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姆:酒神與太陽神的對立,夢境與醉境之間的吻
「對於想要理解我的人⋯⋯應細心研究我的畫作,和嘗試從中得出我想要做的事。」奧地利畫家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幾乎很少解釋自己的畫作。因此,畫作本身就成了了解他的唯一途徑。
在很早期的時候,維也納城堡劇院(Burgtheater)曾請克林姆和他的弟弟等人,以戲劇的歷史發展繪畫天花的裝飾畫,在十一幅的飾畫中,有六幅是以古希臘戲劇為題的大型繪畫,當中有四幅出自克林姆之手,而他作選畫的,包括了太陽神阿波羅(Apollo)和酒神狄奧尼索斯 (Dionysus)的祭壇。選擇繪畫這對古希臘天神,總不禁讓人想起尼采的美學思想,這或是巧合,或是暗地裡引用;但觀其一生,便發現尼采的美學思想隱約展現其中。
尼采曾在《悲劇的誕生》(The Birth of Tragedy)說:
假如我們不僅達到邏輯的判斷,而且達到直覺的直接確定,認為藝術的不斷發展,與夢神阿波羅和酒神狄奧尼索斯這兩類型有關,正如生育有賴於雌雄兩性,在持續的鬥爭中,只是間或和解;那麼,我們對於美學將大有貢獻。
尼采如是說,講的是非理性思維對藝術的重要性——好的藝術能展現酒神與太陽神互相角力之間的平衡感,但自從蘇格拉底哲學的興起,理性便成為了人類感知世界的主流方式。根據尼采本人的例子,歐里庇得斯(Euripides) 的悲劇之所以不夠精緻,是因為其受了蘇格拉底的思想影響,忽視了戴歐尼修斯在悲劇中的地位。
在1884年,維也納大學邀請克林姆為大堂天花繪製飾畫,希望他以〈光明戰勝黑暗〉為題,以哲學、法學、和醫學三大部門作畫。這三幅巨型畫作,可說是代表了克林姆在步向成熟畫風前的預告,即使它們都因納粹親衛隊在1945年戰敗前夕焚燒大樓而被毀,到了今天,列奧波多博物館(Leopold Museum)的其中一個展覽廳仍然擺設著這些畫作草稿的複印本,好讓人了解克林姆的前瞻性。
維也納大學想要以〈光明戰勝黑暗〉(“The Victory of Light over Darkness")為題,其實想要推祟人類理性之重要,讚揚以理性為首所建立出的一套科學和哲學觀。可是,在繪畫《哲學》(Philosophy)時,克林姆卻以劇場的方式作畫,描繪了幾名於天堂、人間、和地獄之間徘徊的裸女;這不但最終被批評為色情作品,還引起了校方的不滿——克林姆的畫作似是夢境,過於虛幻,顯然沒有帶出哲學理性的一面。「在左邊,一組人像,生命的開始,成熟,腐爛。」他如此解釋:「在右邊:世界作為幽秘。一道光從下方出現:知識。」
《醫學》(Medicine)也同樣受到嚴厲的批評。在他的畫作中,代表健康的許癸厄亞 (Hygieia)目無表情地立於生與死之間,對人的生命顯得毫不在乎,顯然地沒有故及〈光明戰勝黑暗〉這個主題,也達不到以現代醫學挽救生命的意味。
然而克林姆偏要如此作畫。在受到批評後,他並沒有打算要作出修改;他反而提出要求退回酬金,捍衛自己的決定。明顯地,克林姆的畫作流露了一種對抗邏各斯中心主義(logocentrism)的氣質。哲學本來就是受了蘇格拉底的思想影響,才會發現成今天的模樣;而生命的本質本來就包含了死亡,硬要堅持只對一方面的世界作為描述,顯然是一種不平衡的狀態。
其實,說克林姆的畫作似是夢境,與堅實的科學相對,或許本身就是一種粗淺的看法。尼采在《悲劇的誕生》對藝術有過如此一句:「為了更深體會這兩種傾向,讓我們首先把它們看作兩個分歧的藝術境界,夢境與醉境,這兩種生理現象顯出一種對照,類似阿波羅型與狄奧尼索斯型的對照。」夢在古希臘有預知和推算未來的寓意,代表理性的阿波羅其實相傳也掌管夢境。夢因而並不全然與理性相對。
欣賞更多克林姆的作品:
真正相對的是夢境與醉境。克林姆的《哲學》和《醫學》(甚至是《法學》)其實都顯示了一種二元對立之間的和諧,就如尼采所講的阿波羅與狄奧尼索斯的對立與平衡。
細心看克林姆成熟時期的畫作,便會發現兩種不同形式的繪畫風格之間的和諧感。例如,《朱迪思與霍洛芬斯的頭》(Judith and the Head of Holofernes)和眾人皆知的《吻》(The Kiss),畫中人的輪廓分明,用色符合了自然光學的法則,但衣著和背景卻用了大量的金色,其圖案和花紋帶異世界的風采。毫無疑問,這又讓人想到了理性與狂醉﹑阿波羅與狄奧尼索斯的對立。
假如讀者沿這思路探索克林姆,便會發現更多⋯⋯
克林姆的早逝弟子——埃貢・席勒:情慾藝術是用來欣賞的,色情品是用來消費的?
參考資料:
Florman, Lisa. “Gustav Klimt and the Precedent of Ancient Greece.” The Art Bulletin, vol. 72, no. 2, 1990, pp. 310–326.
Nebehay, C., Gustav Klimt: Dokumentation, Vienna, 1969.
Néret Gilles, and Charity Scott-Stokes. Gustav Klimt, 1862-1918: the World in Female Form. Taschen, 2016.
_________________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