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希亞在《物體系》中的思考模式|邱廷浩
作者:邱廷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美術理論組畢業,現成功嶺服役中。)
《物體系》(Le Système des Objets,1968)是法國當代思想家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1929-2007)的第一本學術著作;此書揭露了一個物品符號詭譎多變的世界,布希亞以具批判、反省、甚至諷刺的筆觸分析了後工業時代下消費文化社會當中的人類、物體、符號以及意識形態。
中文學術界目前對於《物體系》的研究,絕大部分都圍繞著幾個關鍵概念:符號學、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的《流行體系》(Système de la Mode,1967)、馬克思主義。國內外許多研究共同指出:《物體系》是布希亞在符號學上的典型嘗試、是對於羅蘭•巴特《流行體系》的致敬之作、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補充。無可否認地,《物體系》的確與結構主義符號學有著密切的關係;而筆者認為,相對於符號學的本意與應用主要在於對現象、語言的「詮釋」,《物體系》當中的符號學卻僅僅只是作為一個物品轉變的階段論證,以及物品與人建立起關係的程序之一。而筆者發現,布希亞符號學的真正運用,在於實踐了物品之間、物人之間甚至人際之間的關係論辯;換句話說,布希亞在《物體系》當中對於符號學意義的操作,已經超越了傳統結構主義符號學的應用範疇。
筆者在閱讀《物體系》時,所受到吸引的議題是布希亞企圖解決的「人與物之間的如何建立關係連結」問題,這是這本書的核心與關鍵,但目前卻較少人聚焦在這個關係連結進行討論。
布希亞指出,《物體系》的主要目的,在於探討日常生活與物品系統之間的不一致,在於研究人類究竟透過何種程序和物產生關連,以及由此而來的人的行為及人際關係系統。(物2;SO 9)這個部分,是《物體系》文本最原初也最重要的問題意識,若無法揭開,僅止步於對於布希亞符號學理論的操作程序,勢必無法更深入地理解《物體系》的理論體系。而筆者認為,布希亞論證這個關鍵問題時,當中人與物品的關係其實就類似於語法學中「所有格」的概念。所謂的所有格關係,其實指向了一個「從屬」的理念。所有格特別的地方,是在於它的意義自身具有一個鮮明的關係指涉。
因此,本文的主要兩個目的,便是透過對文本徹底與全面的分析,試圖在《物體系》當中,找出布希亞的思考脈絡以及其對於人、物之間的關係論證。再者,如果人與物品之間的關係是「所有格關係」,那麼布希亞是如何呈現在其書寫與思考當中?隱藏於文本之中的所有格關係特徵到底為何?
在閱讀與研究之後發現,文本中對於「人與物品之間的關係」,布希亞以四種不同的「所有格關係」模態來描述:「間接的所有格關係」、「主觀情感的所有格關係」、「精神強迫的所有格關係」以及「否定的所有格關係」,並分別對應至《物體系》的四個主要章節內容:〈功能性系統或客觀論述〉(Le Système Fonctionnel ou le Discours Objectif)、〈非功能性系統或主觀論述〉(Le Système Non-fonctionnel ou le Discours subjectif)、〈後設及功能失調體系:新奇的小發明與機器人〉(Le Système Méta- et Dysfonctionnel : Gadgets et Robots)以及〈物品及消費的社會-意識形態體系〉(Le Système Socio-Idéologique des Objets et de la Consommation)。
間接的所有格關係
