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人應該如何生活?當大散文家也是位哲學家
今日是法國哲學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的生日。他是法國文藝復興最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之一,其書寫開創出隨筆散文(essay)的文學類型,以作者個人觀點出發,把生活軼事提煉出的知性思考娓娓道來。蒙田從來沒有建構任何理論,他也不相信理性足以賦予我們幸福,其著述甚至前後矛盾,所以他能算是哲學家嗎?他甚至認為像西塞羅(Cicero)這樣的哲學家才是最大的白痴,因為信奉理性無所不能就是白痴的根源。他說,我們的生活本來就有一部分瘋狂,一部分智慧。假如一個人對生活有全面的反思,他就不能忌諱非理性的部分。
蒙田的代表作《隨筆集》(Essais)於1580年分兩卷出版。往後直至他逝世的十二年間,他一路增補前兩卷的內容,最後完成第三卷,全書約有一千頁。蒙田多年來不斷增補著作,但他從未刪減之前出版的內容,故意展露自己為學為人在二十年間的轉變。這樣的寫作方式自然使他的著作讀來前後矛盾,用英美分析哲學的標準來看,他的「哲學思想」肯定不入流。不過若將他放進哲學史的脈絡,他的懷疑論(skepticism)對笛卡兒和帕斯卡(Blaise Pascal)皆有影響,他的著述也涉及自我、道德相對主義、政治哲學等問題。
如果說蒙田是哲學家,那是因為他寫下對生活最誠實的反思,他結構鬆散的書寫都在圍繞同一個問題:人應該如何生活?毫無疑問,他是十六世紀最真誠的「生活的哲學家」。
1533年今日,蒙田於法國西南部的家族城堡(Château de Montaigne)出生。他的家境相當富有,居住的城堡就是祖父靠從事漁業的收入買下來的。父親為法蘭索瓦一世(King Francis I)征戰後成為貴族,也曾當過波爾多的市長。他的父親也決定要讓蒙田先學習拉丁語,直至六歲才學習法文。所以蒙田自小就能閱讀維吉爾、奧維德和賀拉斯等拉丁文著作。他入讀波爾多的名校吉耶訥學院(Collège de Guyenne),有說他亦曾到圖盧茲修讀法律。
到二十四歲,他的父親為他某得佩里格(Périgueux)法院某個官職,主要處理區內稅務,之後又在波爾多最高法院任職。蒙田在這段時期的人生大事,就是結識了比他年長三歲的作家、波爾多議員拉波哀西(Étienne de La Boétie)。他們倆在某個節日聚會上一見如故,自相見一刻後就難離難捨。可惜他們見面四年後,拉波哀西就英年早逝了,蒙田終身也活在喪友之痛的陰影。據他後來憶述,只有拉波哀西才真正了解他的真面目,兩人的友誼使他感到自在,而且促使他發掘自己珍貴的另一面性格。對蒙田來說,友情除了給予我們結伴的快樂時光,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更懂得了解自身。
拉波哀西:人為何會自願為奴?
父親在他三十五歲那年也離世,留下一大筆遺產。父親死後兩年,蒙田就辭退公職,回到城堡休養生息。他開始花上大量時間執筆,寫下對個人生活的種種反思,題目包括教育、知識、友誼、愛情、肉身、死亡、風俗文化、美洲殖民等等。一方面,蒙田嘗試了解人類普遍生存境況,這包括對文史哲等文本的文化風俗和價值觀的反思。另一方面,他也嘗試將自己視作文本,反思自己古靈精怪的生活習慣和性情。
蒙田姑且將這些文章稱為「Essais」,字源是法文動詞「essayer」,意思是嘗試、試驗或實驗。套用在《隨筆集》(Essais)的書名,取嘗試一義可知蒙田的謙遜,取試驗一義可理解為對自身判斷的檢驗,貫穿全書也有發現自我的實驗精神。
如前所述,蒙田的書寫沒有系統可言,也時有前後矛盾。全書穿插歷史軼事和個人經驗,而且經常在主題外加上不少枝節話。一來因為他寫作風格近乎意識流,二來因為他經常在舊作增補段落。蒙田決定這樣寫不是因為懶惰,而是因為他的書寫計劃是描繪一幅自畫像,而他認為人的本質就是不斷流變。在《論悔改》中他寫道:
我無法使我的主體靜止不變⋯⋯我捕捉我思考它的每一個瞬間。我不描繪存在(being),我只描繪流變(passing)。不是每年之間的流變⋯⋯而是每天的流變、每分鐘的流變。我必須把我的歷史以小時單位去敘述:我有可能在這一刻就改變,除了出於偶然,也可以是故意為之。
既然自我是碎裂和不斷變動的主體,蒙田行文的前後矛盾也就是某種忠於自我的表現。他要做的只是呈現最真實的自己。他討厭中世紀的死板行文結構,他不屑學院派高舉的亞里士多德權威,他著重生活中的知識多於抽象的形上學。
蒙田留下的生活之道從不艱深。承認你自己有聰明的一面,也有白痴的一面。然後親近日常生活,努力追求智慧。這就是平凡人最大的成就了。
_________________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世界。
下載《香港01》App ,按「+」號加入《哲學》搶先看文章: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