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煒論經濟】食品科技——一塊不可缺少的再工業化拼圖

撰文:鄧希煒
出版:更新:

筆者早前與香港生產力局合作的《再工業化研究報告》,專注研究三個與香港經濟及人口規模相似的經濟體 ——以色列、新加坡和瑞士。近日新加坡政府與以色列政府簽署了關於人工智能的合作備忘錄,並提倡加強在農業科技和食品科技等領域合作。當像新加坡這樣類似香港的小型開放經濟體居安思危,重新想像後疫情時代自身在全球經濟的定位及籌謀新發展方向,香港又是否應想想如何向高端科技工業推進?

筆者在本系列專欄的開首提及食品科技應為香港發展的五大科技產業之一,其實食品製造及加工一直在香港經濟佔有重要地位。儘管製造業佔香港的經濟比重持續下降,但香港食品製造業仍然擴展,許多傳統食品製造商利用所建立的品牌,從本地市場擴展至全球。筆者所提出的香港再工業化五大產業之一的生命科技,部份亦與食品製造業關係密切,如保健品與植物食品。

在全球消費者眼中,香港的食品製造商被視為擁有良好信譽和高安全標準的優質生產商。

從新冠病毒和地緣危機反思食品供應鏈

過去兩年,由於疫情,工廠停工、港口塞船、西方社會出現大辭職潮,全球供應鏈受嚴重衝擊,很多產品貨源緊缺,萬物皆漲價。屋漏兼逢連夜雨,烏克蘭局勢持續緊張,導致食品及原材料價格飆升,多國經濟已出現糧食短缺及嚴重通貨膨脹,全球滯脹時代已開始。

經此一役,各國政府將加強確保糧食及其供應鏈安全,這為食品科技帶來很多潛在機會。新加坡總理辦公室國家氣候變化秘書處政策和規劃主任Pamela Lee便指出,新加坡希望利用創新和技術來克服食品安全挑戰,利用基於細胞的肉類為未來人類健康及可持續發展尋求解決方案。

消費者愈來愈關心他們吃的食物來源,以及對地球特別是氣候變化的影響。種植莊稼和畜牧業導致的森林砍伐,增加了碳排放及化肥、甲烷排放等污染,衝擊可持續發展。此外,消費者健康意識提高,對有機食物及植物性食品需求增加。根據彭博新聞社2021 年 8 月的研究 ,植物性食品十年內將升近5.5倍,到 2030 年將佔全球蛋白質市場的 7.7%,價值超過 1,620 億美元。

各國要達至碳中和,需要透過市埸加以政策推動,更有效地推動新食品原料的研發、垂直農業、實驗室肉類和植物飲食等領域的發展。另外,農業技術正在蓬勃發展,利用工業4.0和物聯網技術,提高食品生產商和消費者的透明度和可及性,並迅速提升資源管理及生産力。

許多傳統食品製造商利用多年來建立的品牌,從本地市場擴展至全球。

香港食品科技革新方興未艾

儘管製造業增加值佔香港經濟的份額正迅速萎縮,但「食品、飲料和煙草製品行業」愈趨重要,佔製造業的比重由1973年的4.4%,增加至2019年的34.1%。雖然製造業企業數量正減少,從2013年的9,358家減少至2019年的7,251家,但同期「食品、飲料和煙草製造」行業就業人數由30,037人增加至34,053人。此外,在全球消費者眼中,香港的食品製造商通常被視為擁有良好信譽和高安全標準的優質生產商。利用香港在食品行業的現有競爭優勢,加以有效應用工業4.0和其他新工業技術,必定為香港經濟帶來新機遇。

自2016年特區行政長官於《施政報告》中提出「再工業化」,許多在中國內地的港資製造商,包括部份食品製造商,已計劃將部份、甚至全部生產流程遷回香港。然而,土地不足和建築面積限制,以及香港高昂的生產成本,令製造商的計劃受影響。部份廠商希望香港政府及相關協會能協助業界建立食品生產工業園區,提供低成本的場地和配套設施,以支持業界在香港再發展。他們更強調,希望工業園區能夠讓他們共用物流、供水和環保污水處理等資源,助進一步分攤生產成本,最終為政府、食品行業和消費者創造三贏局面。

「香港製造」品牌承載着本港食品安全和高質量的聲譽,這有賴香港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管框架和法律制度。因此,行業持份者期望政府能善用「香港製造」品牌,而製造商則專注於開發能帶來高附加值的技術。利用工業4.0技術,如機械人和人工智能,先進食品製造將能夠成為香港再工業化的推動引擎之一。

製造業佔香港的經濟比重持續下降,但香港食品製造業仍然擴展。

例如,一家知名粵菜飯店企業就以各種自動化技術為基礎,與生產力局聯合設計了第一條智能化粵菜生產線,減少勞動力消耗之餘,更使用智能技術,包括信息物理融合生產系統(CPPS)、工業物聯網(IIoT)、實時數據採集(包括生產、設備、品質和能源數據)以及人機介面(HMI)進行實時監控,從而提高質量和生產效率。

本地一傳統中式老餅家也建立智能生產線,把生產不同中國糕點的程序自動化。他們特別使用傳感器代替人手進行溫度監測,大大提高了職業安全並減少勞動人手。

本港一家歷史悠久的飲料製造商則使用了「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去提升運輸和配送效率,並改善貨物運輸和裝卸設施。自項目開始以來,該公司每個工作日的平均上貨貨車數目和裝卸區使用率分別提高了8至10%,平均貨物裝卸時間和排隊輪候時間則減少了13至14%。此外,公司還可以收集實時數據,協助管理層作及時決策。

總括而言,食品工業涉及領域廣泛,涵蓋漁農業、素食、培植肉、食品製造技術、塑膠包裝、檢測和認證、物流和銷售、食品廢物處理等。在不同領域都存在大量空間去應用創新技術,提高生產力。

鄧希煒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經濟學教授、亞洲環球研究所副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