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浦春馬自殺背後(上):在無情「倦怠社會」中被逼正向的我們
7月18日,日本著名演員三浦春馬在家中的衣櫃裏被發現疑似自縊身亡。7月20日,日本警方公布了三浦春馬的屍檢結果,表示沒有什麼需要特別說明,目前的線索都傾向判定三浦為自殺離世。
而在本文作者看來,諸多的討論與猜測之中,最缺少的正是對自殺悲劇中媒介所扮演角色的反思。當悼念、紀念的浪漫敘事通過媒介刺激和挑動着受眾的情感,對這一現象的反思也止步於此。震驚、惋惜、傷感過後,文化傳統、藝人體制、情緒處理,當然還包括媒介角色等境況如果仍然毫無變化,那麼一個悲劇的發生可能僅僅只是無數悲劇的複製。
「有在過着幸福的日子嗎?」
「我曾經很幸福過」是三浦春馬在大熱電影《戀空》裏的台詞。7歲出道的他,2007年憑藉與新垣結衣共同主演的電影《戀空》獲得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新人獎。這部當年最紅的影片,在收穫了三十億日元票房的同時,也令三浦春馬人氣暴漲,一躍成為最受矚目的少年新星。此後,三浦與上野樹里、水原希子、長澤雅美等日本當紅影星合作,雖然尚未在影壇建立起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也被普遍認為星途一片大好。
據媒體報道,三浦在自殺的家中留有遺書,但詳細內容並未被公開。不過,一封三浦二十歲時寫給十年後自己的信,卻在網絡廣為流傳,信中三浦開頭便問未來的自己:「有在過着幸福的日子嗎?」他期許自己在三十歲時依然可以是強大的人,「把珍貴的東西緊緊抱在懷裏。」
然而,作為演員不得不置身於各種媒介場域裏的三浦,顯然並沒有如願過上幸福的日子。事實上,近年藝人自殺的新聞並不少。2016年,喬任梁因抑鬱症在家中去世;2017年,金鐘鉉以燒炭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2019年,韓國藝人崔雪莉上吊自殺,韓國歌手具荷拉在家中自殺身亡⋯⋯無論是疑似網絡暴力致死,還是自殺事件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媒介也在公眾人物自殺事件中扮演着越來越不可忽視的角色。
延伸閱讀——涂爾幹:自殺論 - EP48
「倦怠社會」也是無情社會
對於明星自殺,許多觀眾、粉絲首先感到的是「震驚到無法表達」、「不能接受」、「太突然了」。就三浦春馬的離世,最多的敘述也是:他明明幾天前還在社交網站發文宣傳新劇。翻看三浦最近的微博:宣傳新劇、為高考學子打氣、唱歌給粉絲聽⋯⋯一系列舉動都散發着滿滿的正能量,並且在許多時候依舊展現着他那陽光甜美的笑容,這的確令大眾難以從社交網站上察覺他的內在情緒。因此,眾多粉絲在其社交網站留言:「希望這不是真的」、「快點出來闢謠」等等。而他的死訊,也是由於無故缺席了原本已經安排好的工作,才被「找上門」的工作人員發現。
眾所周知,演員這一職業本身,就是要將自己的個人形象通過各種媒介不斷暴露在大眾眼前。同樣,與普通大眾使用社交網站不同,明星等公眾人物開通、經營社交網站,也是工作和商業營運的一部分,更多的是為了達到營造人設、宣傳作品等目的。在這一目的之下,明星本人的生活、想法等一舉一動明確以吸引消費為目的,必然和應着市場與消費社會的需求。當人設作為商品用以獲取收益,積極、美好、健康的一面不可避免地成為暢銷的特質,將此類特質呈現在不同的媒體上,便能收買更多消費者的心;反之,不開心、憂鬱、感傷等則被認為是負面情緒和形象,自然要通過壓抑、無視被小心翼翼地收好。畢竟,「人有時候是很軟弱的,但我們都希望見到堅強的人。」
延伸閱讀——《失控的正向思考》:為何社會總是討厭負面的人?
縱然韓炳哲的《倦怠社會》已經超出哲學閲讀的範圍,成為一本暢銷書,吿誡着人們二十一世紀的病理樣貌已經被神經元所引起的疾病——憂鬱症、身心俱疲症候羣等——所主導,提醒着我們福柯的規訓社會已經被功績社會所取代,但許多人依然執着地相信着無遠弗屆的更完美的「可能」。這令人們不斷對自己提出「要更努力」、「要更強大」、「要更好」的要求,以為只要保持此種追求,就可以做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取得想要的成就。只是,當這種自我要求遇上三浦、雪莉等所謂追求完美的努力型藝人,再加上社會對積極情緒的提倡和肯定,效果更加適得其反了。
情緒與行為專家蘇珊・大衛(Susan David)認為,負面情緒的價值也應當被關注。在 TED 演講中,她曾提到自己十五歲時一邊忍受父親離世的悲痛,一邊以看似平靜的情緒、一如往常的笑容面對校園生活的經歷。即便她被問到「最近過得怎麼樣」時,也依然會「積極地」回應說「我很好」。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她相信,我們所處的社會是一個鼓吹「無情文化」的社會,即便自己已經墮入深淵或感到孤立,也不會有人願意來了解別人的內心痛苦。
在這種規訓下,大眾也開始習慣在技術、政治和經濟愈發複雜的境況中,學着強化並嚴格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在一份七萬人的調查研究中,蘇珊發現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選擇在面對負面情緒時主動推開這種感覺,不僅對自己如此,對家人、孩子等身邊的人也是如此。這形成了一種「道德正確」,即時刻保持積極的態度,忽視負面情緒作為一種訊息、一種數據的對生命個體自身的價值。
延伸閱讀——尼采的道德系譜學:遵守承諾、會還債的主體才是自由意志的主人
但實際上,被忽略、被壓抑的東西往往會通過潛意識影響着主體,僵化的情緒反應不僅起不到作用,也不可持續。由此,她呼籲大眾體認情緒所帶來的多樣化訊息,從而培養情緒敏捷(emotional agility)——以好奇心、同情心,特別是勇於採取與價值相連的方法步驟和情緒共存,而不是否定、忽視負面情緒。
能夠令蘇珊面對悲痛,最終將情緒作為畢生研究對象的轉折,是她當時的英語老師敏鋭地察覺了她的負面情緒並讓她寫下感受,這一契機被她視為人生的革命性時刻。這讓人不禁想起日劇《Dr. 倫太郎》中,堺雅人所飾的心理醫生巧遇輕生者時,說出的那句:「不要再努力了。」
需要通過媒體獲取曝光率、樹立形象等職業特徵,使得許多公眾人物直到自殺離世,才被發現情緒出了問題。而當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微信朋友圈以至微博等社交網站將越來越多的人帶入公共空間,希望變得受歡迎早已不再是明星們才有的心理狀態。在這樣的媒介環境下,負面情緒如何得以被察覺又如何與之共處?我們能否敏鋭地察覺他人的情緒,並為他人創造一個「革命性的時刻」?這也成為更多普通人需要面對的難題。
文章下篇——三浦春馬自殺背後(下):網絡暴力與媒體渲染 如何促成自殺效應
【本文原載於「新京報」,經作者授權刊登,原題為〈三浦春馬自殺背後:名人自殺事件中,社交媒體扮演著何種角色?〉】
_________________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