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稱特朗普授權CIA對華認知戰 美國舊手段打新冷戰?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路透社3月14日引述多名前美國官員的消息報道,稱特朗普2019年曾授權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中國、東南亞、非洲、南太平洋等地透過虛假網上身份和向新聞媒體洩露情報消息,來散播有關習近平政府的負面論述,當中包括中共黨員在海外收藏非法所得金錢、一帶一路計劃腐敗浪費等,以圖影響中國以至海外輿論對於中國政府的認知和觀感。

透露消息的美國前官員稱,其論述內容是基於事實的,只是以虛假的掩飾來發布而已。

該認知戰行動,據報是由會說流利普通話的白宮前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帶頭發起的。無論是中情局、博明本人,還是其他當時在任的白宮國安高層,對於路透社的消息都拒絕評論,又或者以不置可否的方式回應。

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Getty)

不過,路透社就引述兩位情報歷史學家的說法,指相關授權來自一個稱為「presidential finding」的指令,專門用以支持中情局隱密行動,通常在新政府上台後也得以保留。根據上世紀70年代和90年代的立法,該指令還須適時交送國會相關委員會。

路透社還引述近來出書細述1945至2020年美蘇/美俄「政治戰」的普立茲獎得主作家Tim Weiner的看法,指中情局此舉是重新回到華府過往對付前蘇聯的手段。「冷戰回來了。」

報道內容是否屬實,當然不得而知。但這種認知戰的存在,大概不會讓任何人感到意外。

值得玩味的是,路透社的這篇報道剛好發布在美國國會眾議院迅速通過「封殺或迫售TikTok」法案的後一天。

圖為美國眾議院2024年3月13日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一項法案。法案將給予TikTok的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約6個月的時間與TikTok剝離,否則將面臨禁令。圖為影片截圖。(House TV via REUTERS)

從陰謀論的角度來看,此類消息在這個時候流出,是要營造出一種中美輿論戰的氛圍。

對於TikTok的演算法是否有中國政府企圖影響美國輿論的手影,美國國內除了似是而非、方法論值得質疑的少量研究結果之外,並沒有任何確實證據。

不過,美國國內支持封殺或迫售TikTok的觀點是不必證據來支持的,而是出於一種可想而知的邏輯:如果美國在中國也有着一個像TikTok一般流行的網上媒體,美國政府也會盡力試圖透過它來影響中國的輿論。此等邏輯的背後當然就是「反之亦然」的道理。路透社這個有關中情局對華認知戰的報道,就正好營造出能夠讓更多美國人接受這種邏輯的氣氛。

頗為諷刺的是,路透社的報道也反映出,在被廣泛形容為「新冷戰」的中美競爭中,美國在手段上和思維上的落後。在影響公眾輿論的手段上,美國可以用的,竟然就是把過去利用虛假身份散播特定論述的手段直接搬到互聯網上面就算。相較之下,中國可以用的(按:可以使用並不代表有使用),則是演算法上的調整來篩選美國用戶自己創作的內容再按個別用戶的喜好來推送。兩者高下立見。

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國共產黨特設委員會主席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又譯蓋拉格)是「封殺TikTok」法案的主要推手。不過,他屬於傳統共和黨一派,在特朗普風潮統合全黨之際,已決定不會再尋求連任國會議員。(Reuters)

在思維上,美國政壇如今都在執着TikTok是否在以巴衝突的議題上改變了美國年輕人對於衝突雙方的觀感,讓他們大舉站到巴勒斯坦一邊,導致美國民情分裂,加劇對立。

然而,他們沒有想到的是,TikTok背後的字節跳動(ByteDance)創造出比美國人自己還要懂得美國人喜歡什麼的演算法,讓1.7億美國人不顧中美競爭氛圍所造成的「國家安全」風險而去使用TikTok,甚至讓華府政客們為TikTok一直空折騰了好幾年而沒有結果,期間美國民眾則廣泛接納了TikTok帶來的網上娛樂、接收資訊和購物的文化,這本身已經是中美競爭中一種更深層的勝利,而不是TikTok的演算法改變了在什麼具體議題上面的美國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