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丁:教父哲學 - EP15
普羅提諾(Plotinus)之後,哲學史的發展漸漸地從希臘化哲學過渡到了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時期。因為經院哲學和基督宗教的密不可分,所以今天的哲學課我們必須要先簡單了解一下基督宗教的歷史發展。基督宗教(Christianity)當今分為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即狹義的基督教)。最早起源於今以色列一帶,由小眾的猶太人或是由猶太教改信者所發展,故基督教最初被視為猶太教的一個分派。但由於基督教的教義和猶太教中的其它派系有很大差異——聖經中控告了猶太人殺死自己的王,因此不被猶太教領袖接受。而在耶穌被釘十字架後,即使基督信奉者長期受到猶太教的迫害,信徒仍不為所動,四處傳教,奠定了日後基督教會的基礎。
直到羅馬帝國經歷了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的米蘭赦令(Edict of Milan),基督教成為了國教。而基督教思想也長久佔據了這時期哲學的主流,哲學家往往都與基督宗教分不了關係,所以哲學史上經院哲學的初始階段,我們也會稱其為「教父哲學」(Patristic Philosophy)時期。
教父哲學的首位重要人物,就是來自北非的大主教奧古斯丁(St. Augustinus)。奧古斯丁的哲學中心是心靈哲學,主要處理人與上帝(God)的關係。在他看來,人本身是寓居於世界之中,所以必然要解釋人與上帝,萬物與上帝之間的關係。奧古斯丁又認為,在探討人與上帝之前,我們必須先要了解世界的自然秩序。因為以宗教的立場來說,自然秩序往往是上帝旨意的顯現。在這點上奧古斯丁的深受新柏拉圖主義(Neoplatonism)影響,比如普羅提諾的太一(the one)說。太一相當於柏拉圖思想當中的理型(idea),而新柏拉圖主義以太一來解釋世界萬物的由來。如此一來,世界便構成一個秩序井然,有高低層級之分的鏈條。
奧古斯丁的世界觀
而新柏拉圖主義中按照事物的存在程度而將事物排列成一個最高的太一,即是奧古斯丁心目中的上帝。上帝把世界分成高低層級,佔據最高層級的上帝擁有最高程度的存在。在這點奧古斯丁關於存在程度的思想來源於柏拉圖思想。柏拉圖認為萬物都是分享了「善」(good)這個理型而獲得存在,善是第一理型,理型本身則是擁有最高級別的真實程度、完善程度和存在程度,每一物自身的存在程度和完善程度是相配的——萬物有多完善,它的程度就有多「存在」。萬物由於分享了理型的完善而存在,所以人們可以說上帝是最高級別的善,而萬物的完善程度必定低於上帝。
時間觀
奧古斯丁的世界觀認為萬物都由上帝所創造,在上帝之前不可能存在任何事物。這很符合基督教聖經的原意,神由無中創造出萬物。當時有很多摩尼教徒質疑上帝為甚麼要選定一個特定的時間來創世,而不是那個時間之前或之後。其次,如果在上帝創世之前不存在任何事物,那麼上帝在創世之前到底做甚麼?這是涉及關於時間的哲學問題。奧古斯丁對於這些問題則主張既然上帝在創世之前,不存在任何事物,連時間本身在創世前也是不存在;時間和世界是同時被上帝創造的。既然我們否定了時間,那麼必定要承認上帝是存在於時間之外,上帝是脫離了時間而存在,所以上帝是永恆存在。對於永恆的上帝而言,根本沒有過去和將來,只有當下。
永恆的上帝同時把時間和世界創造出來,所以人是在時間之中存在。但奧氏認為時間對於人而言是非常難以理解的概念。因為過去已不存在,將來尚未到來,而現在是難以被把握的一瞬間,現在是剛說出便溜走。雖然如此,但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的確對時間有所意識,時間到底是甚麼?奧古斯丁認為時間其實是主觀的,而我們對於過去、現在、將來得時間三維是通過現在進行測量的。他主張過去是當下的回憶,現在是當下的感覺,將來是當下的期望。
惡是善的缺乏
時間和萬物同時由上帝所創,整個世界便構成一個由高至低的存在層級。在上帝之前不存在任何東西,那麼惡(evil)是否亦是上帝所創?如此奧古斯丁必然要討論惡的問題。一方面萬物來源於上帝,但另一方面奧古斯丁不希望把惡歸於上帝,因為完善的上帝不可能創造惡,如果上帝創造惡,就會和上帝的本性相違背。上帝的本性即是完善,上帝所造的一切都是好的,由此便得出惡只是善的缺乏,正如疾病不存在,疾病只是健康的缺乏,正如黑暗不存在,黑暗只是光明的缺乏。除了上帝,萬物在本性上不是完全完善,所以「惡」在奧古斯丁看來,其實是人自身的不完善。
上帝之城
既然惡是源於萬物本身的不完善,所以在世間中生存便會遭受無數磨難。奧古斯丁認為解脫之道在於努力追隨上帝。正如上文所說,奧古斯丁深受新柏拉圖主義者影響,認為較低級的事物因自身的不完善而會傾向追求較自己高級的完善事物;所以人應該追求上帝,拋棄俗世之物。於是奧古斯丁區分了兩座城市,即屬於上帝的上帝之城(city of god)和屬於世俗的世俗之城。其實上帝之城和世俗之城的說法只是隱喻,前者是指榮耀上帝而輕視自己的人,後者是指榮耀自己而輕視上帝的人。但人很難在現世知道自己到底屬於那座城市,兩者會混居在一起,直到最後審判日上帝才會把兩者分開,愛上帝的人將會和上帝同住在上帝之城,和上帝一起統治,而不愛上帝的人則會遭受磨難。
奧古斯丁作為教父哲學的代表人物,傳承了新柏拉圖主義的思想,並且把新柏拉圖主義的「太一」重新定義成了無所不能的「上帝」,從這點以信仰為基礎的哲學思想,也可以視為是哲學的神學化。而除了在上述幾點以外,奧古斯丁其他的重要宗教思想,比如三位一體論(trinity),救贖論(soteriology)等,也構成了之後經院哲學的鼎盛發展,從明天開始我們也將深入經院哲學的發展,從三位阿拉伯哲學家娓娓道來亞里士多德在中世紀的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