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卓爾夫人:沒有社會這回事,只有男人、女人和家庭

撰文:唐晉濱
出版:更新:

提到新自由主義的奠基者,幾乎必定會講到美國的列根總統,與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一如眾多政治領袖,戴卓爾夫人是極惹爭議的人物,她被譽為帶領英國走出經濟谷底的偉大領袖,但亦被左派稱為冷血的「女魔頭」。

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

鐵腕鐵血「鐵娘子」

戴卓爾自1975年起擔任英國保守黨黨魁,於1979年至1990年之間,兩度連任,任職三屆英國首相,為二十世紀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首相。戴卓爾上任後一改政策方針,打破了英國所謂的戰後共識(post-war consensus),即由凱恩斯主義(Keynesianism)主導的混合經濟、著重國營工業與福利國家的政策,改為減少國家干預、高舉自由市場。戴卓爾此舉有效緩解英國的經濟蕭條,並控制高企的失業率。由此,戴卓爾夫人與與美國總統列根(Ronald Reagan)皆為「經濟新自由主義」和「政治新保守主義」的主要推動者。

凱恩斯:宏觀經濟學之父,無形之手不會有效

戴卓爾夫人對於推行政策有著絕對的決心,為求達到目的,不考慮政治利益。因此戴卓爾夫人開罪了很多人。在最後一屆在任時她開徵新的人頭稅(poll tax/head tax),幾近開罪全英國所有人,包括她曾經的支持者;另外,黨內對歐洲統合問題有分歧,進一步令她在黨內失勢。

美國總統列根與戴卓爾夫人

戴卓爾曾被蘇聯軍方官方報紙《紅星報》(Krasnaya Zvezda)調侃,稱她為「鐵娘子」(the “Iron Lady”),當中「Iron」一詞暗指德意志帝國的卑斯麥(Otto von Bismarck),眾所周知,他被稱為「鐵血宰相」( the "Iron Chancellor")。然而,戴卓爾卻認為這稱號貼切地表現出自己執政的意志與決心,因此欣然接受了。

「鐵娘子」這個已經深入民心的稱號,亦成了2011年關於戴卓爾的傳記電影《鐵娘子—戴卓爾夫人傳》(The Iron Lady)的標題,由梅麗史翠普(Meryl Streep)飾演戴卓爾

雖然戴卓爾夫人形象鮮明,但若要從政治、經濟與國家層面來評斷她的立場,卻不是那麼簡單。

影響甚鉅的戴卓爾主義

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戴卓爾夫人在任時的政策改變了英國的命途,她的名字亦引伸出「戴卓爾主義」(Thatcherism)一詞,引起政界與學術界圍繞這詞討論。曾任戴卓爾政府財政大臣的尼格爾・勞森(Nigel Lawson),認為戴卓爾主義是以下的混合物:自由市場、財政守則(financial discipline)、嚴格控制公眾開支、減稅、民族主義、「維多利亞價值」、私有化與少許民粹主義。

我們生活在新自由主義時代|盧荻

簡言之,戴卓爾主義是對於自由市場與小國家(a small state,即最低限度的國家干預)的信念——國家只需要保衛國土主權與國家貨幣即可,其餘的所有事務都交給個人來規劃,並為此負上全責。戴卓爾曾有以下的名言:

他們將自己的問題訴諸到社會。可是,根本就沒有社會這回事,只有個別的男人、女人與家庭。(They are casting their problems at society. And, you know,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society. There are individual men and women and there are families.)

因此,戴卓爾主義是一種個人主義,這跟多數戰後國家的政策大相徑庭,他們相信政府應該負責規劃與控制本國的工業,而戴卓爾則主張私有化(privatization);與其控制工業,她主張透過利率政策等控制貨幣供應,因此可說是一種貨幣主義(monetarism)。戴卓爾亦有一套外交觀,對過於強大的歐洲懷有戒心,並與美國友好。

然而在政策背後,戴卓爾主義並不只是抽象的政治經濟指導原則,而更可以說是一套出於戴卓爾本人的背景及性格的思想。她本人就認為自己是一位信念先行的政治家,她稱為這為堅定(steadfastness)的素養,而他人則認為她不靈活、頑固(inflexible)。從戴卓爾夫人個人出發的戴卓爾主義,並不只是一套可以全部轉化為理論的政治、經濟哲學。「戴卓爾主義」這個標籤指稱的,是一種廣泛的政治與經濟領域意識形態,影響延續至二十一世紀。

香港人對於戴卓爾印象較深的一幕,應該是1982年她與鄧小平就中英香港問題談判後,於北京人民大會堂外摔了一跤

左派稱她「臭婆娘」

然而對戴卓爾夫人的另一種觀點,就要負面得多了。

英國左派歷史學家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於《極端的年代》(Age of Extremes)中,指出七十至八十年代的英國工人階級,其實已非一個統一的整體,而開始出現內部分裂:較高收入的上層技術工人與領班階級,欲要跟較低收入的下層低技術工人割裂,因前者開始質疑政府對於後者所施予的福利政策,認為低收入工人沒有資格過上受政府保障的好生活。霍布斯邦認為,戴卓爾政府對於壓制工會以至整體經濟政策的成功,主要有賴技術工人脫離勞工階層所致。

有批評指出,戴卓爾夫人所造就的英國經濟強勢,是以犧牲英國一部分的人民(比如上述的低收入工人)為代價。同時因戴卓爾夫人削弱工會的權力,因而惹來英國工人的憎恨,甚至在戴卓爾夫人卸任之後,仍有為數不少的左派或工人視她為邪惡的敵人。2013年的今天,戴卓爾夫人離世的消息一出,(不只英國的)大批反對者馬上上街開香檳、大肆慶祝,甚至高舉「臭婆娘死了」(The Bitch is Dead)的橫額。

高舉「臭婆娘死了」(The Bitch is Dead)橫額的人群

戴卓爾主義為英國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延續至後任的工黨首相貝理雅(Tony Blair)與保守黨的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貝理雅雖為工黨黨魁,但吸取了戴卓爾主義對於工黨的政策。或許所謂黨派之間的界線,並沒有表面上那樣涇渭分明。

_________________

+1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