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森伯格:在生活與藝術之間 獲得的那份誠實的遊戲感

撰文:慕尙藍
出版:更新:

他拼貼了一個未來的時代

作為與安迪・沃荷(Andy Warhol)等經典藝術家齊名的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出生於美國德克薩斯。作為一個半路出家的藝術大師,他在20多歲從美國海軍退役後,才正式於堪薩斯城藝術學院接受藝術教育,隨後在北卡羅來納州黑山學院學習。

安迪・華荷:商業是最好的藝術?身為 KOL 的普普藝術教父

安迪・華荷:商業是最好的藝術?身為 KOL 的普普藝術教父

勞森伯格在1949年遷居當時普普藝術的中心紐約,並且在1951年正式舉辦了首次個展,從此正式進入了現代藝術的萬神殿,開始了長達50年的創作生涯。在創作與生活中,勞森伯格廣泛涉獵表演、攝影、觀念藝術,使用的媒介包括樹脂玻璃、紙板、織物、手工紙、有機或合成的各種現成材料。1966年,他參與創辦了藝術與科技實驗組織(Experiment in Art and Technology, E.A.T.),以鼓勵藝術家與工程師之間的創造性對話。

1968年的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Wikimedia Commons)

從紐約遷居至佛羅里達海灣沿岸的島嶼後,勞森伯格於1971年春建立的無題出版社,邀請藝術家友人在此駐地製作版畫。1993年,勞森伯格獲美國總統克林頓頒發的國家藝術獎章。他的後半生尤其對中國藝術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他曾多次訪華,將當時美國的先鋒技法、觀念以及管理經驗等帶入了改革開放後百廢待興的中國,至今中國藝術界的中堅力量「85美術新潮藝術家」從來都沒有離開過勞森伯格的光環半分。他在2008年5月12日離開了人世,終其一生,勞森伯格的藝術創作秉承著創新精神,並由始至終保持著對新興材料、技術和觀念的興趣。

美國黑山學院(Black Mountain College)前校舍(Wikimedia Commons)

二戰後的美國顯現出當代藝術發展的強勁勢頭,如今世界一流的美國藝術家,幾乎都畢業於美國黑山學院(Black Mountain College)或者德國包豪斯設計學院(Bauhaus-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這兩所富有傳奇色彩的藝術教育學院。勞森伯格也不例外,他的藝術生命深受美國黑山學院先鋒實驗實踐及紐約晚期抽象表現主義的影響,這直接催生了他於綜合媒介和材料的大膽運用以及不拘一格的藝術表現形式。勞森伯格經常從各個地方收集物品,包括廢棄的家常物件、商業產品、建築廢棄物和印刷品。他在完全隨性的狀態下,將所有的物件依據個體關係組合到最為自然的呈現方式。

包豪斯設計學院於德紹(Dessau)的校舍(Wikimedia Commons)

勞森伯格的「混合繪畫」

勞森伯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莫過於一系列「混合繪畫」(Combine Painting),這些作品甚至代表美國在威尼斯雙年展展出。他在這個系列僅僅使用了普通的美術拼貼技法,將廢棄的家常物件、商業產品、印刷品等等組成抽象的畫板畫。可以說,勞森伯格打破了傳統繪畫和雕塑的界限,擴大了藝術表達的材料、媒介,正如他在個展的開幕禮說道,「我希望在事物未經完全顯露的情況下呈現出其複雜性。」

《字母組合》(Monogram),拼貼畫,混合媒介,1955-1959,(106.7 x 160.7 x 163.8 cm),現藏瑞典斯德哥爾摩現代藝術館(Robert Rauschenberg Foundation)

「混合繪畫」如果僅從技法上而言,只是一種曖昧不清的組合形式:既不是繪畫,又不是雕塑,而是由勞森伯格在大街上撿到的那些被丟棄之物拼湊的三維裝置,像是一頓大雜燴,比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字母組合》,其中集合了由汽車輪子包裹的安哥拉山羊標本和其他一些五花八門的廢物碎片這些隨意取來的東西。勞森伯格最想要帶出的,是要消除藝術同生活的界限,信手拈來的皆可以成為一種藝術的表現,我們無需要再執著於色彩、線條、材料等的具體形式,反之,無論是垃圾還是廢物,只要給他們提供固定的場所、觀看方式以及「故弄玄虛」的人為解釋,他們也可以是令美術館蓬蓽生輝的藝術品。

