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藝術:就是要大家一起玩
Art Express:
1.運用媒體技術的藝術作品
2.與觀眾互動,往往是作品成立的條件
3.浸入現場的聲、光、時間與空間
伴隨新技術的發展,傳統的藝術面臨著結構性轉變。1936年,班雅明寫下《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時提到很關鍵的一點:攝影、電影等機械複製技術將根本上改變藝術生產的方式、藝術品被觀看的方式,以及藝術與觀眾之間的互動方式。本真原作的靈韻消失,但可複制性卻將藝術從膜拜價值中解放出來,使之更具公眾性,獲得政治實踐的潛能。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西方,本雅明的預言已成現實。
每個時代都會出現自己的新媒體,而那些把握住時代最尖端表現技術的作品,往往可被視為媒體藝術。其實,藝術詞源的希臘文techne,或是拉丁文ars,早有「技術」之意,而新媒體藝術更是不迴避不斷湧現的新事物,直接參與到工業化、技術化、傳媒化和信息化的社會過程。
1980年代以來,數碼技術和互聯網科技不斷發展,數碼藝術(digital art)日益成為新媒體藝術的同義詞,還包括動感藝術、錄像藝術、電腦圖學、聲音藝術、照明藝術、表演藝術等等。影像、裝置連同遠程信息處理系統的複雜應用,打破了此前單純的播放熒幕或行為藝術的表演現場,突破了空間的邊界,也模糊了時間的終點,信息被無限地重述與修改。
觀看新媒體藝術的人,往往既是接收者也是發送者,既是創造者也是觀眾,在時間的流逝之中,觀看需要對聲、光、空間及活動的全身心投入。作品與觀眾的互動,往往反過來作品成立的條件——儘管這種互動有時難免淪為膚淺的討好。
在六七十年代,韓裔美國藝術家白南準(Nam June Paik)已是第一批運用新媒體進行藝術創作的藝術家,也是「錄像藝術之父」(Father of Video Art)。 他與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合作,自學電子、光學、機械等方面的知識,自創了電視裝置和視頻裝置兩種新技術化的藝術形式。《電視佛》(TV Buddha)系列是他最負盛名的創作之一。佛像與錄像機和電視屏幕相視而坐,監視器將佛陀的即時形象傳輸到監控屏幕,營造出閉路電視的效果。借用東方哲學的符號,這系列作品可有豐富的詮釋。它呈現時間的流逝,也影射電視機在人們家中的地位轉變(取代了原來家庭祭壇中佛像的位置),還預示著當今流行的自拍模式的雛形。
如果說白南準是美國六七十年代一開先河的新媒體藝術先驅,那比爾·維奧拉(Bill Viola)則是新媒體藝術成熟期的代表性大師。他曾是白南準的助手,深受其影響,他用錄像技術來「作畫」。20世紀70年代以來,維奧拉一直用錄像探索人類看不見的精神世界,思考生命、宇宙與時間。其中,《知識之樹》(The Tree of Knowledge,1997)就是一個互動性很強的作品,觀眾可以通過自己的運動來控制樹的成長過程,而樹的光線也因時間的不同而差異。由於控制系統十分敏感,每個人所見的樹形都有不同,正如每個人的生命軌跡都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