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昆德拉專輯 02. 不朽的是形象而不是個人|黎子元

撰文:黎子元
出版:更新:

作者:黎子元

 

讓歌德魂牽夢縈的不朽並不是靈魂的不朽,而是一種世俗的不朽,即一個人死後仍留在人們記憶中的那種不朽。歌德對於這種不朽的迷戀全部匯聚在一個形象上:在象征著光榮殿堂的劇場舞台上,有一個背對著台下觀眾,向著殿堂及各個時代偉大劇作家徑直走去的男性身影(他可以是莎士比亞或者其他人)。追隨著這個形象,歌德邁開步子,期盼走入自己的不朽,更確切地說,投入這個不朽的形象當中。

歌德獲得的不朽與其說是「歌德的不朽」,還不如說是一種文學家形象的不朽。這個不朽的形象凝結成一個隻身走向殿堂的男性背影。到了最後,不朽的總是一個形象:臉,手勢,姿態。甚至可以說,不朽的並非不可勝數的人類中的任何一個,而是有限的形象,反倒是形象成就了一個人的獨特性。形象是超個人的。形象在使用每一個人,藉此繁衍。就以手勢來做例子吧。昆德拉寫道:

點擊圖集查看《不朽》精選段落

+3

 

說不定歌德最初就是被貝蒂娜的孩子形象所迷惑:不朽的孩子形象,藉助二十二歲的貝蒂娜的肉身,打動了五十八歲的偉大文學家歌德。「您真是一個可愛的孩子」,歌德說。他於是允許她坐上了自己的膝頭——有誰能把孩子從膝頭上趕走?

顯然,二十二歲的貝蒂娜已經算不上是孩子。不過,她一直躲在孩子的形象背後向男人發起進攻,並常常還能得逞,恰恰顯示出形象的超出個人的不朽魅力。裝孩子氣成為了她在男人面前裝腔作勢的策略,難道不是說明了她在利用形象嗎?貝蒂娜終究是被形象所使用了:這次會面之後,歌德「被孩子的激情所感動」,深深銘記的終歸是孩子不朽的形象。

不朽的形象使用一個平凡的人,這個人成為形象的工具,這件在歷史上不斷出現(幾乎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的事情還有更深的一層意思:這個人被某個形象捕獲了,並將它誤認為自我的形象。這裡,「捕獲」所指的是一種莫名的迷戀,先對著某個形象,再對著套上了這個形象的自我。至此,自我便與別人不同。

正如法國詩人蘭波( Arthur Rimbaud,1854-1891)所說:自我是另一個人。足夠反諷的是,恰恰是這個將其捕獲、被其誤認的形象,成了驅使他行動的力量之源:成為他所不是的另一個人。受到一個偉大形象的感召,自我的形象也不斷膨脹,驅使他投身事業、參與鬥爭,興許就連歷史也開始運動起來。

點擊圖集閱讀《不朽》精選段落

原著文本:《不朽》,米蘭·昆德拉著,王振孫、鄭克魯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出版.

 

炎夏將至,閱讀讓人頭腦清涼!總有一些時常聽到的作家與名著,以往卻來不及好好閱讀。在這個夏天,和01哲學編輯一起讀讀看吧。我們為你準備了【原著選段+哲理小文】的閱讀公式,每次用5分鐘,領略原著精髓,跟隨01哲學編輯延伸思考,快來試試。首先為大家帶來的是米蘭・昆德拉專輯,敬請關注。

米蘭・昆德拉專輯 01.死亡與不朽是難分難捨的一對| 黎子元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邏輯。
立即下載《香港01》App:https://hk01.app.link/cTGh7iIcxP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