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西蒙東、技術個體與數碼物本體論 | 黎子元

撰文:黎子元
出版:更新:

如今人類已經被整合到一個物質化的資訊網絡裏。這個資訊網絡以不具廣延的新物質(如訊號、數據、代碼)作為物質基礎,並且遵從著數學運算的操控。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系統其實已經無法與這個技術系統相互分割,相反,技術系統已經將原本作爲其外部環境的政治、經濟、文化系統整合到自身内部,形成一個恆常運行的總體(ensemble)。其實人文思想從來就不應該試圖撇除對於技術的考察來談論人文課題。在當今的歷史與物質條件下,這個要求變得尤爲顯著。 

 

本文接著談許煜在《論數碼物的存在》如何嘗試把規定數碼物的生成與運作的規則以系統的哲學話語表述出來。他關於數碼物本體論的構想借鑒了西蒙東(Gilbert Simondon)的「個體化理論」。西蒙東思想的重要性在當代哲學的問題意識下被回溯性地重新確認——而理解他的思想甚至成爲準確理解德勒茲哲學的不二法門(讀者可以參考德勒茲〈論西蒙東〉的短文,見文集Desert Islands and Other Texts 1953-1974)。就讓我們從西蒙東對傳統「個體」觀念的質疑談起。 

西蒙東的博士論文L'Individuation à la lumière des notions de forme et d'information(形式與資訊概念觀照下的個體化)以兩部分別在1964年和1989年出版。 

 

在西蒙東看來,傳統哲學討論的「個體」總是那些已經成型的事物,或者説已經成爲了個體的事物。這種「已完成」的個體觀念將事物的「個性」視爲與事物共存的特性,並藉助哲學反思,以這種穩固不變的「個性」(一個形象,一個片段)替代了事物本身乃至重構出該事物。實際上,事物總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個體總是與它的「個體化」(individuation)同步發生,事物並不與其個性共存——如果這裏的個性指的就是某種凝固、僵化了的性質。西蒙東於是提出「前個體」(pre-individual)概念來表述個體尚未完成的狀態,進而將個體的生成過程(genesis)視爲前個體向個體過渡的系列運動變化。在這個意義上,他甚至斷言,我們從此只談論個體化而無需再談論個體。 

 

基於西蒙東的「個體化理論」,需要思考的問題就不再是「作爲個體的事物由什麽所構成」,而是「事物從前個體向個體的過渡如何發生」。為了説明這段過渡路徑,我們有必要引入了以下基本概念:亞穩狀態(metastable state)、數量級(order of magnitude)、差別(disparation)、潛能(potential energy)、轉換(transduction)、均衡狀態(equilibrium)、環境(milieu)、關係(relation)。這裏可以藉助西蒙東常用的例子「結晶」來解釋這些概念之間的邏輯關聯。 

 

如果把晶體的出現視爲個體化過程,那麽個體化得以開展的條件就是首先存在一個處於亞穩狀態的系統,例如原漿溶液。所謂亞穩狀態就是指系統中存在有差別的數量級,即至少要存在兩個不同的層級,而這些數量級之間尚未發生溝通與相互作用,因而系統就處在同時趨向變動與穩定的緊張狀態。在這個充滿張力的階段,由於每個數量級自身就是變量,就是差異,所以亞穩系統就是對差異的散佈,包含著潛能。 

 

隨著某個因素的激發或者某種信息的注入,例如加溫,不同的數量級之間開始交流與共鳴,於是就建立起數量級之間的關係,個體化得以啓動,個體化的導向就由關係所規定。而個體化的進程就是對潛能的消耗與實現,完成從原漿溶液向晶體的變化,形成一種相對均衡的狀態。這個變化過程就叫做轉換。從結晶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個體化必須在環境中發生,個體化進程由數量級之間建立起來的關係所規定。在實際狀況中,個體化未必剛好消耗掉所有的能量;而個體化的產物也可以作爲發生在另一層次上的個體化的環境條件。  

西蒙東的另一本重要著作Du Mode d'existence des objets techniques(論技術物的存在模式)於1958年首次出版。該著作的英文版於2017年第一季出版。 中文版出版也正在籌備中。 

 

