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本「諾獎」受獎演說:農民與工人
作者: 潑先生PULSASIR
本文原題“Il contadino e l’operaio”,是吉奧喬·阿甘本於2018年1月27日(星期六)在隆奇·迪·佩爾科托釀酒廠(烏迪內)被授予諾尼諾獎(PremioNonino)時發表的講話。
諾尼諾獎由意大利烏迪內省佩爾科托的釀酒商諾尼諾家族於1975年創設,其宗旨是「農民文化的價值」。阿甘本所獲為諾尼諾獎中「我們時代的大師」(Maestrodel nostro tempo)一項。
農民與工人
儘管我不信任獎懲,但我接受諾尼諾獎。原因很簡單:其章程中明確提出了「農民文化的價值」。我想和你們一起反思這兩個詞:「農民文化」。因為,即使某些與之相關的東西繼續留存,但我們知道,農民文化已不復存在,它屬於過去了。在我出生那些年裡,農民仍占意大利人口的大部分,但我這代人目睹了他們逐漸迅速地消失。這是個不會讓未來的歷史學家驚異的事實:要消除一種一般而言保持了五千年未變的文化,只需花費很少的時間。毫不奇怪,我們會允許自己被兜售進步主義的販子輕易說服:這是個不可避免的現象——如此不可避免,然而,奇怪的是,必須如此操作以將空前的暴力施加給那些受害者。
我不僅是指蘇聯農民的滅絕,一場真正的種族滅絕——今天,我想在紀念日回顧這件事——受害者是猶太人大屠殺的兩倍或三倍。我也指那種將南方農業人口驅逐到北方工廠所必需的暴力——因為它無疑是一種暴力形式,即使更為微妙。
我們已被告知,有必要這樣做,因為一個新的劃時代形象——工人——已在歷史的門檻上出現,並將標誌著未來幾個世紀的進程。1938年,恩斯特·雲格爾(ErnstJünger)【註1】的一本書出版,書名「工人」(DerArbeiter)——這是本必在歐洲政治陣容的左右兩派施加相當大影響的書。該書核心在於對這個新的劃時代形象的描述和理論化,這個形象將取代農民(老實說,他們剛被雲格爾命名)、貴族和統治世界的資產階級。據雲格爾說,所有的現代性都位於它的標誌之下:技術——這是他的話——「只不過是工人這個形象動員世界的方式」。
好吧,這皆是假像,完全虛假。這個決定性的劃時代形象,被讚揚、被稱述、被代表、被無數次地以愛慶祝、也被憤恨和輕蔑地拒斥,以等同於它出現的速度消失。當然,還存有一些工人。但作為一個劃時代的形象,如今,工人屬於過去,恰如其曾不得不取而代之的農民。我們很難說清楚面前這個歷史形象到底是什麼——無論是技術專家,科學家,還是其他一些我們幾乎看不見其面目的黑暗數字人物——但肯定不是工人。
雅各布森談及20世紀初俄國詩人的悲慘命運時,曾說那是「驅逐了其詩人的一代」。而我們,委實是短短幾十年揮霍掉一份非常古老的遺產、卻又不知要用什麼來替代它的一代。
接下來,我想以一位在農民文化消歇時寫下最為非凡之證詞的作家,卡爾洛·萊維(Carlo Levi)【註2】的話來作結。這是個我們不應倦於思考的事實:在同一時期,兩個同姓的都靈猶太人,卡爾洛·萊維和普裡莫·萊維(PrimoLevi)【註3】,出版了20世紀意大利文學最為重要的兩本書:《基督不到的地方》(Cristo si è fermato a Eboli,1945)和《這是不是個人》(Se questo è un uomo,1947)。卡爾洛·萊維出版於1950年的小說《手錶》(L’orologio),其背景設定在1945年的幾個月,在那幾個月裡,誕生自民族解放委員會的帕裡政府【註4】,開始屈從於我們所知道、他也看得很清楚的政亂。在這部小說裡,卡爾洛·萊維建議以兩個階級來區分這個世界:農民和路易吉尼(Luigini)【註5】。農民就是那些「務實、肯幹且知足」之人。對於卡爾洛·萊維來說,農民不只是嚴格意義上的農民,還是工業家、手藝人、企業家、數學家、詩人、家庭主婦——所有這些,總而言之,「務實」之人。路易吉尼則是其他那些人,各式各樣的官僚、組織者、政客、調解員和媒體權威(mediocrati)【註6】,他們靠盤剝農民的勞作和智慧過活。
「事實是,」卡爾洛·萊維頗有先見之明地寫道,「我們黨派的特別形式即路易吉納(luigina),政治鬥爭的技術和我們國家的特殊結構即其淵源。」意大利——我相信——從未存在過——也許,除了在那幾個月裡,或者1945年到1947年那兩年內——在那段時間裡,似乎短暫地,農民終於驅逐了路易吉尼——直到標誌路易吉尼勝利的1948年選舉。我把這個獎獻給農民,而非路易吉尼。
譯註
註1:恩斯特·雲格爾(ErnstJünger,1985—1998),德國作家,因「一戰」回憶錄《鋼鐵風暴》知名。《工人》是其論說文集。另,此處阿甘本所提供的該書出版時間疑有誤,似應為1932年。
註2:卡爾洛·萊維(CarloLevi,1902—1975),意大利作家,《基督不到的地方》是他的第一部小說,也是他最為知名的作品。
註3:普裡莫·萊維(PrimoLevi,1919—1987),意大利作家,除了《這是不是個人》,還著有《被淹沒和被拯救的》、《再度覺醒》、《若非此時,何時?》等書。
註4:費盧西奧·帕里(FerruccioParri,1890—1981),意大利政治家,曾領導行動党,擔任過民族解放委員會主席,1945年6月21日—1945年12月8日,他短暫出任總理一職。
註5:這是luigino一詞的複數形式。luigino是卡爾洛·萊維自造的一個詞,源自加利亞諾市長、法西斯分子唐·路易吉諾·馬加羅涅(Don Luigino Magalone)的名字。萊維曾在小說《基督不到的地方》中對其辛辣諷刺。一般而言,該詞意即「統治階級」。後文中luigina一詞,亦由該詞衍生,意即「統治階級式」。另,萊維還著有《農民和路易吉尼:文與畫》(Contadinie Luigini:testi e disegni)一書。
註6:感謝lightwhite提示:阿甘本《無目的的手段》裡也用過這個詞,英譯本譯作“mediaestablishment”,中譯本譯作「媒體權威」或「媒體」。
(原文見https://www.quodlibet.it/agamben-contadino-operaio。本文原載公眾號「潑先生PULSAS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