間接的意義,在於在作用過程中,必須要透過一個媒介才能完成。因此,間接的所有格關係,就代表著人與其從屬物之間,有一個中介質。這個中介質,就是物品的符號。
那麼人到底透過了符號擁有什麼呢?布希亞透過「擺設」與「氣氛」兩個體系,分析了日常生活當中的功能物品,如何經過符號化為抽象的價值;這些抽象價值,透過符號的承載,間接地為人所擁有。在擺設的層次上,人所企圖擁有的,是「功能性」(fonctionnalité);而氣氛層次,則是對「文化性(或自然性)」的要求。
《物體系》第一個章節的核心議題,就是在談論主體如何去獲得一個抽象的客觀價值性,也就是功能物如何對人產生意義。而這個程序,便是人與物品之間建立了一個間接的所有格關係。擺設與氣氛的結構場域,在布希亞視野中,是一個流動的、可變動的場域觀,因此它可以適應不斷變動的物品結構與接納不斷繁衍的物品本身。由此可見,布希亞在《物體系》的第一章便描繪出了一個截然不同的關係程序,他藉由符號學的運用,成功地超脫了其他理論者對於物品社會的看法。
這個不同之處在於,布希亞利用了符號抽象的、曖昧的特質,將符號學操作為一個關係實踐程序;也就是說,在物品的擺設與氣氛場域之中,人與物的關係,是一個虛幻的、間接的「所有格關係」,真正的所有格名詞,在於「功能」、「自然」、「文化」;而「物」,只是一個承載這些抽象意義的軀殼而已。
主觀情感的所有格關係
顧名思義,「主觀情感的所有格關係」是透過主體情感價值的投射而建立的一種「直接」的關係連結。這樣的關係連結程序顯示了與功能物範疇幾近完全相反的作用方式,但它並不是對間接所有格關係的否定,而是做出補充。
主觀情感的所有格關係,作用在古物與收藏物這些「邊緣物」(l’objet marginal)系統的範疇。布希亞具體地做出了對照:「現代物的功能性變成古物的歷史性(或是巴洛克物品的邊緣性,原始物的異國風味),而符號的系統化功能並不停止作用。」(物81;SO 103-104)由此可見,符號化程序的作用仍然存在,不同的地方只在於人對物品不同的關係建立上。為了更完整地理解,我們可以分析布希亞對於擁有這個程序的觀念:
擁有,從來不是擁有一件工具……擁有,永遠是擁有一樣由功能中被抽象而出的事物,如此它才能與主體相關。在這個層次上,所有被擁有的物品都參與同樣的抽象化過程,而且因為它們都指向主體,也就成為相互指涉。(物95;SO 121)
主觀情感的所有格關係,對人與物而言,是直接且緊密的回應;在這個關係範疇中,主體「主動地」建立所有格的關係;此時,物品已經成為了人類心理價值連結的對象,不再只是物品,而更像一個獨立的個體,這也是「邊緣物」的命名意義:它既非物、亦非人──而是處在物的邊緣。這個個人與物品之間的關係建立,是雙向的:人「擁有」物品、投射情感,而物品則在人類的心理想像層次中,做出回應。
間接與主觀情感的所有格關係,代表了布希亞對於物品社會系統較為直觀的觀察,建立在《物體系》的前兩個章節,也更顯現了布希亞對於物與人之「關係」特殊的思考方式。
精神強迫的所有格關係
精神強迫,是體現在布希亞對於物品技術上功能主義、改良主義等扭曲的意識形態上。在生產體制中,物品的功能性得以無限地重組,人類亦能不斷地發明製造出看似新的物品;而精神強迫症的人類性格,藉由功能性的不斷擁有得到合法的疏通與滿足。這樣的所有格關係,布希亞藉由誇張、極端的論述手法,來呈現功能技術體系的發展問題。
技術的組合使物品不斷地增殖繁衍,但為何整個物品社會卻仍然沒有進步?技術引導的功能性進步何在?布希亞將這些問題,歸結到了技術的「自動化主義」(automatisme)信仰之上:
如果說,形式的延伸義總結於流行,那麼技術層面的延伸義也能用一個詞語來總結:自動化主義──它是機械必勝主義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現代物品的神話理想境界。自動化主義,乃是由物品的特殊功能中,提煉出一種有絕對意涵的引申義。因此,自動化到處都被視為一種技術模範來倡導,也是如此地被接受。(物123;SO 154)
