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我們」的愛情哲學
「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在電影《2046》中的Tagline譯為「All Memories Are Traces of Tears」。水份也不一定是來自淚水,但在這個潮濕的日子,能夠勾引出來的記憶可能都有「分手總要在雨天」的成份。我們就來談談關於愛的哲學。
記憶是經驗,經驗可以成為枷鎖,成為令人不敢突破經驗的腳鐐。有無試過,分手之後不敢再去愛一個人,可能是怕受傷,但更可能是害怕習慣過後的失去。習慣了一個「對的人」,那個人總能夠觸碰到自己的靈魂深處,你會覺得他/她是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更害怕之後的人會取代了他/她。但如果說,他/她只是一個仿製品?
柏拉圖相信,人在出生之前已經見過最「好」的東西,靈魂保存著這份經驗,影響著出生後的我們對世事的理解。這些最「好」的東西,是所謂的「理型」(Eidos/ideas/Forms),但在我們出生時已經忘記了。當我們見到一些覺得最美麗的景物、甚至是那個人時,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有人將之當成「Déjà vu」,是很浪漫的一件事。也就是那一下子的靈光一閃,可能令我們產生了很多「幻像」。但據柏拉圖所言,其實最好的東西我們早就見過了,現在只是回憶起來。我們認為的「The Right One」,其實是靈魂中的「理型」。也因如此,我們才能理解甚麼是「愛」。在希臘語中的「愛」,有三個譯法,其中一個是「Eros」,即是靈魂所追求的「理型」,也是「純愛」。
延伸閱讀:柏拉圖:理型與洞穴 - EP10
可能每個人追求的理想都不一樣,但理想就是最好的東西,所以靈魂曾經遊走過的「理型界」,以至遇到過的理型都是不變的。假如在「理型界」中遇過「你」,在我們身處的「現象界」中「再」遇到的「你」,都只是「理型界」中的「你」的仿製品(Mimesis)而已。如此的話,會不會覺得分手其實都沒有甚麼大不了,反正離開的,可能只是仿製品?然後就會問:在云云仿製品中,如何、或有無可能找到「理型」?
其實理型是不存在於我們的世界——感知世界的,可思而不可見。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因為「分享/分有」(Partake)了理型,所以縱使是仿製品,都有高低之分,在乎於分享了理型多少。柏拉圖也認為,世事萬物皆不完美。同時也提出真正的知識是發揮理性,探究理型,我們或許應該理性地愛,實踐知識型的愛,追求完美的愛。但這個時候不得不擺脫一下聖人(同時很多哲學家也是單身狗),面對自己,在探究理型之中,我們會感覺,也會感動,這些種種堆積起來,才形成一個人的重量和密度,當中可能有潮濕的成份,但這才是最絲絲入扣的。而且我們要接受人的不完美,才能放開去愛。傳說神造人本是雌雄同體,但連神最後都妒忌人的完美,所以將人分成男女,以致到男女之間總是想追求「The Right One」,補完了分開、不完美的靈魂。
然而,即使人追求理型、純愛,總有些雜質、經驗、水份浮現在追求的過程中,往往這些才是感知世界中最沈重的部分。早前上映,由劉若英執導的電影《後來的我們》,看哭了不少人,比雨水還要絲絲入扣。這部潮濕的電影講述男女主角(井柏然及周冬雨飾)在火車上相遇,然後相愛,縱使兩人追求的有點不同,女主角想嫁一個有樓的北京人,而窮小子則因為她而努力地賺錢,但最後卻導致二人的愛變了質因而分手,因為他為了她已經變了另一個人。
點擊看陳奕迅唱出的「我們」(《我們》MV截圖):
或者他本非她心目中的理型,因為理型是不變的。十年後再重逢,百般滋味在心頭,因為事實是最好的已經變了質,做不了甚麼,回不了過去的遠方。電影主題曲《我們》,由陳奕迅唱出那份揪心感,「該說的別說了,你懂得就夠了」唱的不是心有靈犀的那種懂得,而是走到一個位置相對無言,了解到已經完結了的懂得。「在我懷疑世界時,你給過我答案」接著的是井柏然說的一句:這不是愛嗎?由疑問,到理解,最後祝福——「我感覺到幸福 ,是看見你幸福」。也許他們非對方的理型,歷練下發現,追求的非純愛,但對方這一位過客,卻重重地在靈魂深處留下過深刻的痕跡。原來無奈,也是追求理型過程中必定遇到的那一部分,伴隨著乾涸了的水份。
點擊看主題曲的故事(《我們》MV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