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哲學編輯日課】#12. 尼采:行動就是一切
西方哲學傳統以人類主體為中心,將人類主體視為整個世界的根據,衡量萬事萬物的尺度;而尼采的世界觀則顛覆了這個傳統,不把人視為原因,反而視其為產物。
在01哲學頻道,尼采無疑是最受大家喜愛的哲學家,沒有之一。我很好奇,大家為什麼對尼采如此情有獨鐘?在六月份由我主講的哲學1001夜工作坊之「德勒茲與尼采」剛開始的時候,我就特意問參與工作坊的二十多位朋友:你們究竟喜歡尼采的什麼地方呢?其實,大家是否真的能夠「頂得順」(耐得住)尼采哲學特有的那股勁道和味道呢?在接下來幾天的01哲學編輯日課,就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尼采,感受一下真實的尼采哲學。
11月我們主推的概念是posthuman,後人類。這個概念與尼采哲學有什麼關係?今天的日課就是第一講。這裡先做一個簡介。
即將在11月11日開始的哲學1001夜工作坊,後人類世代的哲學之全球體制下的生命政治,我將從二十世紀在思想史上佔據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位置的法國哲學家阿圖塞的結構主義和反人本主義談起,進入他的學生傅柯對於「規訓社會」的討論,然而再呈現規訓社會的下一階段——「監控社會」——底下個體的生存狀態,由此引介「生命政治」的概念。
而在編輯日課欄目這裡,對於後人類課題,我則打算從尼采哲學談起。為什麼後人類的問題要從尼采談起呢?這就首先要理解尼采的關鍵概念「力」。參加過我的德勒茲與尼采工作坊的朋友都應該還記得,尼采哲學有兩個十分重要的任務,第一,顛倒西方傳統形而上學的思維秩序,第二,破除統治西方哲學的「主體」迷思。今天我們就從第二個任務談起。
在《論道德的譜系》第一章13節,尼采寫下了以下的話來揭露「主體」僅僅是語言迷障,真正在行動而起到作用的其實是「力」:
一定量的力相當於同等量的欲念、意志、作為,更確切地說,力不是別的,正是這種欲念、意志和作為本身,只有在語言的迷惑下,這種力才會顯示為其他,因為語言把所有的作為都理解和錯解為受制於一個作為著的「主體」。
尼采以閃電和閃電的光作比喻,指出人們總是誤以為力和力的表現形式可以分離開來,並且習慣地相信力的背後必然有一個「主體」來替行動、作為負責。但事實上,在作為、行動、過程背後根本沒有一個「主體」或者「行動者」;力,不能與其表現形式相互分離的力本身,才構成了這個世界。換句話說,力本身就是力的表現形式,已經是作為、行動、過程。所以尼采說:「行動就是一切」。而「主體」或者「行動者」的概念,是由語言建構出來的、超出經驗之外的虛構產物,卻被錯解為原因。
尼采哲學開啟了一種全新的世界觀。世界就是由力構成的,更確切地說,是由力與力的關係構成的。在每個具體情境下,根據力與力的關係,力可以被劃分為兩種類型:能動力和反動力。欲念、意志的量較強的一方是能動力,較弱的就成了反動力。能動力是佔有主導位置的力,反動力是被動接受能動力主導的力。世界以怎樣的形態呈現,向著什麼方向轉變,就是由力與力關係的構成與轉化所決定。
德勒茲在《尼采與哲學》第二章6節精闢地總結了尼采的世界觀:
事物的歷史通常是佔有事物的各種力的交替,是為了控制事物而相互鬥爭的各種力的並存。同一個事物,同一個現象,其意義根據佔有它的力而變化。歷史就是意義的變更,換言之,即「或多或少是暴力的、或多或少是彼此獨立的各種征服現象的交替」。
西方哲學傳統以人類主體為中心,將人類主體視為整個世界的根據,衡量萬事萬物的尺度;而尼采的世界觀則顛覆了這個傳統,不把人視為原因,反而視其為產物。這就為從反人本主義發展出來的後人類主義思想潮流提供了重要的理論資源。明天我們將繼續談談尼采哲學中一個廣為流傳的概念:權力意志,看看這個概念為什麼必須被理解為是「非人格化的」。
延伸閱讀
《論道德的譜系》,[德]尼采著,周弘譯,三聯出版社,2017年。
《尼采與哲學》,[法]德勒茲著,周穎,劉玉宇譯,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年。
Nietzsche and Philosophy, Gilles Deleuze, trans. Hugh Tomlinson, Continuum,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