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共治時代》:「狸貓換太子」是元朝的故事 不是歷史
【01哲學編按】本篇節錄自吳鉤《宋仁宗:共治時代》。仁宗的年代特別多不同的坊間故事,例如包青天。包拯審理過的眾多案件之中,相信最令人深刻的是「狸貓換太子」這個戲劇性十足的故事,但又有幾多人會考證這個民間故事的出處和真假呢?
「狸貓換太子」傳說
趙禎幼年不太尋常的經歷,經過民間藝人長時的演繹,最後演變成了家喻戶曉的「狸貓換太子」故事。清代長篇公案小說《三俠五義》第一回「設陰謀臨產換太子 奮俠義替死換皇娘」講的,便是「狸貓換太子」的傳奇故事:話說宋真宗在位年間,玉宸宮李妃、金華宮劉妃俱各有娠。某年中秋,真宗賜二妃各一枚金丸,說:「二妃如有生皇子者,立為正宮。」劉妃久懷嫉妒之心,一聞此言,唯恐李妃生下皇子立了正宮,便與總管都堂郭槐暗暗鋪謀定計,要害李妃。
寇珠雖是劉妃心腹,卻為人正直,素懷忠義,不敢對皇子下毒手,偷偷把皇子送給了內侍陳琳。陳琳用妝盒裝着,以給南清宮八千歲送果品祝壽為名,混出宮門,入了南清宮,將小皇子託付給八千歲及王妃狄娘娘撫養。
劉妃已將李妃生產妖孽一事奏明聖上。天子大怒,立將李妃貶入冷宮,加封劉妃為金華宮貴妃。劉妃滿心歡喜,暗暗重賞了郭槐與尤氏。到了十月滿足,她也產下一個皇子。天子大喜,將劉妃立為正宮。誰想樂極生悲,過了六年,劉后所生之子不幸染病夭折。聖上大痛,自歎半世乏嗣,遂將八千歲的三世子立為東宮太子。這三世子正是當年寇珠、陳琳救下的皇子。
一日,太子路過冷宮,見了李妃,不由得淚流滿面,跑來向劉后求情。劉后當即生疑,心想:「何至見了李妃之後,就在哀家跟前求情?事有可疑,莫非六年前叫寇珠抱出宮去,並未勒死,不曾丟在金水橋下?」愈想愈覺可疑,即將寇珠喚來,細細拷問。結果寇珠寧死不招,觸檻自盡。
李妃自見太子之後,每日傷感,每夜燒香,祈保太子平安。此舉被劉后知悉,便在天子跟前啟奏:「李妃心下怨恨,每夜降香詛咒,心懷不善,情實難宥。」天子盛怒,即賜白綾七尺,立時賜死。幸虧有小宦官忠心耿耿,替李妃一死,李妃則被暗中護送出宮,送至陳州(今河南淮陽)居住。
且說朝廷國政,自從真宗皇帝駕崩,仁宗皇帝登了大寶,就封劉后為太后。之後,欽差大臣包拯出巡各地,途經陳州。身居破窯、雙目失明的李妃聞訊,前來申冤,將已往之事,滔滔不絕,述說一番。包公聞聽,嚇得驚疑不止,連忙立起身來,問道:「言雖如此,不知有何證據?」李妃從裡衣內掏出金丸一粒,上刻着「玉宸宮」字樣並娘娘名號。
公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不敢草率行事,悄悄將李妃接回開封府,送入南清宮與狄娘娘見面,又設法讓仁宗皇帝與李妃母子相認,取得仁宗御筆聖旨,拿下郭槐,審得供詞。劉太后見奸計敗露,驚懼而亡。從此黎民、內外臣宰方知太后姓李,卻不姓劉。包公因為立下奇功,被仁宗封為首相。
顯然,這個故事完全是民間藝人編造出來的,與宋朝史實毫無關係,只不過借用了劉妃、李妃與宋仁宗的身份,敷演出來而已。真實的歷史不會有那麼強的戲劇性,宋王朝的內廷也沒有那麼血淋淋的宮鬥,甚麼「金丸之約」「狸貓換太子」「寇珠救主」「陳琳送妝盒」「包公審郭槐」「仁宗認母」等戲文津津樂道的情節,都來自民間文人的想像。
我們前面已經講過,李氏懷有身孕之時,並不是妃嬪,而是一名小宮女,根本不可能與得寵的劉妃爭奪皇后之位;劉妃抱養侍女所生皇子,其實是合乎當時宗法的,並不需要動用詭計。劉氏也從未迫害過李氏,「打入冷宮」「白綾賜死」云云,不過是小說家的捏造;趙禎在生母在世之時,不知道自己身世,因而並無認母之舉;當他得悉生身母親為李氏時,已是明道二年(1033),當時包拯還在家鄉侍奉雙親,不可能參與調查這起宮廷謎案,包拯也從未當過首相;至於八千歲、狄娘娘、宦官郭槐與陳琳、宮女寇珠,則是虛構出來的文學人物,史無其人。
