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哲學編輯日課】#14. 主人道德與奴隸道德

撰文:黎子元
出版:更新:

想像你身處戰場,是一位身經百戰的槍手——確定你不是在打電玩。當前方敵軍人影晃動,電光火石間,你的身體必須在一種強大的能動性支配下主動瞄準,射擊,才有可能直接擊殺敵人;相反,倘若待你仔細觀察對方五官、獲取更多敵人資訊之後,再由一個所謂的「自我意識」下達指令,發起射擊,大概你已經被敵人射殺。

 

尼采哲學認為,能動力優勝於反動力,正如無意識優勝於意識。

 

上邊的例子中,身體的射擊行動是無意識的,觀察、理解等認識活動則是意識的。在戰場,意識派不上用場,要存活下去必須靠無意識,靠身體全自動的運作。在這個情境下,身體的行動就是力,就是意志;勢必要支配和征服另一個力、另一個意志的強大意欲,就是權力意志:它可以是非人格化的,毫無理性可言,乃至沒有人性的。

 

意識都是被動反應的。尼采甚至認為:意識,都是奴隸對主人的意識,是對主人優越位置給予確認的意識。這是因為奴隸總是關注主人的行為並做出反應,總是被動地等候主人的指令,相反,主人則只顧行動,貫徹意志。主人的行動和意志彰顯出主人道德,相對地,奴隸有一套奴隸道德。

 

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尼采在《論道德的譜系》第一章10節寫下的話:

 

所有高貴的道德都產生於一種凱旋式的自我肯定。而奴隸道德則起始於對外界、對他人、對非我的否定:這種否定就是奴隸道德的創造性行動。這種從反方向尋求確定價值的行動——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向外界而不是向自身方向尋求價值——這就是一種怨恨:奴隸道德的形成總是先需要一個對立的外部環境,從物理學的角度講,它需要外界刺激才能出場,這種行動從本質上說是對外界的反應。

 

力有能動和反動,權力意志則有肯定和否定。主人道德就基於肯定的權力意志,而奴隸道德就基於否定的權力意志。奴隸道德是否定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奴隸不能有所作為,相反,奴隸基於其道德原則,也會展開創造活動(儘管更多的是一種復仇活動),例如建立一套宗教,一套受到怨恨情緒主宰、把自身苦難歸因於外界的宗教。關鍵在於,奴隸在否定的權力意志驅使下,他的欲求、思想和行動總是否定性的:認定外界待我不公,他人虧欠自己,不是自身習慣和享有的就給予否定。

 

德勒茲在《尼采與哲學》第一章4節指出,奴隸從一開始就對外部世界,對異質的東西,對不是自己的東西說不,而這種否定則衍生出黑格爾式的辯證法——奴隸總是從自己的視角思考,帶著對主人的怨恨與復仇,總想著取主人而代之。恰恰是奴隸將主人與奴隸之間的關係演繹成了辯證法,所以「在黑格爾描繪的主人的肖像下面,我們看到的總是奴隸」。

延伸閱讀 
《論道德的譜系》,[德]尼采著,周弘譯,三聯出版社,2017年。 
《尼采與哲學》,[法]德勒茲著,周穎,劉玉宇譯,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年。 
Nietzsche and Philosophy, Gilles Deleuze, trans. Hugh Tomlinson, Continuum, 2006.

前文回顧:

【01哲學編輯日課】#13. 權力意志——非人格化的決定者

【01哲學編輯日課】#12. 尼采:行動就是一切

【01哲學編輯日課】#11. 新儒家做好準備接受後人類的挑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