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逝世】金庸的辦報招式:快筆作者、火眼編輯與吝嗇老闆
作者|董牧孜
小說家與報人,是金庸一身多棲中最顯著、也最互為纏繞的兩個角色。先有報人查良鏞再有新派武俠大師金庸。托金庸武俠小說開闢天地才有後來報館老闆查良鏞立足香江揚名兩岸三地。不過儒俠作家盛名之大、流傳之廣蓋過了叱吒當年的報人業績。後人知金庸而不曉查良鏞的確有不少。然而他白手起家《明報》與為之寫作政論、雜文及散文,確是給香港報業史存留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查良鏞自始便是報人。從杭州的《東南日報》做記者由《大公報》的滬館再赴港館。五十年代受命主編羅孚在《新晚報》連載武俠故事《書劍恩仇錄》於是筆名「金庸」橫空出世一炮而紅。 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他於1959年自立門戶創辦《明報》,在自家天地耕耘小說開寫《神雕俠侶》。左手武俠、右手社論,開闢報業江湖,不單大展「文人論政」的抱負,也憑生意頭腦的靈光而賺得滿缽。《明報》初創資本僅10萬元港幣,1991年股票上市時,市值已達8億7千萬,金庸獨佔六成。這番奇趣經歷,在香港新聞史的知識範疇裡佔據一席之地,也在《我的老闆金庸》、《金庸與明報傳奇》等大眾讀物中詳盡記載。
金庸成功辦報的秘訣
「凡有華人處皆讀金庸」的武俠時代正在遠去傳統報業的輝煌年歲也在新媒體的沖刷下歷經危機。泥沙俱下的網絡新媒體的時代金庸的辦報招式卻未必過時。
倪匡曾說「《明報》不倒閉全靠金庸的武俠小說。」不過金庸成功辦報的秘訣又不止如此。他早年寫給《明報》副刊主任丘鴻安的字條透露自己辦報的「五字真言」和「二十四字訣」,字條如今也成古董在金庸館的玻璃展櫃裡公諸於世。
「五字真言」是「短、趣、近、物、圖」:
短文字應短簡潔不宜引經據典不尚咬文嚼字。
趣新奇有趣輕鬆活潑。
近時間之近接近新聞三十年前亦可用三十年後亦可用者不歡迎。空間之近地域上接近香港文化上接近中國讀者。
物即言之有物講述一段故事一件事務令人讀之有所得。大得小得均無不可一無所得未免差勁。
圖圖片、照片、漫畫均圖片也文字生動有戲劇舞臺感亦廣義之圖。
至於「二十四字訣」則是:
新奇有趣首選事實勝於雄辯不喜長籲短嘆自吹吹人投籃。
一份報紙要同時吸引知識份子與打工仔,少不了新奇有趣而言之有物的要訣,即「事實勝於雄辯者,並非不用議論文字,而是夾敘夾議者較受歡迎。最劣之文字是自我吹噓、無原則地利用本報做廣告;其次則為風花雪月無病呻吟,或傷小貓之死或歎寫稿之苦。」
在報業依託小市民文化而鼎盛的年代,各間報館港聞和國際電訊相去無幾副刊,便是一張報紙的靈魂。金庸對副刊作者的苛刻是上下皆知,一旦專欄文章不達要求,即刻斃掉,不留情面。他對報刊稿件的辣手編輯與修改霸權遠近聞名,《明報》副刊的優良也正來自於此。於是儘管金老闆始終壓低稿酬,仍有好稿不斷培養了林燕妮、黃霑、王亭之、倪匡等一眾知名專欄作家。
金庸火眼金睛的校稿招式,經他制度化為細讀、修訂稿件、捉字蝨的報社機制。於是《明報》的稿件 QC 制度在香港開創先河,引領各大報也成立起報紙檢查小組,成員甚至多有總編輯一級的重量級人物。這算是傳統報人查良鏞留給日後香港媒體人的制度遺產了。
左手武俠右手社論的快筆作者
金大俠生平經媒體及讀者擁躉演繹作相當精彩的傳奇,不過這位國字臉、話不多的斯文書生,如報業達人或倪匡所言「一流的好朋友」兼「最吝嗇的老闆」,首先是一位快筆的作者。
趕稿與催稿,往往是作者與編輯的慘相一種,快筆的金庸也不例外。《書劍恩仇錄》最初作急就章連載時,小說開首有一白須老者原型,便是被派到金庸家中催稿的年邁同事。不過這則趣事所衍生的人物在修訂版《金庸作品集》中已被刪除。
1959年至1962年,在《明報》篳路藍縷的三年創業期,金庸常常同時連載兩部作品,又親任社論主筆,堪稱「寫稿機器」。下午寫小說,沉浸在武俠江湖的刀光劍影裡;晚上回歸現實世界,執筆社論(一說上午寫社論),馬不停蹄。
「六七」期間,金庸在新加坡寫《笑傲江湖》,兩點一線地往來於《新明日報》報社與所住酒店。每天下午兩時多,金庸向報社沙發一坐,翻看報紙,然後坐到總編輯的位置落筆小說。
沒有倉頡、速成輸入法或是手寫板,一張原稿紙平放在桌面。抽煙一根,構思動筆。報紙小說版的編輯守候於旁,起因是總編輯擔心小說內容提前洩露,排字房的同事則在門口等候。寫好第一張紙,交由排字房同事即刻發排、列印,寫好第二張紙又立即交付。每天填滿三張原稿紙,1200字左右。「寫完就停,沒有多寫,沒有提早寫,都是當場寫,寫完也不會重看。」新加坡資深報人杜南發如是回憶。金庸收筆後,原稿幾乎不再改動,字數精準,思想縝密。
從修訂手稿反觀報人日常
報人金庸是振筆疾書、胸有成竹,編輯金庸卻是看了又看、改而又改。修訂內容之外,更加字斟句酌,比如「汗毛」改為 「寒毛」,「劍拔弩張」改為「箭拔弩張」。題外話,他為《金庸作品集》校對時,竟有緊急召回即送印廠的文稿,而再求斟酌。
倘若你見過金庸增刪批閱的手稿,便能想像一種午後快意,江湖、入夜激揚社論的報人日常。一人伏案快筆疾書,文不加點。方格子裡字跡旁逸斜出、筆走龍蛇的急迫,成就了此後都市幽魂常想、常念的雪山,與大漠中原,及域外黑木崖,或絕情谷。
字房有一按鈴,提示新稿的到來。隨後是付梓印刷,等待墨香浮上紙面。傳統報人的寫作最懂節制而少廢話,一字字至最終密密麻麻,填滿著豆腐塊大的報紙版面。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邏輯。
立即下載《香港01》App: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