那麼整個「狸貓換太子」的傳奇故事是如何產生的呢?故事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元朝無名氏編撰的雜劇《金水橋陳琳抱妝盒》(下簡稱《抱妝盒》),劇本梗概如下:
宋真宗時,李美人生下太子,劉皇后心生嫉恨,密遣宮女寇承御將太子刺死,丟於金水橋下。寇承御因見紅光紫氣罩在太子身上,不敢下手。適撞見內侍陳琳往後花園去,兩個人商量,要同救太子。陳琳便將太子藏在黃封妝盒之中,帶出宮來,交給楚王趙德芳撫養。十年後,楚王領太子入宮見宋真宗,劉皇后見那孩子聲音舉止與李美人好生相似,問他年紀,又是十歲,於是懷着一肚子疑心,回宮拷問寇承御,致寇觸階自盡。真宗病重,以楚王第十二子(即陳琳救出的太子)入承皇嗣,是為宋仁宗。仁宗自幼便聽叔父說,他是妝盒兒盛着,送到楚王府收養的。繼位後,遂細問陳琳,這才得知自己生母為李美人。不過,他不忍追究劉太后,只是奉李美人為純聖皇太后,每日問安視膳。
可以看出來,「狸貓換太子」的故事框架與人物設定,在元雜劇《抱妝盒》中已經成型,只不過「剝皮狸貓」的具體情節還未出現,也沒有包拯甚麼事。劇本的核心情節是寇承御與陳琳拯救小太子,靈魂人物也是寇承御。
《抱妝盒》雖以宋朝為歷史背景,卻不是取材於宋史,而是仿寫自另一部元朝雜劇—紀君祥創作的《趙氏孤兒》。不管是拯救嬰兒的基本情節,還是將嬰兒藏於妝盒的細節,《抱妝盒》與《趙氏孤兒》都是高度相似的。更有意思的是,《趙氏孤兒》的主題是「存趙」,《抱妝盒》的主題是「救宋」,合起來即「存趙救宋」。元朝無名氏編撰出一部《抱妝盒》,也許是在隱諱地表達宋朝遺民的「存趙救宋」夢想。
經由元雜劇《抱妝盒》的演繹,宋仁宗與劉太后的故事開始在民間流傳,慢慢成為戲曲藝人最喜愛的題材之一。元末明初,散曲家汪元亨創作《仁宗認母》劇本,大概就是據《抱妝盒》敷演而成;明成化年間,又有傳奇劇本《金丸記》傳世,基本情節跟《抱妝盒》差不多,顯然也是從《抱妝盒》改編而來。
近人發現,《金丸記》情節「與明代紀太后事相類」。紀太后為成化年間宮女、明孝宗生母,且來看《明史.后妃傳》的記載:
孝穆紀太后,孝宗生母也,賀縣人,本蠻土官女。成化中征蠻,俘入掖庭,授女史,警敏通文字,命守內藏。時萬貴妃專寵而妒,後宮有娠者皆治使墮。柏賢妃生悼恭太子,亦為所害。帝(明憲宗)偶行內藏,應對稱旨,悅,幸之,遂有身。萬貴妃知而恚甚,令婢鈎治之。婢謬報曰病痞。乃謫居安樂堂。久之,生孝宗,使門監張敏溺焉。敏驚曰:「上未有子,奈何棄之。」稍哺粉餌飴蜜,藏之他室,貴妃日伺無所得。至五六歲,未敢剪胎髮。⋯⋯帝不知也。
帝自悼恭太子薨後,久無嗣,中外皆以為憂。成化十一年,帝召張敏櫛髮,照鏡歎曰:「老將至而無子。」敏伏地曰:「死罪,萬歲已有子也。」帝愕然,問安在。對曰:「奴言即死,萬歲當為皇子主。」於是太監懷恩頓首曰:「敏言是。皇子潛養西內,今已六歲矣,匿不敢聞。」帝大喜,即日幸西內,遣使往迎皇子。⋯⋯群臣皆大喜。明日,入賀,頒詔天下。移妃(紀氏)居永壽宮,數召見。萬貴妃日夜怨泣曰:「群小紿我。」其年六月,妃(紀氏)暴薨。或曰貴妃致之死,或曰自縊也。⋯⋯敏懼,亦吞金死。
發生在明成化年間的這樁宮廷秘事,與《金丸記》故事高度相似:萬貴妃就如劇中劉妃,紀妃就如劇中李妃,明孝宗就如劇中宋仁宗,而劇中的宮女寇承御和內侍陳琳,在宋史上找不到原型,卻與救過明孝宗小命的宮婢與張敏如出一轍。因此,後世有戲曲研究者認為,《金丸記》或「借宋事以寓意耳」。
