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煙四起加勒比︰卡斯特羅與拉美反美

撰文:釋仁
出版:更新:

作者|釋仁

 

古巴前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Fidel Castro)於日前11月26日逝世,終年九十歲。卡斯特羅於五十多年前,和他的戰友——著名的哲・古華拉(Che Guevara)和弟弟勞爾經歷了三年遊擊戰,最終在1959年推翻了親美的巴蒂斯塔政權,建立了以共產主義為指導思想的古巴共和國。儘管面臨著美國的長期封鎖,古巴卻一直維持著不俗的經濟發展。

卡斯特羅於1926年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西班牙移民家庭,從小就和貧民打成一片。儘管他的父親很快就透過購置大量田產而發財致富,但卡斯特羅仍然具有慷慨、富同情心等美德。青年時期的卡斯特羅已經對社會不公、政治黑暗表達出憤慨,他曾經組織過種植蔗糖的工人罷工,以反抗父親虐待僱農。他同情他們的家境清貧,受盡無知、赤貧和絕望的折磨,痛心他們的後代又可能要步他們的後塵,永遠不能打破這種社會宿命論。

卡斯特羅曾經多次談到古巴革命有兩個指導思想︰一個是古巴革命家馬蒂(José Martí),另一個是馬克思。關於馬蒂,卡斯特羅在中學時期熱衷於他的著作,他曾經對一位巴西的神父說道︰馬蒂的思想如此美妙,從馬蒂的思想開始,一個人完全可以變為馬克思主義者。據報道,卡斯特羅的遺體被火化後,會放在首都哈瓦那革命廣場北面的紀念碑供人悼念,而這個紀念碑就是紀念卡斯特羅甚為崇拜的人物──馬蒂。

大學期間,卡斯特羅和當時很多年輕人一樣,積極投身對抗親美的獨裁政權。他先後到多米尼加和哥倫比亞參加反殖民和反帝國主義的活動。卡斯特羅總結這兩場活動的經驗,認為拉美的民眾雖然具有十足的鬥爭精神,但沒有適合的理論指導,於是他轉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著作,慢慢形成自己的革命思想。

1953年7月26日,卡斯特羅和165名革命分子向古巴聖地牙哥的蒙卡達兵營以及巴亞莫兵營發起進攻,力圖一舉推翻巴蒂斯塔政權。但最後失敗被捕,並在受審期間發表了著名的辯詞《歷史將宣判我無罪》。1955年,卡斯特羅獲得釋放。他流亡墨西哥後,馬上着手組織反抗軍,並於1956年成功登陸古巴紅灘,但巴蒂斯塔政權提前得到了情報,在沙灘上伏擊卡斯特羅的部隊。幸而卡斯特羅的部隊還是成功逃進山區,並和政府軍展開長期游擊戰。1959年,卡斯特羅成功推翻親美的巴蒂斯塔政權,建立現今的古巴共和國。

 

拉美早年的反美主義

在拉美人民的心目中,古巴革命從來不只是古巴的國別史而已,而是代表了整個拉丁美洲反抗歐美帝國主義,爭取政治、經濟和文化獨立的重大事件,換言之,古巴革命其實是整個的拉美地區對抗歐美霸權運動的一部份。

事實上,拉美國家與美國的積怨由來已久,早在十九世紀初年,拉美國家的人民已表現出對美國的不信任。1823年,美國總統門羅(James Monroe)發表了著名的《門羅宣言》。宣言表明,歐洲國家如果進一步對北美和南美的土地進行殖民,和對已獨立的美洲國家繼續干預的話,美國都將視為侵略行為,並會適時介入。宣言一發表時,大多數拉美人民表示歡迎,普遍視美國為美洲的保護者。但其後的事實表明,美國為了自身的利益考慮,往往會極力避免和歐洲列強發生衝突。1825年,墨西哥外長照會美國政府,表示發現法國在馬提尼克島集結大量軍隊,要求美國出面干預,防止法國進一步入侵拉丁國家,但美國不予理睬,《門羅宣言》好像成了一紙空文。

