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而不讀?裝飾書櫃的精神分析

撰文:01哲學團隊
出版:更新:

湯姆.羅勃(Tom Raabe)在《嗜書癮君子》中描述了不同的書癡:書買得太多最後把家裡清空,然後繼續買書;相同的書買過六本、七本,甚至數十本;為了省錢買書而將同一套衣服穿二十多年香港有沒有這種「書癡」?當然有啦,這個星期特別多人「癡咗」。

 

說的是書展又來了。正逢香港出版界的著床階段,實體書在深切治療部垂危,而電子書尚在胚胎中。書展一如過往火熱,趁著這兩三年刮起的文青風潮,入場超過百萬人次絕對沒有問題,皆因小朋友都放假了。所以索性連年度作家都不用邀請了,反正都是有文化的人。

 

「文化人」的閱讀幻覺

 

 

有文化的人一般都不借書,在他們的消費選項中,買書有豁免權。

 

我有一個文青朋友,時常出沒在二手書買賣的facebook群組。交易書籍的次數非常多,多得幾乎以為他要開二手書店。終於有一次我忍不住問他:「其實你真係睇得哂咩?」「睇唔哂架,但係見到正野,就忍唔住手。屋企好多書連開都無開過。」我再問他:「咁樣買書法唔心痛咩?有錢唔拎去買衫?」他說:「買衫會唔捨得,買書反而唔會。」

 

亞里士多德曾經跟他的學生說,學習哲學要具備兩個條件:好奇,以及「得閒」,讀書也大同小異。香港人好奇與否就不予置評,但肯定周身唔得閒。港人每月的平均閱讀率只有一至兩本,除非你有吳局長一程機看十多本書的能力,否則根本沒有時間看,買書更多時候是慣性行為。

 

一般人買書會比較多考慮,比如說自己的閱讀能力,書籍種類等。文化人則比較疏爽,有時非因比較富有,而是他們買書時會產生幻覺(fantasy)。他們的精神時間比較長,一般不會考慮自己讀書速度和書本厚度。「閱讀時間」則像《黑客帝國》裡的「子彈時間」一樣,在那個時間裡他們瞬間擁有吳局長的閱讀能力。

 

 

躲在書櫃裡高潮

 

 

至少不要太快否定實體書的價值。實體書其實有電子書無法比擬的充實感與虛榮,「擁有知識」可以是一種非常美好的幻覺。實體書畢竟是可觸摸的,經過精心包裝了的「知識」,是一種文化身份的象徵。在網上能夠輕易擷取的書籍,一般是通俗小說,讀過就夠。買書人在買書的簡單交易中,容易得到原始的佔有快感──且買書本來就是精神和物質的雙重快感。故買而不讀,其實是對知識的意淫(obscenity)。

 

以精神分析的角度來說,這類人很需要圓滿自己的分裂主體(barred Subject),需要一再透過執行重覆的事來捕捉小對形(objet petit a),從而使自己的主體圓滿(fullness of imagination)。他們會想像一個自己的理想形象(ideal ego),再想像這個圓滿的人在未來已經替他完成了某些「豐功偉業」。而這些書則是他們通往這個未來的重要道路,所以他們通常對這些書有很大佔有慾,不會輕易借給別人。但這類人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勞動。他們總想著「買回來就會看」這個理想形像,透過永遠買不夠的一本一本書來實現這個形象,並認為自己終將抵達那個現實(Reality)。情況有點像古希臘哲學家芝諾(Zeno of Elea)的悖論,想捉到這個理想形像就如阿基里斯想捕捉烏龜一樣是捕風捉影的幻覺。而他們自身卻早已因為幻想太多而失去動力。

 

走出幻覺的可能

 

 

「多啦A夢從廿二世紀穿越過來找到大雄,告訴大雄未來將會如何慘淡,這激起了大雄的恐懼。尤其是知道自己娶的是胖妹後,他幻想的那個未來產生了重大破裂,他也因此感覺到危機‥‥‥」

 

當然我們大部份人都不是「真.讀書破萬卷」的吳局長,通常看完封面,封底,目錄後,一本書的歷史任務經已完結(有心一點的可能會睇埋個序)。就算你家裡屈屈質質,凳子也沒有幾張,但客人來到看到一屋子的文史哲經典,立馬不敢小瞧你了。

 

如果剛好碰上一個博學又好奇的人,如果剛好他又非常有空,跟你提起莎士比亞,想跟你切磋一下學問。支支吾吾間,身為文青的你當然可以搬出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提過的「解放書本價值,讓它變成純粹的物。」滿屋經典頓時又成了低調有底蘊的裝飾,他立馬又不敢小瞧你了──但我勸你還是收手,先把家裡的書讀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