根據西蒙東的個體化理論模型,我們可以進一步理解他對作爲技術個體的「技術物」(technical objects)的討論。西蒙東不再像傳統哲學家那樣將技術物視為某種意識建構或者經驗知識的對象,轉而考察技術物本身的「演進」(evolution)或者説「具體化」(concretization)過程是如何發生的。技術物不是某種可以從其所在環境中獨立出來的器物。它勢必將其關聯環境(associated milieu)整合到自身的運作當中,而關聯環境則起到穩定作用,使得技術物自身得以維繫某種均衡狀態。 

 

可以説,恰恰是技術物與關聯環境之間的關係規定了技術物的生成與運作;通過將外部環境整合成爲自身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技術物才獲得了某種同一性(identity)。技術物就是關係的總體,這個總體包括了技術個體内部技術要素之間的關係以及技術個體與其外部環境之間的關係。種種關係以系統的形式建立起來,規定著技術物的個體化過程,即技術物自身的完成、發揮出某種總體的功能或效果。因此,對於關係的調控(modulation)也就決定了從技術要素到形成技術個體,再由衆多個體裝配出總體功能的演變過程,即西蒙東所説的「技術物的具體化」。 

 

上邊談及的結晶過程和技術物的具體化過程實際上揭示了個體化的兩個面向,即individuation和individualization。本文嘗試將兩者分別翻譯為「生成—個體化」和「功能—個體化」,前者是個體從亞穩狀態向均衡狀態轉變的過程,後者則是個體受關係所規定形成某種總體功能的過程。許煜在《論數碼物的存在》對數碼物本體論的構想就開始於對「生成—個體化」和「功能—個體化」這兩個概念的基本區分。 

 

他指出,我們可以跟隨西蒙東對於技術物的功能—個體化的討論來設想數碼物的功能—個體化,然而西蒙東並沒有談及技術物的生成—個體化,儘管後來這個概念在西蒙東理論中的位置越發顯著。理解數碼物的生成—個體化,恰恰是許煜嘗試補充、發展西蒙東理論的一個著力點。藉助「數量級」概念,許煜把「功能—個體化」和「生成—個體化」視為兩個數量級,即在兩個層面上的現實(realities),他的數碼物本體論旨在藉助一種「關係的唯物論」(a materialist theory of relation)貫通這兩層現實。「功能—個體化」和「生成—個體化」分別對應了技術物的「運作架構」 (ontologies)和「存在論」(Ontology),而能夠貫通兩者的理論方法則是「關係思想」(relational thinking)。 

 

許煜關於數碼物的考察範圍設定在「數據」(data)。在計算機與萬維網技術領域中,數據是經由「元數據框架」(metadata schema)來形式化的。這些元數據框架就是數據的ontologies,本文將其翻譯為「數碼物的運作架構」。而所謂的數據的形式化,就是指基於運作架構,原本具有任意性的數據被賦予能夠被機器識別和運算的形式。隨著數據被有秩序地編排起來,歸入特定運算,數碼物便形成了某種功能,這個演化過程就是「功能—個體化」。 

 

不同於ontologies關切的是數碼物自身的形式結構與功能性,許煜提出如何理解數碼物的「生成—個體化」的問題則把討論推進到了Ontology的層次。本文將這個大寫的Ontology翻譯為「技術物的存在論」,它關切的是數碼物的「存在」,或者説數碼物如何在世界上顯現自身。在這個意義上,存在論對於數碼物的生成—個體化的考察就不能僅限於它自身如何運作,還必須將數碼物安放在關聯環境當中。對於數碼物存在論的構想,許煜更主要地參考了海德格哲學。 

 

連結上述兩層現實、調解ontologies和Ontology之間張力的就是第三項:關係。許煜指出,資訊技術可以被理解為關係的技術(technologies of relation)。鑒於萬維網的當前發展正促進物間關係的不斷演進,他提出了「互爲物性」(interobjectivity)的概念。通過建立起一種「關係思想」來實現在兩個數量級之間的跳躍,許煜力圖描繪數碼物的低階與高階的存在,以及從代碼(code)到現象(phenomenon)的物的「個體發生學」(ontogenesis),進而溝通數碼運算與人類經驗、技術系統與人文世界。 

 

從構想數碼物本體論出發,再到建立與本體論相匹配的政治學,成為亟待解決的當代哲學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