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耶克:資本主義大獲全勝背後的智囊
資本主義大獲全勝背後的智囊
1992今日,經濟學家海耶克(Friedrich Hayek)在佛萊堡逝世,享年九十二歲。海耶克是上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與政治哲學家,他被廣泛認為是當今全球化資本主義大獲全勝背後的智囊。
海耶克闡明自由市場經濟的理論基礎,解釋市場價格信號(price signals)如何協調個體經濟活動,為經濟學理論做出重大貢獻。他也在七零年代與他的理論對手默達爾(Gunnar Myrdal)一同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經濟學理論對社會主義中央計劃經濟給以當頭棒喝,他第一本政治著作《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就批判當時流行的凱恩斯學派(Keynesianism),大肆抨擊計劃經濟只會導向極權專制主義,堅持一貫的古典自由主義觀點。本書不但在西方吸引大量讀者,甚至是東歐八九年變天以前廣泛流傳的地下出版物(samizdat),更在出版逾半世紀後的2010年登上亞馬遜暢銷書榜首,足見海耶克的影響力歷久不衰。
凱恩斯:長線來看,我們死光了
從維根斯坦的哲學到經濟學
1899年,海耶克出生於維也納一個知識分子世家。他的父親是醫生和植物學家,祖父是奧地利經濟學家巴維克(Eugen von Böhm-Bawerk)的朋友,他自己還是維根斯坦的表弟。1921年,維根斯坦初出版《邏輯哲學論》時,海耶克是第一批讀者,他也曾表示維根斯坦哲學與方法論對他的思想有深刻的影響。同年他在維也納大學獲頒法律博士學位。那年頭維也納大學是研究經濟學首屈一指的學府,雖然海耶克修讀法律,但他真正的學術旨趣是經濟學與心理學。
與當年不少經濟學學生一樣,海耶克研究經濟學是為了改善社會環境,振興歷經一戰後相當貧窮的維也納。1922年,「奧地利經濟學派院長」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出版《社會主義》(Socialism),海耶克的自由放任觀點就是受此書啟發而提出的,他後來憶述:「當年我們這些年輕人讀過這本書後,世界從此不一樣」。《社會主義》提出中央計劃經濟不可能取代市場價格的經濟計算功能,只有資本主義才是真正的經濟民主制度。
海耶克之後開始出席米塞斯的私人課堂,這課堂幾年來也是維也納經濟學圈子的中心。後來海耶克輾轉於不同大學教授經濟學,包括維也納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以及芝加哥大學和佛萊堡大學。五零年代芝加哥大學時期尤為星光熠熠,經濟學部的法蘭克・奈特(Frank Knight)、米爾頓・佛利民(Milton Friedman)、喬治・斯蒂格勒(George Stigler)全部都是當年最著名的經濟學家。海耶克的思想也在芝加哥經濟學派擴散開來。
自發性秩序與價格信號
海耶克其中一個著名理論是自發性秩序(spontaneous order)與價格信號(price signals)。他的理論假設是,秩序(order)是由人類行為演化而成,而非某個設計者盤算出來。正如人類通用的語言並非一個天才設計者想出來,而是透過人類互動演變而成,市場價格機制也是自發性秩序。
對海耶克而言,社會文化(包括經濟秩序)的運作機制猶如達爾文的物競天擇一樣,是由不同難以預測的突變(mutations)來驅動的。當然我們可作出一些粗略的估計,譬如持續增加貨幣供應會引致通脹,但較精細的效果就很難估量,就算是下星期股價的升幅如何,也沒有專家說得準。市場的秩序是人們自發相互協調而建立起來的,自由浮動價格扮演著協助個體決定消費和生產行為的角色。
價格信號的作用,就是協助人們迅速作出理性的抉擇,即使是在人們缺乏相關資訊的情況下。海耶克舉出一個例子,假設某國家的某種原材料,譬如錫,現在開拓到新的應用範疇(需求上升),又或者某個錫礦被禁止開採(供應下跌)。人們無需知道究竟哪個原因導致錫材料變得稀有,他們只需要知道現在錫的價格上升,就能夠作出理性的抉擇——節省使用錫。
人們因應價格信號而作出抉擇,就能相互協調而促使市場自發制定秩序,而無需中央指揮錫的生產與消費,亦無需中央決定拿甚麽來和錫材料交易。海耶克進而指出,中央經濟規劃對社會發展方向的控制都是徒勞無益的,最終只會導致人類喪失自由。社會是一張由不同實踐和行為交織成的網,它提供著個體作出決定所需的一切資訊。
海耶克的自由主義,應該理解為對社會主義的回應。對他而言,社會主義依據一些共同目的和理想去管理社會,但他並不相信這些理想可以有效落實,當中最核心的原因是社會主義與他所理解的個體自由並不相容。海耶克的思想直至今日仍值得認真對待,因為他思考的是二十世紀最嚴峻的極權主義問題,而他的經濟學思想塑造了我們今日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世界。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