但《金丸記》源自元雜劇《抱妝盒》,元人不可能預知明朝事。不排除這樣的情況:《抱妝盒》由於暗合成化朝的宮闈秘聞,因此在明代中後期流佈更廣,並被文人改編成更多版本。明代學者祁彪佳便認為,《金丸記》「出在成化年,曾感動宮闈,內有佳處,可觀」。
成化年間,還有彈詞《新刊全相說唱足本仁宗認母傳》流傳。在這一版本中,包公的角色開始出現了。故事中講述包公到陳州糶米,一名貧婆前來告狀,狀告當今皇上不認生母。包公審得貧婆竟然是宋仁宗生母李妃—當年,李妃生下仁宗,卻被劉妃調包,又受其陷害而流落陳州。最後,包公查明真相,使李妃與仁宗母子相認。「狸貓換太子」傳奇後半部分的故事框架,至此已由明朝彈詞奠定,之後,包拯便成了「狸貓換太子」故事的主角,寇珠與陳琳淪為配角,宋仁宗本人更是變成「打醬油」的角色。明代公案小說《龍圖公案》《百家公案》均採用了這樣的人物設定。
入清之後,「狸貓換太子」的故事改編進入全盛時期。清傳奇《正昭陽》由明傳奇《金丸記》與包公案小說擴展而成,故事情節更加複雜,加入了宋真宗出征滇南、劉妃勾結太監郭槐騙走太子、摔死公主並反誣李妃、包公回朝審案、劉太后服毒自盡的情節。
至於「狸貓換太子」這一具體的情節設計,最早出現在清代小說《萬花樓演義》(大約成書於嘉慶年間)。活躍於嘉慶—道光年間的說書藝人石玉昆以明代公案小說《龍圖公案》為藍本說書,沿用了「狸貓換太子」的情節設定,改編成說唱本《龍圖耳錄》。
其後,以《龍圖耳錄》為底本敷演而成的長篇公案小說《三俠五義》問世,於光緒五年(1879)刊刻出版。光緒十五年(1889),學者俞樾認為,《三俠五義》第一回「敘述狸貓換太子事,殊涉不經。白家老嫗之談,未足入黃車使者之錄。余因為別撰第一回,援據史傳,訂正俗說,改頭換面,耳目一新」。俞樾改寫了《三俠五義》第一回,卻未能阻止「狸貓換太子」故事的流傳,因為民間藝人與一般市民顯然不認為「狸貓換太子」之事荒誕不經,反而津津樂道,樂此不疲。
「狸貓換太子」故事不但隨着《三俠五義》等小說在市民讀者中流傳,而且被民間藝人改編成多種曲藝底本、劇本,以各種曲藝形式流佈於天下,如子弟書(清代由八旗子弟首創並流行的講唱文學)有《盤盒》《救主》《拷御》;寶卷有《李宸妃冷宮受苦寶卷》《陰審郭淮寶卷》《狸貓寶卷》;鼓詞有《狸貓換太子初集》《拷打寇承玉》;京劇有《打龍袍》《狸貓換太子》等。湘劇、漢劇、滇劇、徽劇、川劇、豫劇、紹劇、秦腔、崑曲、梆子戲甚至地方儺戲中,「狸貓換太子」也是長盛不衰的劇目。
而在流傳的過程中,「狸貓換太子」的故事也離宋朝的史實、元人隱諱的「存趙救宋」主題越來越遠。
我們之所以要對「狸貓換太子」故事的源流作一點考證,是想指出一點:經由民間文藝作品的演繹,歷史會變得面目全非。元明清時期,民間誕生了大量以宋代為歷史背景的「講史」類通俗文藝,如評書、小說、彈詞、戲曲,這些民間文藝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誤導了大眾對宋朝的認識。大眾習慣通過民間文藝而非史書了解歷史,比如絕大多數人對三國歷史的理解,就是基於小說《三國演義》與「三國戲」,而不是《三國志》。編撰宋朝故事的元明清民間文人,基本上都沒讀過幾本史書,他們只能根據自己狹小的眼界與生活經驗想像宋代的歷史情景,後人想從元明清民間文藝作品了解宋代的宮廷生活、朝政與司法制度,無異於緣木求魚。
《宋仁宗:共治時代》
作者|吳鉤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年7月
【本書內容獲「中和出版」授權轉載。】
_________________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