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文西逝世五百週年:回看佛洛伊德論「李安納度式微笑」|于千
作者|于千
今年是文藝復興天才李安納度.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逝世五百週年,各處都有各式各樣的紀念的活動。而較為奇怪,甚至是帶有儀式感的,或許是〈跟隨達文西當年的足跡,由意大利走九百英里到法國〉了。
達文西:也許是世界上最全才的藝術家 (05/02)
論及達文西,不少人馬上便會想到他的名作《蒙娜麗莎》(Mona Lisa),以及畫作背後隱藏的秘密。或許,秘密這回事都應該交由藝術史學家和符號學家去解答。但要說到哲學,畫作的微笑亦很有意味。
意大利哲學家安傑洛.孔蒂(Angelo Conti)在羅浮宮的日光下欣賞這幅大作,他曾經說:「這個女人的微笑帶一種尊貴的冷靜。她那征服的﹑兇猛的本能,物種的整體遺傳性,誘惑和誘捕的意志,欺騙者的魅力,隱藏於殘忍之下的仁慈,全都時以出現與消失於笑容之幕的背後,和消融於微笑的詩意之中⋯⋯在善與惡﹑殘酷與同情﹑優雅與像貓似的之間,她笑了⋯⋯」
蒙娜麗莎擁有讓人著迷的微笑,但有這種笑容的畫作,其實不止一幅。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曾以精神分析的角度書寫達文西。他稱《蒙娜麗莎》中的微笑為「李安納度式的」(Leonardesque),而帶有這種微笑的畫作,最少還包括《聖母子與聖安妮》(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t. Anne)和《施洗者聖約翰》(St. John the Baptist)。
點擊欣賞更多達文西畫作:
達文西與禿鷲的意象
以精神分析的角度詮釋達文西,首先要知道的,或許是的他的成長史和個性。
達文西的個性富有矛盾的特色。在當時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下,很難想像達文西會是一個溫文爾雅,和極度富有同情心的人。有說,他拒絕吃肉,認為吃肉是隨意奪去動物生命的行為;也有說,他其中一個嗜好是在市場裡買下困在籠中的鳥兒,把牠們放生。但在另一方面,他是經常被責難的對象。他為當權者而設計用於殺人的戰爭武器;他又為研究和繪畫人類的恐懼而伴隨行刑前的死囚。
假如善與惡都藏在蒙娜麗莎的微笑之中,善與惡都似乎是達文西的體現。他好像總是處於一個中立的狀況,對一切都毫無喜惡。有論者指,這種態度甚至反映在他的性傾向中。
達文西的畫作展現了女性的美,常富有生育的意味;但他本人卻說:「生育行為以及與它有任何關係的一切,都是如此令人作嘔⋯⋯ 」佛洛伊德認為,這句話顯示了達文西是個性冷感者,而在另一方面又反照著他的童年。
佛洛伊德:夢的解析 (05/06)
對於達文西的成長史,我們一般所知甚少。我們知道他是個私生子,在五歲前跟農民母親住在一個小村落。對於自己的童年,達文西自身的描述不多,唯獨是有一段看似毫不重要,但又充滿意味的一段:
禿鷲的形象徹底地佔據我,這都似乎是注定的。它是我腦中一段非常早期的記憶。當我還在搖籃裡時,一隻禿鷲降臨到我身上。牠用尾巴打開了我的嘴巴,然後貼著我的嘴唇打了幾下。
佛洛伊德說,這段所謂的回憶其實是達文西其後建構的,是他本人對童年感覺的形象化,和一種處於回憶與幻想之間的片段。而他偏會想到禿鷲的尾巴,就非常富有精神分析上的含意。以精神分析的角度,禿鷲的尾巴放到口中帶有兩個含意:其一是男性生殖器的意象,與達文西的同性戀傾向有很大關係;但另一樣較為重要的,是對母親形象的崇拜。要理解第二點,便要把精神分析連繫到神話。
以神話解釋人類無意識,可說在佛洛伊德的學生榮格(Carl Jung)裡發揚光大了。佛洛伊德沒有像榮格一樣,把整套精神分析的重要放在神話上;但顯然地,當佛洛伊德講到性和嬰兒期的人格建立時,亦會同意古人的神話書寫也遵從了某種無意識的敘事結構。
