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嫌疑犯 X 的放學後,推理作家的苦惱
好吧,我必須承認這標題起得挺無賴的。
東野圭吾,近十年在日本聲名鵲起的推理作家,標題源於他的推理作品:《嫌疑犯X的獻身》、《放學後》、《超.殺人事件 推理作家的苦惱》。之所以說是「推理」,而不是「偵探」,是因為二戰後日本國內限制使用「偵」字,是以偵探小說都改稱為推理小說(而它們也統稱為 Detective Story)。有論者指出兩者有微妙不同,比如說推理小說容許「偵探」的缺席,交由作為普通人的人物們抽絲剝繭找出真相等等。但總括而言,兩詞所指涉的都是同一種書寫策略:疑點、找出真相、以適當的恐懼與懸念去操縱讀者的心理,直到最後一刻解開所有繩結,真相大白——原來凶手是他/她/它/牠哦。如果以佛斯特(E. M. Forster)的說法:
「國王死了然後皇后也死了」是故事;
「國王死了然後皇后傷心而死」是情節;
「皇后死了,沒人知道原因,後來有人發現皇后是因為國王駕崩,才傷心而死。」就是有推理成分的情節。
而以偵探小說研究者詹姆絲(P. D. James)的說法,「大家都以為皇后是傷心而死,後來有人發現她脖子上有刺痕」,就是謀殺推理故事。今天,我們順著推理小說的介紹,切入東野圭吾的小說世界。
以前,我死去的家;以前,我死去的夢想。
1958年2月4日出生的東野圭吾,在大阪府立大學畢業於電氣工程系,畢業後進入汽車零件公司當一名工程師。在那個時期,日復一日工作的他希望為自己找到一項有意義的私人興趣,就開始了撰寫推理小說。
這種興趣的萌生並不是忽發奇想。1974年當他16歲時,讀完了小峰元的《阿基米德借刀殺人》,就對推理產生了興趣。同年,他寫了第一篇推理小說。他說,這純粹是因為寫作的喜悅,自己寫得過癮就好。此後十年,他一直在閱讀與練習寫作,幅度橫跨中學、大學以及工作時期。然而因為在大學時期完成的作品被朋友嫌棄,他停筆了好一段日子。然而在工作後由於興趣重燃,他書寫了《放學後》,一舉奪下了1985年的「江戶川亂步獎」,一鳴驚人。
江戶川亂步獎是1954年設立的獎項,為慶祝名作家江戶川亂步60歲生日而設立的。獎項為了推理小說而生,得到首獎的作家們有不少都成為名震一時的日本推理小說旗手。有先前提及過,影響東野圭吾很深的小峰元,就得到1973年的首獎、東野圭吾在1985年得到首獎,後來寫下《機動戦士ガンダム UC》(Mobile Suit Gundam Unicorn)小說的福井晴敏,也曾在1998年得到江戶川亂步的首獎。
東野圭吾得到首獎後認為自己是時候潛心寫作了,而且得到首獎,也足夠讓他靠寫作吃飯,便從大阪搬家到東京去。然而,就在搬到東京後的二十年內,他幾乎再沒有得到過任何獎項。他拔不走因為《放學後》而黏在他身上的「青春校園推理能手」標籤,他總是懷著「自信之作被忽視」、「雖然相當努力,但真的很不走運啊」的心情。現在他興起了一種信念:自己必須持續寫下去,儘管無法得獎(事實上從1985年到1999年間,他所有得到的獎項也是「候補」。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五次候補、吉川英治文學新人賞五次候補)。1999年後他終於得到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首獎,又開始另一輪候補——直木三十五賞候補。
十多年來,在東京這座繁華都市裡無比努力卻無法獲獎,即使獲得了獎項也無法成名,東野圭吾的壓力與掙扎可想而知。他嘗試了幾乎所有題材與風格:科學、日常、歷史、社會諷刺,通通也試過了。然而,那個時代是推理小說家綾辻行人等的「新本格派」時代,1987年他高呼著這個名詞,認為推理必須連結電腦、科技,並以邏輯至上的格局去書寫。這與東野圭吾主要描寫日常、心理的「寫實本格派」迴然不同,他甚至自暴自棄地說道:「我已不想再寫了,反正本本都沒話題性。」1994年,他的《以前,我死去的家》出版了。他後來寫道:「尤其是這本書,連篇書評都沒有,實在令人訝異。」、「我記得我曾以『爸媽不爭氣,拖累到孩子得不到肯定』的心情向這本書道歉。」