《物體系》的第三部分,其實是聚焦在物品「功能性」的意識形態。那麼,既然是「功能性」的擁有,為何不是間接的所有格關係,而是精神強迫的所有格關係呢?布希亞指出,就直觀本義而言,的確是間接地擁有物品的功能性,但這樣的論證並不能合理地解釋為何日常生活的物品技術發展停滯不前;更進一步地探討便會發現,人類追求的物品自動化技術與功能迷信(superstition fonctionnelle)這兩項結果,導致了功能系統的失調(dysfonction)。其中的原因,就是人類的神經質強迫症在技術層次的合法化。
我們可以發現,目前為止的三種物人之間的所有格關係,呈現的比較是一個「狀態」的描述與詮釋。布希亞在《物體系》當中的重要操作之一,是建立在這三種所有格關係的認識之上,進一步地探討所有格關係形成的「成因」與「結果」,也就是《物體系》最後一章之論證的核心內涵。
否定的所有格關係
就語法學的意義而言,「否定」意味著拒絕、否認一個事實的存在。《物體系》中「否定的所有格關係」,布希亞指向了主體、社會結構的意識形態製造出的「缺席」(absence d’être)而形成的。
具體來說,在資本主義的後工業社會時代,「主體」(或社會結構、資本主義)的意識型態,藉由「模範/系列」(modèles / séries)、「信用貸款」(crédit)以及「廣告」(publicité)這些手段來製造物品的「缺席」、「不在場」,這個缺席就是一個否定的所有格關係的對應,人類面對這個否定所有格關係的誘惑,便會主動地去彌補、回應,使得其轉變為「所有格關係的直述句」。換句話說,在物品消費的場域,需求不再是人類在日常生活活動中自然產生,而是「被創造的」。
布希亞在《物體系》的後半部分,實踐了一個非常獨特的論證模式,他從已經系統化分析過的三種所有格關係,透過否定的所有格關係交織成一個完整的關係循環:意識形態製造物品的缺席(否定的所有格關係),使得人類藉由精神強迫的所有格關係進行對物品的連結;透過這個程序,表面地、直觀地形成間接的、或是主觀情感的所有格關係,於是人就在缺乏與彌補程序中不斷地循環。
也就是說,在這個關係循環系統中,其實已經無關乎物品自身的特性了,這意味著任何物品、任何關係都可以被這套理論所接納;其中,物品的模範/系列特性強化了精神強迫的所有格關係;廣告協助製造了否定的所有格關係;而信用貸款,則是一種新的倫理學,是所有格關係形成的催化劑。
結論
筆者認為,《物體系》當中呈現的四種所有格關係,實踐在三個思想場域上,如圖所示:
需要場域,是對於功能性價值有無的論述;生產場域,是功能失調的現象描繪;供給場域,則是對於功能性價值的提供以及功能性關係的連結分析。而對於人與物品的功能性的關係連結,就是透過不同所有格關係的建立。
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物體系》的〈結論〉中,布希亞指出了他對於「消費關係」所下的定義:
消費是一種關係的主動模式(而且這不只是人和物品之間的關係,也是人和集體與和世界間的關係),它是一種系統性活動的模式,也是一種全面性的回應,在它之上,建立了我們文化體系的整體。(物211;SO 275)
由此,可以推論出兩個研究重點:
1. 布希亞對於物品體系的認識,的確是透過關係的論證來建立。
2.「一種關係的主動模式」、「系統性的活動模式」,其實就對應了所有格關係的循環,是對於物品全面性的整合;因為意識形態透過了所有格關係系統,串聯了當代人類社會的文化體系。
此外,布希亞還提到,個人在物品上所建立的是「關係的理念」,而真正的關係,必須要靠「中介物」──意即符號──來達成。這便是布希亞所提出的新的關係理論,也就是消費活動。換句話說,人與物之間的關係建立,就是透過所有格這個中介質來表達,消費活動所要求的,是建立起所有格的模態。
然而,既然是論證人與物之間的關係,為何布希亞不直接討論「擁有」的程序,而是透過各種所有格關係的抽象表達呢?