禿鷲的形象本身就極具神話意味。在古埃及神話,禿鷲是神聖的生物,而且,人們相信牠只以女性的形式存在:是大氣使牠們懷孕的。古埃及女神姆特(Mut)頭有禿鷲的裝飾,是禿鷲的化身,也是母親的象徵。而「Mut」這個字的發音跟德文「mutter」,甚至是各地語言中的「媽媽」的發音亦非常相像。這亦不是巧合。
這段神話似乎亦解釋了達文西的童年。在他的頭五年裡,生命中就只有母親,母親便很自然成為類似姆特這種單一性別﹑卻又同時是雙性的存在。這種類似於雌雄同體的意象,其實一直反映在達文西的好些畫作中。
李安納度式微笑
在達文西的那段童年回憶中,一隻禿鷲用尾巴打開了他的嘴巴,然後貼著他的嘴唇打了幾下。這使得禿鷲的神話成為了解讀「李安納度式微笑」的關鍵。而禿鷲的形象,跟達文西畫作中的微笑最少有兩種關係。
首先,當然是雌雄同體。根據大多數學者的說法(或甚至已經是大家所熟悉的說法),蒙娜麗莎其實是個半張臉是男,半張臉是女。而有趣的是,相似的邏輯出現了在同樣帶有「李安納度式微笑」的《施洗者聖約翰》中。
好些學者認為,畫中的聖約翰本身就是男女莫辨,又把這個特色連繫到達文西的性傾向,認為這是他同性戀的證明。但這幅畫作之所謂會被認為是男女莫辨,除了聖約翰看上去像個女人,還因為這幅畫的原作手稿。在原作手稿 《印加魅地天使》(Angelo Incarnato)中,手指向天的天使露出了一個乳房,但又出奇地長著正在勃起的男性生殖器,顯然地符合了禿鷲故事所描述的意象。
禿鷲的故事還有另一個含意。就如之前所說,古埃及神話中的禿鷲只以女性的形式存在,同時又指涉了代表古埃及女神姆特。如此描述,其實是近似於基督宗教中聖母的存在。如此,便又符合了達文西的《聖母子與聖安妮》中的微笑。佛洛伊德甚至認為,畫中兩個女人其實是達文西的親生母親和後母的鏡象倒影。
但無論如何,不能否認的是,「李安納度式微笑」背後的雙重性與矛盾。就如文章開首所引的,蒙娜麗莎「在善與惡﹑殘酷與同情﹑優雅與像貓似的之間」笑了。而當觀者認真去看《蒙娜麗莎》,為甚麼總是看到一種矛盾?其中一個秘密,藏於達文西所玩弄的視覺遊戲之中。
我們之所以會認為一個人在笑,除了確確實實的看到嘴角的笑容外,其實還因為人物的眼睛 ── 一個真正在笑的人總是帶著「微笑的眼睛」的。而仔細去看蒙娜麗莎的雙眼和她的嘴角,便會發現,真正在笑的其實是她的雙眼。這不就是其中的矛盾所在嗎?
【01哲學編按】 關於佛洛伊德對於達文西禿鷲意像的進一步分析,與對於佛洛伊德的藝術作品解讀法的爭議,可以參考〈佛洛伊德怎樣看藝術:從「達文西對童年的回憶」說起〉一文。
參考資料:
Doeser, Linda. The Life and Works of Leonardo Da Vinci. Parragon, 2002.
Freud, Sigmund. Leonardo Da Vinci. Taylor & Francis, 2016.
Freud, Sigmu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Translated by James Strachey, Penguin Books, 1991.
Simpson, Jess. “Follow in Leonardo Da Vinci's Footsteps Exactly 500 Years After His Death.” Architectural Digest, Architectural Digest, 24 Apr. 2019, www.architecturaldigest.com/story/follow-leonardo-da-vinci-footsteps-500-years-after-death.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邏輯。
立即下載《香港01》App: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