扭轉一切的嫌疑犯 X
除了《祕密》在1999年得獎外,他的紀錄一直都是「直木三十五賞」的候補,《白夜行》、《單戀》等等如今相當流行的作品,其實全也沒有得獎。他一直出版,但和《以前,我死去的家》一樣,石沉大海。畢竟日本的類型文學多如牛毛,到隨便一家書店去也可以看到推理小說放滿幾個書櫃。東野圭吾後來回首:「只要能持續出版,至少也不會被出版界忘記吧。」
終於,在二十年來嘗試融合社會議題、科學實驗、探討人性等話題後,2005年出版的《嫌疑犯 X 的獻身》一舉在翌年奪下直木三十五賞與本格推理大賞,並拿下當年的三大推理小說排行榜。這年,他守得雲開,《嫌疑犯》一書翻譯成多國語言,拍成電影,傳遍國際。也就是這一年,東野圭吾重新回到大眾的視野裡。
陸特里(Erik Routley)在〈反偵探小說〉(The Case against Detective Story)裡寫下這一段話:「世界如果十全十美,就不需要偵探小說,話說回來,這樣的世界也沒甚麼好調查的。然而,就算偵探小說在這個時刻消失,也不會讓這個世界離十全十美更近一些。」世界並不完美,東野圭吾近二十年的艱難奮鬥史更與完美沾不上邊,但在這不完美裡努力耕耘,總有一天可以熬出頭來。
寫了那麼久,不提及東野1985年的得獎作《放學後》也是說不過去。下文含有少量劇透(不過我想東野的忠實讀者們也必然讀過這本書了),請酌情閱讀。
九月十日,星期二放學後。
以上是全書的第一句,主角前島遭受了第三次暗殺不遂。他是一名女子高中的數學老師,由於只是想賺錢養家也對數學和教育沒甚麼熱誠,必定準時下課,上課時也只會木無表情地教學,被同學戲稱為「機器」。他不理解為何有人會暗殺他。
他有數名同事,嚴厲的訓導老師村橋,愛好是抱怨,抱怨學生不用功,追不上進度,喜愛訓話,並曾粗暴地剪去學生的頭髮。同事們也取笑他不是知識分子(intelligentsia),而是歇斯底里(hysteria)。
麻生恭子是另一名老師,她在人前表現得相當正常,私下卻是性觀念開放的女子,曾勾引主角前島及其他老師。因為校長想讓自己的兒子和她約會和結婚,就派出主角去調查她,主角想及以前的種種曖昧,不禁啼笑皆非。後來,前島也懷疑是她幹的,因為他知道她的秘密。
然而,就在九月十二日的放學後,村橋的屍體在男更衣室被發現了。這是一則密室殺人事件,而推理也在此正式展開。
《放學後》的改編劇集名稱其實也揭示了故事的發展——《放學後女子高中連續殺人事件!!》,死去的人並不只有村橋一人,漸漸,故事的情節推展到原來故事的大部分人物也和這宗事件有關係。譯成中文近三百頁的小說有張有弛,但由於它是推理小說,讀者無法放過任何看似完全無關的細節,以免略過重心。
讀推理小說的其中一個側重點是考慮敘事角度,《放學後》的觀點局限於前島一人,是以所有事件也必須要以前島的目光去觀察,達致「第三身旁知」的效果。讀者被隔離在外,儘管可能猜到了兇手可能是誰,也因主角的行動而無法立即得到線索。同時,由於東野圭吾沒有跳開敘事焦點,像其他偵探小說般忽然把敘事角度轉移到另外一些人物上,讓讀者知曉更多情節,因此,《放學後》的故事完完全全是由主角前島所帶動著的。
故事的結局,兇殺案的謎底,包括了故事中絕大部分的角色,由最後前島和一名角色的對話裡抽絲剝繭,還原了一整個故事。我盡量在本文中不揭露故事的重要情節與線索,讓大家在閱讀這書時不失去太多樂趣。
回到東野圭吾身上,這天的【在與時】來到尾聲,在祝賀這位推理大師今天62歲生日以外,也希望香港的類型文學,能達到如同日本般百花齊放,獎項繁多,出版豐富的盛況。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邏輯。
立即下載《香港01》App: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