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追求什麼 (七) :亞里士多德的「快樂」
我們應該追求什麼?似乎答案已呼之欲出。不是追求某種外在的東西,而是將自己本性或特質發揮出來。
喜歡哲學的朋友,一定聽過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的大名。他是柏拉圖(Plato)的學生,亞歷山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的老師。在那未有什麼「分科」的年代,亞里士多德幾乎什麼都研究。邏輯學、政治學、形上學、詩學和自然科學等等都是他涉獵範圍。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者,都借重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伊斯蘭學者的翻譯)來開展研究。少了他,西方學術發展不知會變成怎樣。
他寫了一本很重要的倫理學著作,就是《尼各馬科倫理學》(Nicomachean Ethics),那是紀念他早逝的兒子尼各馬科命名。另一本則是《優德勉倫理學》(Eudemian Ethics)。由於前者比後者完整得多,所以我們主要是從《尼各馬科倫理學》,理解阿里士多德的倫理觀是怎樣的。
「你追求咩快樂先!」
亞里士多德有一個重要概念是 ‘Eudaimonia’ ,但該如何譯?「快樂」還是「福祉」?一般認為較好的譯法是「人的自我發展」(human flourishing)。無論如何,亞里士多德的 ‘Eudaimonia’和快樂主義的「快樂」很不同。
亞里士多德怎樣看快樂?他不會說感官快樂不重要,也不會叫我們不要追求身體的快樂,不要避免身體的痛苦——但他不承認只有求樂避苦才重要。很簡單,你行山或者踢波腳軟身痛,但你仍感到「快樂」。你的快樂一定不只是身體的愉悅,而是一種從該活動得到的滿足感。這麼的話,你不可能從行山得到踢波的快樂。你要行山的快樂,就要行山。人有不同的活動,所以快樂會是多元的。也因此,快樂主義者說的「追求快樂、避免痛苦」實在太簡化了。
亞里士多德也可算是客觀論的朋友,他認為快樂有客觀的標準,不是「我」說了算的。他認為我們應先找出人的功能(ergon)。每樣事物都有其目的或者行為,善在於其目的之達成。
每事物都有其目的(telos),將其目的和特質發揮出來,就是一種好。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蘇格拉底甚至說活著就是靈魂的目的/功能。但要活得好,則要一些德性,而正義正是其中一樣重要的。所以,不正義的人是不會活得好的。
你行山或者踢波腳軟身痛,但你仍感到「快樂」。你的快樂一定不只是身體的愉悅,而是一種從該活動得到的滿足感。(網絡圖片)
手機與人
我們應該追求什麼?似乎答案已呼之欲出。不是追求某種外在的東西,而是將自己本性或特質發揮出來。
事情就是如此簡單嗎?我們不得不考察這種「功能論」或者「目的論」:
一部手機是好的,就是它能發揮它的功能。人活得好,也就是發揮他的功能。
這是一個類比論證(argument from analogy),就是透過兩件物件已有的相似點來推論未知的相似點。例如︰
前提一︰蘋果和橙都有皮、有核
前提二︰蘋果有澱粉質
結論︰所以,橙也有澱粉質。
人和手機有相似點,例如兩者都是可以當作工具去達到某種目的,兩者都會有「失靈」的時候——但要判斷一個類比論證,我們還要考察人和手機有什麼差異(dissimilarity)。手機運作得好,我們會給它「好」的評價。但人「運作」得好,但在主觀角度也可以不快樂——「人不是機器」大概是這個意思吧。但在柏拉圖理想國那些「守衞者」(guardian)就能充份發揮其功能,但他們卻未必會開心。他們只是像工蜂一樣有清楚崗位。
手機有清楚的功能,但人未必有。
如果有的話,那麼人的功能是什麼?亞里士多德答曰︰人的快樂在於發揮其理性,理性是人之人的特點。
更激的問題是︰做一個「好的人類」(按亞里士多德的看法的好人類,即理性人),好嗎?問的其實是,理性的人一定是快樂的人,不理性的人就一定是不快樂的人?發揮理性幾時保證了我的快樂?理性的人有機會被愚昧的群眾排擠,理性人可以佷寂寞……那麼,理性之「樂」一定是自足之樂,像顏回那樣「一簞食 一瓢飲 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 也不改其樂」。不過,這樣說,又似乎將人的外在快樂、經驗快樂看得太輕了。這哲學家的人生觀,很容易離開地球表面。
電話的功能會變,人的功能也會變?
我手上有一部跌極都不爛,電足以用一星期的電話。它還可以讓我玩「貪食蛇」,可以拍照(只不過是象素較低),運作相當良好。但沒有人說它是一部「好」手機。人們只用那些手指「推推下」,兩個鐘冇晒電的那些。
電話的功能會upgrade,至少會變。人呢?人怎樣才算活得好,會不會隨時代而變?亞里士多德會否受限於其希臘視野,卻以為天變地變人不變?(資料圖片)
由追求到本質化
最近特首選舉風風火火,但怎樣才算「好」特首?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公開中央要求特首四大條件︰「愛國愛港、有管治能力、中央信任、港人擁護」。「港人擁護」似乎就是新開的條件,以對應上屆政府管治下社會不和諧、市民不支持、官民對立的情況。
那麼,特首之謂特首,有沒有一成不變的「本質」?很懷疑。泛民、反對派,有沒有一成不變的「本質」,也很懷疑。
我的意思不是說我們可以任意定義,隨意「僭建」,而是要小心亞里士多德倫理學那種「本質化」的傾向。歷史研究事情/物發展,讓我們看到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包括人性——讀歷史就是「哲學人」、「原則人」特別要注意的功課。
我們談尼采時,大家就會更明白歷史的重要性。
如果想了解更多亞里士多德、柏拉圖和倫理學的知識,如果想知道更多哲學的學習方法,請不要錯過3.4號下午2:30舉行的講座《我們可以從哪裡開始讀哲學?》曾瑞明先生屆時將為大家分享他的哲學經驗,地點是尖沙咀美麗華商場的商務圖書中心,費用全免,歡迎大家的參與。詳情及報名請留意:http://bit.ly/2kDBK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