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認識自我之後,做一個不完美的人

撰文:特約分享
出版:更新:

尋找真理的道路可能注定是孤獨的。也許在那些群眾眼中,你就是那個瑕疵,那個不完美的個體;但日後他們更加會驚歎,為什麼自己沒有盡早地像你一樣成為不完美的人。倘若一個人找不到只屬於自己的純粹性,他的生命還有綻放的價值嗎?

<本文含有贊助內容>

We take pleasure and enjoy ourselves as THEY take pleasure; we read, see, and judge about literature and art as THEY see and judge; likewise we shrink back from the "great mass" as THEY shrink back; we find "shocking" what THEY find shocking.

 

The Self of everyday Dasein is the THEY-SELF, which we distinguish from the AUTHENTIC SELF — that is, from the Self which has been taken hold of in its own way.


----------------Being and Time, Martin Heidegger

「尋找自我」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哲學問題,「成為獨特的自我」也不外如是。海德格常說,不要沉淪於“the They”,陷入隨波逐流和芸芸眾生的同一體中,那只是非本真的自我,而不是本真的自我;反之,我們要回歸到「在世存有」(Being-in-the-world),或許與大眾群體“They”格格不入,但卻能隨時脫穎而出。真理向來都隱藏在普通人的視野之外,想要握緊它的不二法門,就是在離開庸俗的群眾之後,成為獨立的個體。

 

我尤其喜歡王小波的一句話:在沉默的大多數之中,做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如果海德格穿上了Diesel的衣服?

 

當然,做一隻豬還是一個人,這個問題我們沒必要去花太多精力去辯論。但要徹底離開習以為常的生活群體,從來都不是易事。我們總是聽到太多所謂的「正能量」和「空頭支票」,比如那些「拒接庸俗」、「勇往直前,你會成功」等等。如果我們只是喝了幾口雞湯就能在尋找真理的道路上馬到功成,那海德格也沒必要嘔心瀝血地寫幾十萬字的《存在與時間》(Being and Time)餽贈給當世的人們了。「結果」向來很簡單,我們輕而易舉地幻想到自己成為「在世存有」之後的境況,可是「方法」呢?海德格只能抽象晦澀地用哲學語言來探照真理之路;要是落回現實,又要如何實踐呢?把《存在與時間》背得滾瓜爛熟?抱歉,你只能做一個離地萬尺的書呆子。


這個問題必須要在那些現實的人、事、物中覓求答案。讓我們來看看一個有趣的生活實例:意大利品牌Diesel 的新一季主題將會是“Go With The Flaw”(官方中文翻譯是:不完美,隨異活),品牌邀請了中國內地的著名藝人李宇春擔任該季代言人。最為矚目的,莫過於他們的相關宣傳文案,我們不妨細嚼這些在各大時裝媒體上反復出現的字眼:

 

「2017秋冬廣告短片以 “Go With The Flaw” 號召大家勇敢地去擁抱生活中存在著的那些不完美的人、事、物,因為正是這些所謂的『瑕疵』才使得我們迥異於他人,才是我們被這個世界所『辨識』的最強標誌。

 

顛覆傳統,獨樹一幟,秉承己見,無懼誹議的李宇春與一直秉執傳承,固守原創,也銳意進取,不斷挑戰的Diesel 激情、個性、自我的品牌哲學不謀而合。」

隨著Diesel 2017秋冬系列服飾推出的還有“Go With The Flaw” 這一齣宣傳短片及造型照,不知道有沒有人能夠感受到當中無拘無束的「不完美」生活態度呢?(照片由Diesel提供)

 

我不確定拍板這個主題的藝術總監有沒有讀過海德格,但是文案所使用的字眼卻深具「海德格主義」, 比如「迥異於他人」、「銳意進取」、「辨識標誌」等等,似乎在向海德格致敬。我們從Diesel的宣傳文案引發的思考是:是否在跳出“They”之後,我們作為獨立個體的「在世存有」一定就「不完美」呢?「真理之道」一定是要離開康莊大道,在曲折迂迴的小徑裡踽踽而行嗎?

 

不完美的主體

 

上述的問題若要在海德格的書本裡尋找答案,那勢必是晦澀而艱難的。我們不妨轉向齊克果——這位虔誠卻又叛逆的基督徒,似乎已經為「個體」找到了一個基本答案。哲學史上,在齊克果時代大放異彩、佔據主流地位的是黑格爾哲學,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學體系去解釋世間萬物,包括人。齊克果本來深受黑格爾哲學影響,但在深入研讀後,他發現雖然黑格爾的體系聲稱能夠包容一切,卻偏偏把至關重要的因素——那建構體系的那個人給排除出去了。

齊克果的批判極為精妙,他說這就好比是你建造了一座完美的宮殿,但是自己卻住在宮殿旁邊簡陋的茅房裡面。為什麼我們不能住在宮殿呢?因為實際上人就是不完美的。我們會有無窮無盡的慾望和不可確定性,所以人不應該被歸入一個包羅萬有的哲學體系之中。反而,人應該在體系之外創造自己的價值。就像齊克果那句被後世百萬次引用的至理哲言,主體性即是真理(subjectivity is the truth)。

 

因為人生本來就是不完美的,所以我們無法生活在完美的世界之中。但這種不完美並不是一件壞事。齊克果在他的日記裡如此寫到,「試想一下如果每個人都生活在完美的世界之中,每個人都是完美的同一體,那我們作為個體的獨立性又在哪裡呢?個體的存在並非可以被輕易劃入整體,也並非微不足道,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做出自己的選擇,才能創造價值。」或許只有不完美的個體,才能跳出同一的枷鎖,而我們只有作為不完美的主體才能實踐真理。

 

與海德格的“They”一樣,「群眾」在齊克果思想中是貶義的。眼裡只有「群眾」,生活在「群眾」的影響之中,徹底失去了自己的個性,這裡確實涉及大是大非的辯論:人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在齊克果眼裡, 黑格爾要在「社會關係」中尋找人的本質之立場, 完全排除了超越性與神秘性。齊克果說: 「人越是孤獨就越能接近神,或者說接近永恆。」「孤獨」不屬於認識範疇,與「知道」無關;「孤獨」是一種籠罩著神秘、不知真相的心情, 因此在孤獨感中能想到的一切,都是精神的冒險。我們要跳過再容易不過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之類的心情,因為正是在孤獨感中,人最有可能產生「與群眾打成一片」時想不到的念頭。

 

所以,尋找真理的道路可能注定是孤獨的。也許在那些群眾眼中,你就是那個瑕疵,那個不完美的個體;但日後他們更加會驚歎,為什麼自己沒有盡早地像你一樣成為不完美的人。倘若一個人找不到只屬於自己的純粹性,他的生命還有綻放的價值嗎?

 

 

 

Diesel 不完美型格即將突襲香港,9月14日至30日,Diesel於【一物 object a】Facebook專頁推出有獎遊戲,邀請網民留言,坦誠指出自己不論外在或心底「不完美」的部分,頭10位留言朋友將獲贈Diesel獨家「Go With The Flaw」潮tee一件,並選出最有意思的3個「不完美」留言,送出價值港幣3000元Diesel購物禮券。即玩: http://bit.ly/2fksW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