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軍方擬定「解放軍力報告書」:習近平任內推動解決台灣問題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台海軍事風險與日俱增,台灣「國防部」在最新擬定的「中共軍力報告書」中示警,指習近平將在第三任期內,推動解決台灣問題進程。

台灣「國防部」8月31日將「2023年中共軍力報告書」送交台灣立法院,內容指出北京依據《反分裂國家法》宣示擁有對台主權,並藉台灣與友台國家交流時進行針對性的軍事恫嚇,例如2022年8月在台海周邊開設禁航區,對台從事「聯合軍事行動」實戰化軍演,今年4月進行的「環台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也以軍事行動對我加大軍事威懾力度,展現不放棄使用武力進犯意圖。

習近平強軍思想於2018年即被寫入解放軍條令。(VCG)

報告指稱,中共在二十大中,將「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方針修訂納入中共章程,對台工作政策方向更趨明確,習近平也在今年人大會議中,提到「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進程」,顯示中共可能在習近平第三任期內推動解決台灣問題進程。另針對解放軍武力攻台時機評估,報告研判現階段台海局勢受台美關係升溫,且中美兩大集團在各領域競爭,解放軍攻台可能性及軍事衝突風險升高。

報告同步分析解放軍各軍種戰略,陸軍部隊依「機動作戰、立體攻防」戰略要求,全面提升全域作戰能力,完善「合成旅」部隊編制,建構全域機動型部隊。

海軍部隊依「近海防禦、遠海防衛」戰略要求,持續提升戰略威懾與反擊、遠海機動與兩棲突擊、綜合防禦作戰與保障等能力,確保在2035年前,於第一島鏈至第二島鏈之間海域,建立戰略防禦縱深與抗擊強敵戰力。

近期台海局勢緊張,解放軍多次在東部沿海地區舉行軍事演習。(中國軍網)

空軍部隊則依「空天一體、攻防兼備」戰略要求,全面提升戰略預警、空中打擊、防空反導、戰略投送、無人機作戰及綜合保障等能力,加入航空兵部隊換裝,確保2035年建成具攻防兼備能力戰略空軍,且同時擁有對第二島鏈作戰,所需空中機動、補給及戰略縱深打擊能力。

報告也特別提到解放軍火箭軍部隊,指其依「核常兼備、全域懾戰」戰略要求,擴編核彈級常規部隊兵力規模、研製新型飛彈及從事跨軍種聯合火力打擊,強化對台作戰、抗擊外軍及核威懾戰力,欲於2027年建成第一島鏈內對敵精準打擊能力,2050年建成「核天一體」戰略核力量。

針對解放軍重要武器發展,報告指出,解放軍海軍已航艦編隊為戰力發展核心,第三艘航艦「福建號」尚在裝備整合測試,以及艦載殲35、殲15T、空警600等型機研製,未來列裝後,將協同「遼寧號」、「山東號」航艦組成遠洋作戰能力。也增加部署071、075型等兩棲登陸作戰艦,增建氣墊船及艦載直升機,發展快速突擊及立體登陸能力。

遼寧號是中國第一般航空母艦,意義非凡。(鼎盛軍事)

至於解放軍在台海周邊針對性活動,報告也列出灰色地帶侵擾、網路作戰、遠海長航訓練、聯合戰備警巡、聯合登陸作戰演訓、聯合軍事行動等;而對台威脅態樣,分為高、中、低強度。

「低強度威脅」為解放軍於大陸東南沿海、中線以西,進行常態化演訓活動;「中強度威脅」為共軍派遣機、艦逾越海峽中線,並利用灰色地帶手段對台進行襲擾;「高強度威脅」是解放軍機、艦逾越海峽中線並劃設禁航區,執行針對性聯合軍事演習。報告強調,解放軍持續以低、中、高強度軍事活動,對台保持軍事威懾力度。