關於拼貼技法——立體主義:我在畫我認知中的形式,不是我看到的形式

不會撒謊的藝術家

對於勞森伯格的思想及作品,許多人一直有種糾結:究竟是喜歡他?還是欣賞他?還是因為欣賞他而不得不喜歡他?他深深影響了同期絶大多數的藝術家都對「現成品」,「材料」以及何謂「自由表達」的認識,尤其是有不少藝術家對日常生活的關注也較之過去更多地開始脫離書本化的影響。從踏進他展覽的大門開始,藝術不再只發生於詩和遠方,不只局限於書本化的完美與正確的方式,更不消非要在遙遠的山區和地中海風情中寄託和汲取源泉。藝術應當可以置於週遭和日常,無奈的現實也可以與人如此親近和愛痛交加。重要的是在生活與藝術之間獲得的那份誠實的遊戲感,藝術的目的不是為了謀圖一個正確的答案,而是通過藝術告訴我們,人生也是一場有趣的遊戲,不論對錯,不分等級與富貴貧賤,而是將有趣置於正確之上:

「如果我能畫出或者製造出誠實的作品,它所體現出的所有這些成分就是現實。我的作品必須至少看上去跟窗戶外面發生的事情一樣有趣才行。」

1977年,勞森伯格曾經在一次電視節目採訪中坦言:「我不認為任何藝術家會去誠實地製造藝術。你做藝術,你就是藝術。終究你只是在做一件事,做一件任何人都無法阻止你的事。所以它用不著完美,這就是你的一生。你不能製造這一生,而且在這一生之間總會發生一些什麼:因為你總在以『這是藝術』的想法來將事物弄得更加曖昧。」訪談最後,當主持人問及是否繪畫最後剩下的就是觀念和作品本身的時候,勞森伯格回答道:「不,我認為藝術觀念必須比藝術本身更集中專一。這關係到你能將藝術用到什麼程度。因為一旦你嘗試去分開觀念和作品本身去思考,那麼藝術本身就會變得自我意識過重,最後以致盲目。其實人的一生並不絶對需要藝術,所以這又是另一個方面的盲目。」

勞森伯格的展覽現場(Tate)

勞森伯格這些繞來繞去的話,就他的《搶救系列》一樣,在那些重重疊疊的畫面下似乎總還蘊藏著更深的故事。1995年,勞森伯格70歲,他再另一個節目訪談中這樣說:「我人生中最大的樂趣和最好的冒險,是我對我的下一步從沒有過模糊的想法,而且我也從不徹夜不眠去思考這個問題。我總試圖將我的繪畫推向更遠的,那些我無法想像到的地方,但總不能成功。因為總有一件事我無法超越,那就對比例的限制。」當客觀世界裡的任何物件都存在所謂「尺寸方圓」的時候,我們的想像力就有了侷限;面對一件作品的時候,視覺會限制我們的思考,邏輯會引導我們的判斷。勞森伯格就要教會我們如何應對這些「不誠實」的傳統藝術品,從而誠實地解放我們無法估量的想像力。

勞森伯格《韻律》(Rhyme)(Wikimedia Commons)

也有人說,勞森伯格的展覽就像一針嗎啡,讓所有喜歡現代主義的人既興奮又有點不知所措一一興奮者感受到被某種自由與創造的衝動所激勵,不知所措則是因為他們對於藝術的意義和價值突然有了某種莫名的迷茫,他更像一個拳擊手,代表著一種美國精神,所有的東西都很張揚,並且敏鋭的選擇各種材料,能力超群,而他的材料更多的是視覺語言的延伸。但畢竟這種對「現成品理念」與大眾文化的美國式隨性混搭來得太迅猛了,美國文化中所包含的那種戲謔與輕鬆隨意,總會令美國海外的觀眾產生某種隔離感,甚至有時還會覺得過於膚淺和直白。

延伸閱讀:杜象:小便器《噴泉》 對美、技巧和神聖諸種藝術特質的質疑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