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十二道範疇》 磨刀霍霍向一批
究竟鋒味為甚麼是十二道?切威靈頓牛扒前為甚麼要磨刀?這些餐飲界的謎題,都等待Chef Nic為我們解答。在哲學界裡,我們也有差不多的疑難——為何範疇一定要是十二道?為何三本批判只寫到第三本?可惜康德不能為我們解答了,可能前人「沒有嘗試過的哲學書寫,我都想嘗試一下。」
這句話多麼豪邁,讓當時的哲學家都震驚了。如果沒有寫成三大批判,哲學史也只能停在先前常未統合的各種主義裡,所以,他願意嘗試生命中不曾嘗試的痛,他要埋頭苦幹,寫成三本磚頭大書。
《如何用磨刀從事哲學》是繼空氣結他的音樂哲學外,進軍哲學界的另一條路線。
康德與十二範疇
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關心具有普遍性及必然性的知識是如何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康德並不是探問有沒有具有普遍性及必然性的知識,而是直接假定了它們存在,然後再詢問它們的可能條件)他認為,知識有兩個必要的構成要素︰經驗要素和非經驗要素。經驗要素來自外界的給予,我們需要外物對感官的影響獲得感覺經驗;非經驗要素來自主體,它是我們先天固有的認識能力,正是它們使得知識具有普遍性及必然性。所以探問具有普遍性及必然性的知識是如何可能的,實則是研究人的先天認識能力。
康德指出,知識的獲得過程相當複雜,以往的認識論都過度簡化了。以往的哲學家們都單純地認為人們獲得知識與否,就取決於被動地反映外界刺激,並是否充分且全面地反映外界事物的性質。康德指出人們自身擁有先天認識能力,每當我們正在進行「認識」時,都必然會迫使外物以符合我的認識能力的方式來給予我們,情況猶如我們戴上一副永遠不能除下的墨鏡,令我們無論看見什麼,都是黑漆漆的。總之,康德認為我們的先天認識能力能夠對對象作出某種規定和思考。
康德稱自己的知識理論為「超驗哲學」(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即是說,康德是要找出先於經驗而使經驗得以可能的條件。(連結)
康德認為其中一個先天的認識能力便是知性,知性是自發地利用概念來思考的能力。不過到底知性利用什麼概念來思考?康德指出我們每個人都先天地擁有一些思考概念,這些思考概念便是「範疇」。康德指出範疇共有四大類,分別是︰量、質、關係和模態,每一大類由三個範疇組成,共計有十二個。人們能夠利用範疇來思考和連結經驗,使之成為具有普遍性及必然性的知識。例如當我們看到刀子和切開了的威靈頓牛排兩件事物時,我們能夠自發地利用十二範疇中的「因果關係」來思考,並連結兩者,形成「因為我用了刀子,所以能切開威靈頓牛排」這個判斷。
範疇表:
一、量的範疇:1.單一性、2.多數性、3.全體性
二、質的範疇:4.實在性、5.否定性、6.限制性
三、關係的範疇:7.依存性與自存性(實體與偶性)、8.原因性與從屬性(原因和結果)、9.協同性(主動與受動之間的交互作用)
四、模態的範疇:10.可能性——不可能性、11.存有——非有、12.必然性——偶然性
雖然康德的範疇是主觀的,不過並不表示由範疇思考得來的知識不具有客觀性。恰恰相反,康德認為這個由知性範疇思考而得的知識,因為有範疇的保證,而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所謂普遍性,即是指普遍適用,即上面那個「因為我用了刀子,所以能切開威靈頓牛排」的判斷對所有人都是適用的。
不過最後的重點來了——到底康德如何得出人類先天固有十二個範疇呢﹖縱然我們承認人類具有先天固有的認識能力,但什麼範疇不多不少剛好是十二個呢﹖黑格爾在《哲學史講演錄》中指出,康德只是經驗性地接受這些範疇,好像十二範疇是俯拾而來的。黑格爾顯然不滿意康德對待範疇的處理方法。自康德以後,德國觀念論的哲學家們,同樣對康德的範疇學說給予充分的關注。其中就有令黑格爾甚為欣賞的費希特。黑格爾表示費希特偉大之處在於,他不像康德那樣,跟大家說「看,這就是十二個範疇,我把它們攤開來給大家看!」而是把範疇從一個最高的本源中,一個接一個地推演出來,形成一個嚴密的哲學體系。
看,這就是十二個範疇,我把它們攤開來給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