著名的拉美獨立領袖玻利瓦爾(Simón Bolívar)對《門羅宣言》提出了質疑,認為宣言為美國入侵拉美國家鋪好道路。因為美國可藉宣言防止歐洲國家插手拉美,順勢把拉美國家孤立出來,這樣美國就可以免於歐洲列強的干涉,獨自滲透,甚至入侵拉美國家而無後顧之憂。拉美人民已經隱約地感受到宣言是糖衣毒藥。果然在宣言發表約20年後,美國從墨西哥手上奪取了德克薩斯,然後又在1846至1848年間爆發了美墨戰爭。

十九世紀末,拉美國家出現了一位反帝、反美的領袖,他就是卡斯特羅甚為崇拜的馬蒂。馬蒂早年是一位親美人士,曾為美國的巨大發展潛力感到鼓舞,甚至表示美國是他「第二個故鄉」。但他後來慢慢發現,隨著美國社會的急速發展,社會的貧窮懸殊問題嚴重。美國一方面為了緩解國內的貧富對抗,另一方面要趕上工業化的進程。馬蒂指出美國肯定要走上帝國主義的道路。他表示,拉美人們有必要徹底了解的國家就是美國,那個拉美人民貪婪的鄰居。

 

平地一聲雷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歐洲國家在經濟方面對美國百般依賴,對美國的橫行霸道自然未敢阻攔。由於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美國便開始肆無忌憚地入侵拉美國家。在1898年至1933年短短的三十多年間,美國先後入侵洪都拉斯、古巴、尼加拉瓜、多米尼加、海地和巴拿馬等拉美國家,多達三十多次,數目之多令人瞠目結舌。

在二十世紀早期,拉美人民只以文學創作的形式反抗美國,由烏拉圭詩人羅多(José Enrique Rodó)創作的《愛麗兒》(Ariel)被拉美人民視為反美的文學象徵,幾乎每個拉美兒童在上學時都讀過這部作品。但由於長時間遭到美國的武裝入侵,拉美人民放棄了以文學為抗爭的形式,直接投身武裝鬥爭,並有效利用游擊戰術對抗入侵的美軍。著名的尼加拉瓜革命家桑地諾(Augusto César Sandino)便身體力行,帶領遊擊隊對抗美軍。稍後,海地和古巴等地也出現了同樣形式的反美抗爭。

不過把整個拉美地區,特別是加勒比地區的抗美和革命浪潮推向高峰的,是以共產主義為思想指導的古巴革命。1959年的古巴革命是拉美歷史一個重要的分水嶺。二戰前,美國忙於從1930年代的全球經濟大衰退中回復過來。眾所周知,美國採納了凱恩斯的觀點,提倡政府積極干預的市場政策,所以美國政府忙於在國內進行投資,因此國策趨於溫和。稍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美國總統羅斯福既要對付歐洲的納粹德國,又要在太平洋戰場上和日軍周旋,根本無暇騰出雙手干預拉丁美洲。

鑑於上述原因,1934至1958年,可以說是拉美國家與美國關係較為和睦的時期,然而,1959年的古巴革命猶如平地一聲雷,重新喚起拉美人民的抗美情緒,使加勒比地區成為世界抗美的其中一個重要焦點。1961年,卡斯特羅宣佈古巴共和國成立後及其後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一時間在拉美地區掀起了一股強烈的反美熱潮。古巴革命成為拉美反美鬥爭中的新高峰,原因在於古巴革命實際上是兩大陣營——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角力,古巴革命自然成為一件被塗上了意識形態色彩的世界大事。此外,拉美人民有意識地利用馬克思主義分析出美國的帝國主義和霸權行為決不是偶然,亦不是個別當權者的貪婪和野心,而是資本主義發展必然出現的結果,換言之,美國到最後必然會露出侵略的爪牙。但馬克思主義同時指出,資本主義必然會走到自己的盡頭,這無疑為拉美人民的抗美鬥爭打下強心針,堅信拉美人民最後會取得勝利,而古巴革命只是序幕。

 

展望未來

卡斯特羅於日前走完他波瀾壯闊的一生,後人對他的評價毀譽參半。大批在美國生活的古巴人民走上街頭,慶祝獨裁者的逝世,而古巴人民則為失去革命領袖而悲痛萬分,他們擔心古巴,甚至整個拉美的抗美運動失去了鋼鐵意志的象徵。而且,近來美國宣佈和古巴恢復交往,到底古巴能否保持勢頭,抑或會慢慢被美國蠶食呢﹖到底古巴,甚至拉美的未來應該何去何從﹖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邏輯。
立即下載《香港01》App: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