示的成果顯示:儘管全球貿易模式發生了變化,但美國的供應鏈仍然非常依賴中國,只是沒有以直接的方式進行。美國對華供應鏈的依賴由明轉暗,但是距離真正的擺脱依賴依然「任重道遠」。

儘管全球貿易模式發生了變化,但美國的供應鏈仍然非常依賴中國,只是沒有以直接的方式進行。圖為加州對開海上的貨櫃輪。(Reuters)

所以綜合來看,有評論樂觀認為,無論是「脱鈎」還是「去風險」,無論西方青睞的外包是「近岸」還是「友岸」,美國和西方都沒有辦法真正擺脱對華供應鏈依賴,因而這一政策基本不會對中國構成根本性的「消極影響」。

與這些觀點形成對照的是,安邦智庫首席研究員陳功先生曾經指出,逆全球化的進程會十分漫長和複雜,而作為這一根本趨勢表現的產業鏈調整進程也不會是平鋪直敘式的,階段性特徵的總結歸納十分重要。對於現在這一波產業鏈的調整而言,對其階段性特徵最有效的概括,既不是「近岸」,也不是「友岸」,而是兼具二者某些特點並呈現出相當多元化形態的「密接生產」(Close Produce)。這一概念由陳功在2022年率先提出,是一個認識-分析並理解逆全球化進程中產業鏈調整的宏觀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密接生產」是一個宏觀概念,而不是一個微觀生產概念,只是它涉及到產業以及企業佈局,涉及到供應鏈的問題。近岸外包(近岸生產,友岸生產(Near-Shore Outsourcing))實際是在2020年間突然熱起來的一個詞彙,主要用於研究美國與墨西哥之間的貿易現象。等於說是一個利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為基礎的研究,因而帶有區域現象研究的特點,不具有廣域性。

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是友岸生產的主要倡導者之一。(Reuters)

「密接生產」概念,最主要的特點之一是,特別強調供應端與消費端的共同秩序。這種共同秩序,代表和反映了金融、法律以及意識形態等方面的一致性,以往的跨國公司生產方式,沒有充分注意到這個前提性條件,在今天造成了很大的問題。所謂地緣政治衝突的影響,實際上就是對共同秩序的不尊重,或者根本沒有一種共同秩序,各說各的話。

「密接生產」的特點之二,是注意到生產效率的提升。所謂「超級工廠」現在已經不罕見了,這意味着在相對小的經濟體或是生產環境裏面,可以進行過去面向全球市場的大規模生產。這樣一來,新的地緣生產關係就會形成。

「密接生產」的特點之三,在於密接生產有助於減少成本。理想化的跨國公司生產方式,是在全球佈局,進行網絡化的生產,這種生產方式,隨着全球化崩解而無法持續。頻繁的地緣政治衝突,世界主要大國之間的激烈對抗以及國家之間的血腥戰爭。導致生產成本太高,而且非常不穩定。全球汽車工業的供應鏈在疫情期間頻遭中斷的遭遇,就足以令人心驚膽顫。現在已經沒人再相信,過去的那種生產方式是可以繼續的,大家都明白,那種生產成本之高是無法承受的。

「密接生產」的第四個特點是,生產中心與消費中心之間存在密切關係,有着密切接觸,能夠進行密切互動,這些都使得按照「密接生產」佈局的生產方式,對供需兩端可以進行高效溝通和反應,而不容易出現反動的現象。

印度的雷諾-日產汽車工廠。(Reuters)

「密接生產」的第五個特點是,它可以創造供需兩端的一體化可能性。這種一體化,不是物理距離上的一體化現象。並不一定要像美國和墨西哥一樣,必須是邊界相連、緊緊靠在一起的兩個國家。隨着阿根廷的自由化改革,美國與阿根廷的產業合作也可能進一步加強。另一方面,雖然美國與印度之間的距離遙遠,但實際這兩國之間的生產關係正在顯著地密切起來。所以,距離不是一體化的問題!

「密接生產」的第六個特點是,「用市場換技術」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用來交換的條件已然發生巨變。全球物流的存在以及智能化物流的普及,實際上已經無需物理化的全球佈局。在墨西哥生產的商品,可以直接拿到世界各國去銷售。除非是極端情況,否則今後很難會出現,為了銷售產品特地跑到中國佈局生產的情況。Tesla其實就是一個極端情況,而且它也完全可能像其他外資一樣從中國撤資。

在新的全球產業佈局中,因為存在有很多中國企業的參與,因此甚至有「第五次產業轉移」的說法。這種概念和提法對於正確理解現在的產業趨勢,幫助有限,甚至可能存在誤導。因為中國企業的參與,其實僅僅是一種緩衝期現象。

蘋果正計劃在未來兩三年內將四分之一的iPhone生產設於印度。(Reuters)

表面看,確實當下轉移出去的諸多產業鏈依然與中國本土生產存在着極為密切的關聯。以印度為例,蘋果大力推進印度iPhone產業鏈建設,但印度廠商製造的蘋果手機中近90%零部件來自中國大陸——支架、工業膠水、螺絲、網布、壓敏膠、金屬部件等物品均自中國發貨。在印度鋼材產業中也存在類似的情況,而相同的情況,也發生在越南等國。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現在存有對華關聯的外遷產業鏈,大多屬於製造業的中下游,基本不涉及核心技術領域,這意味着這些產品的生產並不存在任何真正意義上「不可逾越」的屏障,遷入國的工人經過相關訓練即可掌握相關的技術要求,可以獨立生產,不再依賴中國國內企業的供貨。以鋼材領域為例,長期依賴中國產品的印度已經順利轉型為鋼材淨出口國;而在太陽能電池板領域,印度企業已經在南亞對中國企業展開了競爭。伴隨着產業鏈的持續外遷,並且考慮到諸多遷入國(如越南)都存在嚴重的對華地緣對抗關係,抓緊時間消化並實現相關遷入產業的獨立運作就是一個必然的政策選擇。

中國過去在「一窮二白」時代能夠做到的,沒有理由懷疑現在的其他國家不能做到。因此,所謂「第五次產業轉移」有助於中國企業依託境外國家和市場,重新獲得立足之地的觀點,恐怕有些一廂情願。

最終分析結論:

事實上,「密接生產」因為對供應和消費兩端產生的影響,很可能成為未來地緣政治和地緣戰略的重要工具。如果說地緣政治和地緣戰略是一種上層建築的話,那麼「密接生產」就是構建經濟基礎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本文原載於2024年3月26日的安邦智庫每日經濟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