布希亞在文本〈導論〉當中,便直接指出他將論點建構在物的結構語意系統之上;因此,筆者就語法學的角度來進一步地回應。所有格具備了一些特性:
1. 所有格的指向其實就是名詞主格的省略,也就是幽靈的主體,主體的不在場證明(alibi)。
2. 以法文文法為例,所有格體現了主格與名詞雙向關係鏈結,也就是說,所有格與名詞受格、主格必須相互搭配、相互變化;布希亞的關係系統,就是涉及了物品與人的雙向關係。
3. 所有格具有形容詞的特性,直接地指陳了名詞的性格,代表了它可以適當地闡明物品的性格特性(特別是描述關係指向)。這也是布希亞以物為主要分析對象的證據之一。
由此可見,所有格的具有的抽象性特徵,可以更合理、更適切地滿足這個人與物的關係理論,並且與馬克思主義當中的商品異化論做出區隔。
布希亞的《物體系》,不僅僅只是在符號學的理論當中老調重彈,也不只是對於羅蘭•巴特《流行體系》的致敬與仿作,他更超越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證的觀點,重新對於當代的文化結構做出布希亞式的詮釋。也可以從此看出,布希亞的獨特性以及研究布希亞思想的重要性。布希亞所企圖揭發的,不僅僅只是對於人類社會的批判,更是對於文化體系的重新認識;不是激烈的否定,而是以另一種思考模式來詮釋。
換個角度來說,就物的層面而言,現實生活中龐大複雜、無限繁殖的物品世界,如果要去真正認識,勢必需要檢視每一項物品(所謂的微觀詮釋),但這是不可能的;因此,如何以機率微觀詮釋(細節)的方式來概括巨觀物世界(整體),是布希亞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也正因如此,布希亞才會朝向「物與人的關係建立」的研究路線。然而,布希亞在《物體系》當中,雖論證了四種所有格關係,卻並沒有明確地指出整個物體世界與人類「只有」這四種關係,避免了「面對無限流變的微觀系統,建構一個固定框架分類做出回應的適切性」問題。筆者認為,布希亞的所有格關係理論所建構的認識模式,在當代物品社會的詮釋議題上,如若僅針對人類瘋狂、不斷繁衍的生產與消費行為,所有格關係理論是有足夠的舉證推論。由此也可以看出,布希亞所規劃的「戰場」便在於「消費社會行為」的研究上,《物體系》只是作為針對這場戰爭所研發的一個武器。
本文僅就布希亞《物體系》文本為核心研究對象,並針對布希亞在該書中的思考方式、論述模態做出分析與評估。《物體系》僅是布希亞初試啼聲之作,然卻引發了學術界的矚目,可見其重要性與價值是無庸置疑的。筆者透過一個客觀且科學的研究程序而發現了當中的「所有格關係理論」是如何地實踐與操作。筆者認為,本研究僅是作為一個開始,愈是深入地探索,便愈可以發現布希亞廣泛、特殊且迷人的思考模式;因此,對於布希亞思想的解碼,也有待後續更多的研究來完整。
(本文重新整理、摘錄自筆者碩士論文:《所有格關係理論:布希亞《物體系》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18。http://hdl.handle.net/11296/5x828t)
略語
物=Baudrillard, Jean著,林志明譯,《物體系》。
SO=Baudrillard, Jean. Le système des objets.
參考文獻
Baudrillard, Jean著,林志明譯,《物體系》,臺北市:時報文化,1997。
Baudrillard, Jean. Le système des objets. Paris: Gallimard, 1968.
《01哲學》,哲學入門,深入淺出,更好地理解,更好的邏輯。
立即下載《香港01》App: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